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04-18 02:47徐丽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心理

徐丽玲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学校每年新生入学都会进行心理普查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尽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不错,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存在问题。通过对2008年-2011年新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将近60%的学生是贫困研究生。

研究生自身的文化水平较高,自我要求较高,使得整个群体有着较高的抱负和自尊,这势必让研究生面临强大的压力与挑战。贫困研究生又是研究生群体中特殊个体,他们还承受经济拮据所带来的巨大困惑和压力,因此更容易发生心理失衡的问题。一方面贫困研究生的思想意识更趋于成熟,相对更独立,他们往往学习一丝不苟、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生活拮据,不能随心所欲地放松心情;同时,他们肩负着家庭的重托,或许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因此贫困研究生倘若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好好认识和把握自己,难免会产生焦虑不安、自卑、自我否定等心理,并长期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困惑、迷惘如果不及时疏导或解决,将会发展成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甚至会导致研究生的极端异常行为。因此,研究生尤其是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或治疗措施。

二、贫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尽管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归纳总结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失衡

所谓环境适应是指个体面对周围巨大变化引起的情绪上的反应。积极的情绪反应使个体很快融入到环境之中,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导致个体环境适应障碍的产生。[1]在调查中,存在心理问题贫困研究生的家庭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变故。例如在2008年的数据中,就有部分同学是因为大灾难(四川地震)使家里产生了重大的挫伤,亲眼目睹自己的家人和一切在面前毁于一旦,对心灵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一时很难从中走出来,情绪一直无法得到舒缓,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贫困生中有部分是因为突然的家庭变故,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者使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种变故往往会对贫困研究生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楚,还得坚强的背负拯救家庭的重担。另一方面贫困研究生大多来自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相对比较拮据,在相对发达的地区求学无法适应当地的消费水平,致使心理压力较大。

(二)繁重、紧张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焦躁的心理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面临了更为艰巨的学习压力,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除了修满必修的学分、通过英语六级以外,还要发表论文、社会实践等。假如读研期间两门课重修不及格或者英语六级未通过或者论文没有发表,将没有答辩资格,并要经过开题、预答辩、盲审、重复率检测等才能进入论文答辩阶段。而且研究生另一个特征是跨学科的比例较大,那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因此学习任务更加繁重。一方面贫困研究生学习认真,他们渴望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优秀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却常常为了生活兼职赚钱,因此学习压力更加沉重,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学习和兼职的关系,有时也会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一些贫困生产生焦虑的心理。

(三)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2008年年底,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比上年增长5%左右。[2]研究生队伍已经日趋庞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已经完全进入了“买方市场”。根据2006年-2011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统计,在6月底能就业的研究生只占40%左右。由于就业的过程是一场实足的持久战,要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忍受到处碰壁,随时被人否定的滋味,从未有过的挫败感随之而来,假如长期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不适时调整心态,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由于贫困研究生往往肩负着改变穷苦命运,支撑整个家庭的重任,大多读研都是抱着毕业后出人头地,摆脱贫困的愿望,然而却不得不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现实,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无疑会给他们重重一击,增添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四)情感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由于研究生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比较复杂。平时研究生大多都是跟着自己的导师忙学习、忙课题、忙论文,集体活动相对较少,与同学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常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贫困研究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性格上难免会比较内向和自卑,而且还会比较敏感,有的甚至封闭自我,不善于人交际。但现实中他们需要广泛进行社交,而且,大部分研究生已经处于成家的年龄,他们也渴望与异性进行交往,这种现实与需求之问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情感备受困扰。

三、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调适对策

影响贫困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众多,根据对贫困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因素的分析,并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提出了以下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首先宜疏不宜堵,心理问题不能武断的进行堵截,而是应该采取疏导的形式,例如采取谈心、心理讲座、网上咨询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自我调整、自我保健教育。

从学校的层面讲,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尤其是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成立心理健康中心,提供心理问题咨询平台,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工作。从研究生思政工作者层面来讲,要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要切实地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辅导员应该加强对贫困研究生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干预、早治疗。从导师的层面来讲,除了对学生学术的指导和帮助外,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平常多创造机会让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主动对学生进行疏导。

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很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拮据,因此要切实为贫困研究生提供帮助,为研究生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研究生的奖、助、贷等体系仍不是很完善,而且金额也普遍不高,因此可以多设立奖、助、贷等项目,为经济拮据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再者,学校应该在校内增加三助岗位的设立,让更多的贫困研究生承担助研、助教和助管的工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缓解经济压力。此外,学校可以联合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力量,设立助学金或实习实践岗位,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能获得一定的报酬,一举两得。

再者要加强就业指导。贫困研究生出人头地的心情往往非常急迫,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会非常急躁,而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面前,有必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科学定位,戒急戒躁。在就业指导中,让学生找准目标、提早规划、早作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盲目一头扎进就业大军找不到出口。

最后要开展多层次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缓解压力,对心理问题起缓冲和矫正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通过开展健康愉快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调节情绪,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贫困研究生是高校校内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克服贫困生的心理障碍,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改善贫困研究生的助学机制,减轻贫困研究生的压力;帮助贫困研究生摆脱负面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贫困研究生的信心。认真做好贫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平稳、健康地度过研究生学生生涯。

[1]王一奇,贾玥.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其应对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张恒.研究生扩招:及时雨还是黑旋风[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12).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