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实践与未来走向

2012-04-18 03:56曾丽雅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党中央现代化战略

■曾丽雅

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口大国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所实施的现代化战略,对现代化发展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现代化战略问题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作出了新的战略抉择,实现了重大的战略转变。这场正在进行着的伟大实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有关现代化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我国现代化未来的战略走向,对于我们稳步持续地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实践基础

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现代化战略,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积聚了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错综复杂的新矛盾新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P528)“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P542)

对于进入新世纪后的“新趋势新特点”,胡锦涛于2004年5月在江苏考察工作时以及在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均作了8个方面的归纳。[2](P93,249)随后,他在2005年10月举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对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10个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精辟分析和阐述。[2](P343-344)这些阶段性特征的详细阐述,归结起来即为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2](P499)党的十七大则指出,这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3](P14)。

(一)关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繁荣,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进入新世纪时,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社会政治保持稳定,20余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虽然经济体制有了根本改变,但这一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过去不曾有的新问题。因此,一方面经济市场化程度在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体制改革及创新进入各种矛盾及利益关系相互交织与冲突的艰难攻坚阶段,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加上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的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因而体制改革及创新的任务艰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很大。

(二)关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结构逐渐转变。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变中,涉及其中的人口规模之大和程度之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领域的快速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乃至整个社会面貌,使社会活力显著增强。而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网络信息日益广泛的影响,社会人员流动的大大加快,使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一并发生,传统农业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的和后工业社会中的矛盾集中在一个时期显现,使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并趋于多样化、丰富化。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大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解决好这些矛盾问题的任务极为繁重。

(三)关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中国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幅度调整,而这一调整过程异常复杂。改革开放之后,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实施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很快拉开了收入差距;经济领域的市场竞争机制,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台阶式”发展战略带来的跳跃式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带来经济基础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即原有的社会群体出现分化,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这必然使得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产生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化,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不断加大。解决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新的现实课题。尤其是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虽取得成效,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这使得利益关系问题十分突出;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加之腐败和非法收益的存在,均成为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

(四)关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更加繁荣,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了新的期待,对思想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在思想观念和社会心态方面的主流是积极的,即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团结大局及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了普遍要求和广泛的社会共识,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导致不同群体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思想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明显加大,拜金主义之类的各种消极腐朽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消除腐朽思想,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难度仍然非常大。

对中国在进入新世纪后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为党中央确定符合实际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要求的战略任务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是党中央实施新的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实践基础。

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创新之举

十六大以来,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清醒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才在进入新世纪之初,认真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提出了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战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

(一)重大战略思想与指导理论的创新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向全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阐明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机性与重要性。它不仅对全面发展的含义作出了更为明确的概括,而且以更加系统的思想方法来认识和全面把握发展的基本规律,将发展所涵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进行观察,从而深化了对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并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科学发展观既是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产物,又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及社会结构的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正确把握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正确把握最高社会理想与现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艰辛探索后确立的治国理政及治理社会的新理念。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2](P514)其实质内涵在于构建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了价值追求对于制度安排的超越、精神境界对于利益纷争的超越,实现了“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观念范畴,它所具有的创新意义虽然有别于理论创新,但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它的主流导向、价值引领作用与理论的意义一样,能指导和引领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能联结民族的精神纽带、凝聚社会发展的合力,在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一整套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便在实践中形成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4](P375)。

(二)根据时代新特征的战略创新

进入21世纪,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之后,我国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党中央重新审视国情,提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对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发展中的新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于2003年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之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整个农村向现代社会迈进的目标任务。

针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新情况,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第一次把“和谐”写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第一次正式使用“社会组织”的概念,提出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增强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功能”;第一次提出“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的任务,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2](P502-517)提出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是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和战略任务。

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化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和地区差距,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基于此,党中央提出,必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第一次系统提出要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还第一次提出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2](P264)这是在新形势下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统筹区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于2003年10月发出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4月,又颁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创造性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现代化发展问题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中央制定和实施的现代化战略实现了若干重大转变。

第一,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转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更加明确了社会建设在现代化事业中的战略地位。2005年2月,胡锦涛第一次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完整概念。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P248)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论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并把其规定为基本纲领。现在,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将十七大报告已论及的“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确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表明党中央对中国现代化战略和总体布局的谋划更加全面和均衡,使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第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理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鼓励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基础的。效率优先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起了强大的国民经济。但这种增长却是与现实中的贫富差距拉大及分配严重不公相伴随的。党中央从当今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社会公平问题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个创新之处,便是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党中央从不同层面作了周密部署和大量工作:一是在宏观发展战略的布局上,创造实现社会公平的大前提;二是以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三是注重强化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机制;四是在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值得提出的是,党中央在塑造社会公平正义的施政方针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一大特点。在整个社会弱势群体中,又以关注农民问题为突出,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

第三,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现代化发展问题上,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既稳妥又积极的发展方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实践中,各种过急、过快、破坏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两个倾向:一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的倾向;二是长期以来存在着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这带来了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在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将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改变为“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了专门阐述和全面部署。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明党中央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是我国现代化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战略举措。

