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明 上海铁路局无锡站
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快速提升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断加强,接发列车的应急技能对铁路运输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凸显。“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教训警示我们,一旦发生行车设备故障,不能快速准确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整体素质,保证在设备故障、施工维修、自然灾害等各种非正常情况下铁路的运输生产能力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时刻关注、务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如下思考。
新无锡站成立后,车站重点围绕“接发列车人员技能素质、非正常情况下作业实际操作和非正常培训组织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组织人员查看了运转车间、无锡北站、周泾巷站及硕放站非正常培训组织情况,结合施工作业,对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随即抽选了25名车站值班员组织了非正常实作技能模拟演练。通过调查分析,当前车站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现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纵观车站接发列车人员在近期施工维修作业、设备故障处置中的表现,总体水平不高,表现不尽如人意,作业中暴露出部分人员依赖把关干部、处置技能不熟练等问题。车站通过举办的非正常接发列车竞赛,排摸发现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处置思路不清晰:部分作业人员非正常流程掌握不熟练,处置过程出现"卡壳"现象。二是关键环节不掌握:个别人员对进路、凭证方面的控制存在一定差距,演练中甚至出现未准备进路即填记凭证的现象。三是簿册填记不规范:部分值班员故障现象填记不完整,个别值班员填记了故障原因(主观臆测)而非故障现象。为真实地反映水平,此次竞赛演练直属站采用随机抽选人员的方式进行组织,从总体情况看,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
主要是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总体发展速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高铁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投入后,接发列车应急技能总体水平没有与硬件技术含量实现同步匹配。同时由于车站新成立后组织的非正常接发列车培训较少(车站层面组织的集中培训仅为2次,各车间、站组织培训为8次),对新职人员定职把关缺乏有效措施(特别是非正常实作技能的定职把关方面),导致较多的新职人员应急技能素质不过关,车站整体技能断层情况较为严重。
受文化、年龄及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参差不齐,有的人员能全面掌握处置流程,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具备较好的应急处置能力。但也有人员对最基本的故障判断、用语标准规范都没有掌握,应急技能水平较低。同时存在着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能力意识逐级递减的趋势,这对人员更替和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综合素质偏低,客观上缺少学习的能力。目前,车站接发列车在岗职工共有109人,其中大专及以上18人,占16.5%,高中(中专、技校)60人,占55%,初中及以下31人,占28.5%。人员文化素质与路局教育发展规划中职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0%的要求差距明显,文化程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职工对非正常情况下应急技能的准确理解。
(2)年龄结构偏大,客观上缺少学习的精力。目前,在岗接发列车人员年龄机构总体为,40岁-60岁之间的有81人,占职工总数的74.3%,30岁-39岁之间的有10人,占职工总数的9.2%,29岁以下的有18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6.5%。相对老龄化的年龄结构,造成职工学习应急业务技能的精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
(3)忧患意识不强,主观上缺少学习的动力。部分职工一是在行车设备稳定性逐年提高,故障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遇到非常作业的概率越来越低,危机意识也随之减弱;二是对干部把关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三是“铁饭碗”的思想依旧存在,对业务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1)培训组织重形式,缺乏实效性。应急技能培训就是组织职工勤学多练,使职工在反复练习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应变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但由于受工学矛盾、培训方式、培训设备等因素的制约,职工应急技能培训存在着按部就班、教案呆板、联系实际不够等问题。部分车间(站)存在着应付交差式的培训观念,没有结合非正常接发列车实际及日常施工作业、维修作业进行培训演练,甚至连每月1次的培训时间都没有完成。
(2)培训教材不足,缺乏系统性。近两年来,车站虽然组织开发了一些非正常接发列车应变处理的培训教材,但教案单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仅依靠现有的培训教材是无法满足培训工作整体需求的。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车站组织力量开发教材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部分新设备投入运用后,新的技术标准出台滞后,相关培训教材编写跟不上形式的发展。
(3)培训对象涵盖面不广,缺乏全面性。从最近车站组织的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培训来分析,车站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在培训对象上存在重此薄彼的问题,即:重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培训,轻助理值班员培训;重计算机联锁、6502电气集中操作人员技能培训,轻高铁应急值守(行车)人员技能培训,导致工种间技能水平发展不均衡,制约着整体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4)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分析近几年来的应急技能培训,可以发现,培训课题相对集中,确立的培训内容几乎是大同小异,没有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薄弱(关键)补什么”的思路确立培训课题,细分培训对象,由此也出现了培训中助理值班员参与信号员信号操作技能培训的现象。
