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洁
(河北省衡水市水务局基本建设处,河北衡水053000)
近年来,滏阳河这条承载了衡水历史与文化的母亲河,由于逐渐断流,河道内淤积严重,特别是衡水市区内有些河段,由于气候变化、入境水量过少和人为污染等多方因素,使这条曾经碧波荡漾的母亲河基本上成为一条“臭水河”,不仅影响市容,更污染环境。为恢复河道防洪排涝功能,优化市民周边生活环境,建立一个和谐、自然的亲水生态城市,衡水市投入11亿元资金对滏阳河市区段进行全面整治,打造以“古河新韵、龙脉滏阳”为主题的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带,把滏阳河及周边建成集绿色、生态、自然于一体的休闲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休闲场所。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是衡水市3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3.75km,南起滏阳河南外环桥,北至大西头闸,工程包括河道清淤、堤防恢复、河岸护砌、截污导污、绿化亮化等项目。萧何文化广场工程就是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
萧何文化广场坐落于滏阳河北岸,滏阳河进入市区段的第一个转弯处,南临滏阳河,北依永兴路,上连湿地公园,下接滏阳湖,与滏阳河紧密地相互承托。传说汉朝宰相萧何墓中的金头颅被盗后,盗墓贼在此地被守墓人追到,乘坐的木船因水流湍急而翻船,金头掉进滏阳河里,后被附近渔民捞起不知所踪。因此改名为萧何头,故该工程也称萧何头广场。
建设前期首先进行河道整治工程,将淤泥淤积的河道、沿岸垃圾清理干净,并进行河底换填后按要求压实,以恢复河道防洪排涝的基本功能,增大河道的行洪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对河道主河槽进行护砌,边坡处设浆砌石挡墙以增强工程主体安全;亲水平台以上,根据周边景观及现状环境,选择多种形式不同的生态护坡,空隙中回填壤土种植植物,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土质、修复河道生态环境;两岸沿河铺设了堤顶路以供行人观赏、游玩。为配合景区需要,后期又增加了绿化、亮化部分,分别对广场内绿植及照明部分进行施工。
1.3.1 广场主体部分
建成后的萧何文化广场分为南广场、北广场两部分,其中北侧广场占地面积2.2万m2,南侧广场占地面积3.2万m2;为凸显萧何头广场独有的文化特色,广场内修建了汉文化景观柱8根及萧何墓碑画1处,介绍衡水的风土人情;为增加实用性的同时增强观赏性,广场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铺设面积7500m2,沿岸设景观水桌一处。
1.3.2 主河道部分
滏阳河主河段建成后水面最宽处120m,最窄处50m,水面面积3万m2,河槽景观蓄水深3.5m,可供中、小游船航行,沿岸设游船停靠码头两处,总长160m,面积1700m2。
1.3.3 绿植部分
在绿植选择方面,全部选用能适应衡水水土且具较高价植的品种。发现死树、死苗、死枝等现象及时清理完成,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补种,保证植物成活率。其中乔木类:广场内以银杏、油松、白皮松、白蜡等14个品种为主,堤顶道路两侧以法梧、垂柳、刺槐等品种为主,共计1100株;灌木及地被植物类:主要有丁香、萱草、连翘、地锦、鸢尾等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等12个品种,共计4640m2、8万余株;另铺设草皮2.2万m2。
1.3.4 公共服务设施
广场内专门设置了可移动的生态厕所、垃圾箱等公共服务设施,两岸建有多处坐凳以供行人休息;本着人性化考虑,还特别增加两处残疾人无障碍坡道,方便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士及老年人出入。这些细节在方便了游人的同时,也提升了公园的品质。
1.3.5 广场步行道
景区内根据环境不同分别铺设园路520m、滨水步道300m、木栈道200m、汀步路200m。其中一段滨水步道适当放宽,采用木板铺路,形成一段临河木质步行道,在中间位置与石阵相对之处设置了一小段出挑木平台,满足了人们观水、远眺的需求。
1.3.6 亮化
为方便市民的同时增强广场观赏性和文化底蕴,广场安装了照明用广场高杆灯1盏,中国结花灯6盏,景观亮化文化灯134盏,射灯140盏,木栈道地埋灯48盏,草坪灯75盏,潜壁灯48盏,安装灯带3000m。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选择形状多变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生态护坡,在满足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以经济、透水、透气、连续性佳、利于植物生长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主河道工程以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为基础,增大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充分发掘滏阳河人文价值,让城市拥有水、人们亲近水,形成人水和谐、亲近的氛围。
广场绿化采用“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状环境,以植物、地形、草坪、步道为主要景观元素,精心布置树阵及彩色植物,配合亲水平台、景观水桌、汉文化景观柱等,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放大周边的绿化量,与萧何生态公园遥相呼应,形成了文化广场独有的视觉延伸,构成滏阳河沿线的一个绿色生态圈。
植物选择能耐盐碱且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能够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选择其中生态价值、使用价值较高的品种,以营造出自然生态效果。在树种选择上,依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量选择了白蜡、刺槐、楸树等乡土树种,配合适量的合欢、法桐等树种,塑造出多层次、多形态的绿色景观空间;首次引进“生态草坪”,通过地形和乔、灌木的围和,有效控制了草坪的面积,避免了大面积草坪景观造成的高成本养护,更好地提高了生态价值、使用价值,且颇具美观效果。
(1)滏阳河综合整治后,建成园林绿地300万m2,使衡水市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增加8m2,其中建成公园绿地107.5万m2,人均增加2.87m2,增加水面130万m2,是原来市区水面的6倍多。
(2)该工程的建成是衡水迈向城市发展生态化道路中重要的一步,不仅改变了城市环境,且提升了衡水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市区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为衡水生态建设方面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1]董亿锋,颜世海.衡水地区水利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2]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滏阳河综合整治衡水市区段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