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立民,孙百启,王洪春
(山东黄河河务局东平湖管理局,山东 泰安 271000)
洪水资源化是针对传统水利、传统做法而提出的,是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洪与抗旱并举在新时期的一个具体体现。东平湖洪水资源化与小清河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则是对传统治水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区,承担分滞黄河较大洪水和蓄滞汶河全部洪水的重要任务。汶河1959—2008年多年平均来水量10.02亿m3,年均向黄河排水量8.55亿m3,其中11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年均向黄河排水量1.68亿m3。2003年起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 《关于东平湖运用指标及管理调度权限等问题的批复》有关规定,加强了东平湖运用调度,抬高了非汛期控制水位,蓄水量大幅增加。2003—2011年非汛期在保持水位42.00 m左右的情况下,东平湖年均向黄河泄水仍达1.9亿m3。据推算,若汛期内加强调度,最大限度实现洪水资源化,东平湖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不少于4亿m3,具有潜在的水资源优势。
近年来,东平湖的水资源日益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1997年11月在黄河下游持续断流,东营、滨洲、胜利油田等地出现严重水荒的情况下,利用东平湖水给河口地区调去了0.27亿m3的救命水。2009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持续性干旱,山东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用水紧缺,黄河防总决定东平湖参与黄河下游水量应急联合调度,以20 m3/s的流量补济黄河,5日放水933万m3,弥补了上游来水不足,缓解了下游旱情。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市泉群之水,穿济南市自西向东流经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于寿光市羊角沟入海,全长237 km,流域面积10 336 km2。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小清河成为沿岸城市的排污通道,水体沿途遭受严重污染,小清河变成了“小黑河”,大量污染物通过小清河进入莱州湾,河流水体及入海口海域的水环境严重污染。
近年来,小清河的污染与治理引起山东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3年济南市专门编制并于2007年11月全面启动了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总投资近百亿元。根据该规划,小清河干流治理后可以完全达到汛期城市排洪与除涝的目标。但由于非汛期没有水源的补给,治理后仍然难以改变非汛期河道的水污染问题。解决小清河的补源问题,即从小清河周边流域调水入小清河改善其水环境,成为实现小清河综合治理目标、恢复其健康生命的关键。
虽然东平湖具有丰沛的可利用水资源,但是它处于黄河与大汶河尾闾相交的地带,所在地水资源相对并不短缺,所以导致一湖清水年复一年的通过黄河流入大海。要实现洪水资源化并加以有效的利用,需要在周边地区寻求用水途径。
为解决小清河调水补源问题,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在组织有关单位寻求水源地的时候,将相距不足百公里的东平湖作为水源地之一进行科学论证,最终实事求是地确立了“充分利用当地水、长期调用东平湖水、应急利用黄河水”的小清河综合补水方案。
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补源方案确立后,针对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属于跨地市、跨流域调水的实际情况,济南市专门向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协调济南市、山东省水利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已经建成的济平干渠工程,分别于2009年 9—11月、2010年 10月、2011年 2—5月、9—12月从东平湖向济南市实施了4次调水,通过调水补源,改善了省城小清河沿岸的自然面貌,实现了部分河段的通航,达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随着开发建设的快速进展,小清河沿岸现代都市风貌将逐渐显现。
经过几次阶段性调水后,小清河上游水质有所改善,根据《2010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虽然全省河流水质小清河流域仍属最差,劣于Ⅴ类的断面占80.9%;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4.3%,比2007年提高了5.2%。
通过几次调水补源的实践,济南市已经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充分验证了东平湖作为调水水源地的可行性、可靠性。但是,通过调水,也反映出各个环节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尽快协调解决。
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已经实现的几次调水,都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协调,作为条例之第四条第五款 “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情况实施的临时应急调水。若要建立从东平湖向小清河长效调水机制,实现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常态化,必须协调取水口管理单位尽快办理取水许可。但是,从东平湖向济南市调水,是通过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渠首闸引水实现的,目前南水北调与东平湖结合的各取水口尚未办理取水许可,距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通水时间紧迫,同时考虑从东平湖长期向济南市调水补源,必须尽快协调完善取水口的手续。
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跨地市、跨流域调水,调水线路长达近百公里,涉及面较广,目前参与调度的主要有济南市小清河治理建设指挥部、济南市小清河管理局、东平湖水行政管理单位、南水北调长平干渠及其渠首闸管理单位,各单位分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流域管理机构、国家重大调水工程建设管理机构,通过几次应急调水,反映出调水程序不规范、调度环节不理顺、单位间协调关系欠及时等情况,需要紧密结合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调度机制,及时解决调水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调水调度程序化、规范化。
目前,小清河治理成果仅在济南市初现,而小清河流经滨州、淄博、东营、潍坊等5市,为保证小清河治理综合功能的最终实现,需要山东省政府进一步协调,使小清河沿岸各市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完善沿岸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水费分摊机制等,共同推进调水实施,保证小清河治理全流域综合功能的实现。
从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补源,近期年需水为1~1.5亿m3左右,若考虑满足小清河全流域需要,水量将达3亿m3以上,实现调水任务的完成,必须强化东平湖洪水调度,使汛期部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水资源,因而要开展东平湖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确定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运用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提出抗御相关风险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制定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
实施东平湖向小清河调水补源,为储备充足的可调水量,需要采取汛末提高东平湖蓄水水位等措施,长时间高水位蓄水将对东平湖防洪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沿湖周边地区的种植、养殖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对于防洪工程要采取适当加固防御措施,对沿湖周边地区种植、养殖造成的影响,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或创造条件,引导群众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等方法将高水位蓄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