第四,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变。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6](P213)会议明确必须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根据党中央对工农、城乡关系的新认识,国家在2005年对城乡关系作了重大调整。党和国家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依据为,到2005年,中国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已经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5年的12.5%,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财力大大增强,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16万亿元,比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了27倍以上。[7]因此,国家已经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

总的来看,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创新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伟大实践的具体写照。10年来,在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实施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经受住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战胜了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使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1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三、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战略走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仍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必须保持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而目前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则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这些方面不深化改革便难以适应发展之需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必须把推进发展与战略谋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对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明确改革战略的思路与举措,以求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扫除障碍,顺利前行。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步骤

要保持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效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及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作出相应的战略举措。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长期依赖物质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遇到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问题。在原有发展方式已没有出路的情况下,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不适应发展的体制,便是必然选择。“十二五”规划确定将科技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形成内生增长要素,还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有力支撑。一是用新的知识技术、新的企业制度和市场模式对原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在减少物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这需要一个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持;二是创新成果要在全社会都能得到应用,才能促使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需要一个创新成果的全社会扩散机制的支持。胡锦涛指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P436)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创新体制机制的形成与科学运作,则是实现这一社会变革的重要环节。

第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目标来看,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因此必须把扩大人民群众消费放到扩大内需的重要位置。然而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据统计,2010年中国消费率为47.4%,远低于美国的87.7%、欧盟的80.7%、日本的78.6%,也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67%左右的水平。[8]如何充分发掘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扩大内需的大问题。一是要以增加人民收入作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因而必须建立全体国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科学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7]二是要完善鼓励国民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三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各群体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公平化,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提高全民的消费倾向,增强居民消费的推动力。

第三,实施“共同富裕”战略。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看,必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为此必须让大部分人富起来;而从经济发展阶段及利益格局的变化来看,中国的经济社会政策亦应随之转变。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扭转。党中央虽然提出了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的目标,但当下政策导向亦应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在此转变之中尤其需要强有力和有效的政策支撑:一要通过完善分配机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通过税收等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二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及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三要切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构建广大民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福利社会。

(二)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与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快速推进相比,社会建设与社会结构相对滞后。据陆学艺的研究分析,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约为15年,这一结构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协调,是产生当今诸多经济社会矛盾问题,且久解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9]加快调整这一不协调的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在改革社会体制、完善现有社会机制上下工夫。

第一,建设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很多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或成功,如当下依然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便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社会体制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导致现行社会体制中新旧两种体制并行,以致产生诸多矛盾问题。因此,社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否则,社会建设也难以顺利开展。社会体制改革的难度很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要有步骤地进行。一要建设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建设和完善就业人才服务体制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社会流动机制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协调机制;二要形成政府宏观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社会建设合力机制,发掘社会组织及民间团体的力量,让社会去做社会领域的事务;三要加快建立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体制机制。

第二,形成宏观调节财政收支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机制。这就是从宏观税负上调节收入分配,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目前,国家财政收支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且在财政支出上,安排于社会民生及公共福利的份额偏低,因而使得中低收入的劳动阶层应该分享的社会补偿及福利明显不足,而以资本财产所得为主的富人阶层的收入又多不受国家财税调节的控制,这种现象无疑促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即:在财政收入上,提高资本财产与非劳动所得的税负,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税负;在财政支出上,大力减少行政费用所占比例,增加社会民生、公共福利的比例。以此形成一种宏观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机制。

第三,加强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十六大以来,虽然国家在不断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因过去遗留问题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仍存在。加强社会建设,就是着眼于改善民生,建设普惠社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是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举,是中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之一。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一是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从宏观协调到具体落实的工作;二是要有足够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组成一支投身于社会建设工作的强大队伍;三是政府在财力物力上须进一步加大投入,要以足够的资金投入来完善养老、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民生工程,是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大政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力度

一是通过有效制约权力的机制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它并不完善,影响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现实中市场经济的运行常常受到权力的干扰,权力可以进入市场,参与或控制市场交易,权力可以变成商品及资本,权力和资本相结合可以垄断社会重要资源,于是导致社会财富向其倾斜。这种境况,不仅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成为腐败的渊薮。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禁止其操控市场与参与市场交易。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一种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则,而权力进入市场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扭曲及不公平竞争,导致一系列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是通过有效制约权力的机制来预防和扼制腐败。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的今天,反腐败问题依然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的严重问题。尽管党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反腐败斗争力度,但腐败大案要案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反腐战略的顶层设计,即没有突破原有的权力体制,缺少科学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而失去监督的权力极易走向腐败。因此,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实现党和国家政治体制的创新,真正“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9]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既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和扼制腐败的制度保证。

当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稳妥地推进,一要在现有体制内部建设性地推进,二要把改革引起的震动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以内。采取建设性改革之目的即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及“大局稳定”。

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战略走向来看,制度的现代化是其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与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国内外的现代化经验表明,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持续不断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正如胡锦涛所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改革发展上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5]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及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A].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组.中国1978—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1-10-19.

[6]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武力.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两次转变[J].教学与研究,2008,(10).

[8]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4).

[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N].学习时报,2010-08-30.

猜你喜欢
党中央现代化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战略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战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