(1)日常管理未取得实效。车站为提升接发列车人员非正常应急处理技能,相继制定了《计算机联锁仿真培训系统管理办法》、《无锡站营业线施工及非正常应急处置奖惩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日常管理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管理制度与现场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的问题,执行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可操作性,缺乏培训评价考核标准。
(2)管理职能未形成合力。职能部门在职工教育培训功能定位及职责分工还不够细,存在作用未发挥或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同时车站未制定综合性的职工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没有统一的计划和步骤,造成了科室与科室间、科室与车间(站)间联系、协调不够,存在目标不同向、联系不协调、管理不同步的问题。
(3)激励机制未收到效果。车站发文公布了《无锡站营业线施工及非正常应急处置奖考核办法》,对现场非正常应急处置提出了明确的奖惩考核规定,但挂钩力度不大,考核力度不够,技能高低在使用待遇中未充分体现,影响了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
(1)纠正错误认识。充分利用相关事故案例资源,结合主题谈心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纠正三种错误认识:“应急处置是把关干部的事”,“高铁时代保安全完全依靠设备”,“设备故障必然会导向安全”,从而帮助接发列车人员正确认识提升应急技能的重要性。
(2)明确安全责任。在非正常作业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干部把关制度落实的同时,必须坚持行车单一指挥原则,要进一步细化明确把关职责和作业岗位职责,干部把关既要做到不失位,也要做到不越位,既要卡住安全关键,又要落实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让岗位作业人员感受到应急处置的压力,只有感受到压力才能激发出动力。
(3)正视自身差距。结合铁路安全形势和车站接发列车工作实际,对照工作标准和要求,帮助接发列车人员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接发非正常接发列车表演赛和观摩赛等,让部分作业人员看到自己与技术能手之间的差距,切实提升他们应急技能学习的危机感和急迫感。
(3)优化人员结构。针对接发列车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的问题,要注重接发列车人员的结构调整,及时补充文化程度高、思想觉悟好的新职工,逐年优化接发列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接发工种人员整体素质。
(1)营造氛围,创造良好培训环境。将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知识补充纳入车站职工岗位应知应会题库,加强职工对应急技能知识的日常学习,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培训需求,注意模拟环境设置与生产现场的一致性,对具有计算机联锁仿真培训系统个性化设备的中间站及机关仿真教室实行开放式管理,随时欢迎并配合职工进行日常模拟演练。通过氛围营造、环境安排提高职工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2))贴近现场,开发系统教材教案。在前期教材开发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规章变化及事故、故障案例信息,与安全风险提示卡制定工作相结合,由调度应急中心和技术科分别牵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一事一议,研究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应急处置流程、标准、提示卡并进一步转化为相关教材教案,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急技能问题组织重点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以梳理汇总应急技能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选题开发,确保教材开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覆盖全员,提高整体技能水平。在突出值班员、信号员技能培训的同时,切实加强助理值班员的应急技能培训。助理值班员多数人员为其他工种转岗人员,在应急技能方面反应较慢、能力较差,因此在应急技能培训时应坚持因材施教、重点辅导。在注重计算机联锁操作人员培训的同时,加强6502电气集中操作人员的培训,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发挥基础性培训作用。
(4)按需施教,确立个性培训内容。针对接发人员不同的岗位特点,结合生产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各岗位应急技能重点,分别确立各岗位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突出车站值班员在反应速度、作业思路、关键控制、细节安排等能力的培养,把握信号员在信号操作、配合协调、用语规范等能力的提升,强调助理值班员在凭证填写、确认、交付及手信号的使用等技能的提高,通过各岗位个性化内容的确立,理清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和要点,从而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强化日常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对科室涉及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管理的既有文件组织全面梳理,按照“统一归口、各负其责;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管理便捷、组织便利”的原则,统筹车站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既体现车站管理职能和目标,又切实处理好现场组织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使修改后的管理文件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强化时间安排、人员组织、教材落实等细节控制,充分运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手段,检查培训演练的效果。对各车间(站)组织实施的培训演练质量,要采取参与指导的方式对其培训演练进行全过程监控,通过抽考职工的方式检验其培训演练效果,并将结果纳入车站管理考核。
(2)明确管理职能,形成整体合力。车站各个部门要在推进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素质的提升方面形成合力,职教科要全面负责培训制度建设、培训需求征集、培训组织考核、协调及过程管理等有关工作;安全、技术科要根据培训计划落实师资教材、协助培训组织;劳人科要根据运输要求和接发列车工作特点,调整人员配备、优化队伍结构;财务科要全力落实资金保障。车间(站)要具体负责职工思想教育、人员输送、日常培训组织等有关工作。通过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步骤,努力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步、逐级负责、齐抓共干的工作机制。
s
(3)强化激励考核,促进能力提升。要把激励机制的健全、落实作为推进接发列车人员应急技能快速提升的催化剂和重要手段。制定完善对车间(站)职工教育培训及职工业务技能的考核办法,规范两级培训,激发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和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