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引黄水资源和水源地现状及保护

2012-04-14 07:00:26张瑞红董绍明
山东水利 2012年3期
关键词:阳谷县水源地水资源

张瑞红,董绍明

(阳谷县水利局,山东 阳谷 252300)

阳谷县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均为边界相接的大型黄河水源地,多年来由于大力兴建引黄水利工程,城乡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改善。保护黄河水源地水资源和自然生态,已成为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日常关注的事情。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体系的不断强盛,黄河水源地也相应出现了严重污染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虽经多次治理,却达不到根治的效果。

2010年1月,阳谷县党和政府听取了县人大、政协的相关提案报告后,责成水务局、环保局、卫生局和农、林、牧、渔等职业部门,对本县黄河水源地污染的问题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综合调查,制订并实行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1 引黄水资源及水源地现状

1.1 农业生产用水情况

1)工厂、企业用水:主要有造纸厂、冻炼厂、化肥厂、电缆厂、景阳岗酒厂、风祥集团禽类肉食品养殖生产、分割加工厂等大型工厂企业,每年用水量高达470 万 m3。

2)农业用水:多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量的逐年增加,阳谷县区域地下水位急剧大幅度下降,特别是每年农田灌溉高峰期,深水机井水泵抽出水量明显减少,灌不满引水袋,甚至抽不出水,属于干旱地区,平均处降水量不足600mm。引黄灌溉成了主要水源。全县灌溉面积为7.2万hm2,灌区土地为沙漠土质,春季早灌一次,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为9750m3。每年灌溉3~4次,时间为20d左右。此外,全县15个乡镇3个办事处,850个自然行政村的大型规模化的瓜果、蔬菜大棚户,家禽养殖户等乡镇用水企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水源供应。

1.2 主要引黄水利工程

1)农业水利工程:由沿黄张秋地区至阳谷引黄渠2条,渠首引黄闸2座,引水能力分别为120m3/s及60m3/s,总干渠2条,分别长45km及 52km,干渠4条,分别长48.5km、56km、46.5km和64km,以上全部为衬砌渠道,支渠156条,总长为1526.5km,渠系建筑物1464座,平均引黄河水6亿m3,年引用黄河水最大量为9.5亿m3,灌区农村大棚户、养殖户主要采用引黄蓄水池内安装电水泵输水管袋应用黄河水。

2)工业水利工程:主要是渠首安装电水泵连接管道,渡槽输水用黄河水。

2 引黄水资源和水源地存在问题

1)黄河水量不足:阳谷县属于黄河下游地区,多年来,随着上游引黄水量的逐年增加,引黄渠首的增多,多次的调水、控水调沙,下游水位明显下降,流量明显减少。上游私挖截水,下游灌溉不足,特别在农作物种植生长季节,上下游争夺黄河水的矛盾比较突出。

2)水源地污染严重:经调查分析,黄河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主要包括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农田径流,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在工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的同时,水源污染主要来自村镇,此外上游地区群众的违规建筑、旅游餐饮服务产业形成的污水和各种垃圾,未经污水处理向河流排放,特别是上游的造纸厂等用水工厂排入河流的黑水,常使下游地区农作物干枯,河内鱼塘内鱼类死亡,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

3)水源地环境保护措施及执法力度不强: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虽已颁布实施,但在执行时,某些相关执法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或群众举报水源地环境严重污染的危害事件,仅对当事人罚款了事,污染排放却依然如故,失去了法律法规的公信力和约束力。

3 保护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县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水利局将水源地污染调查情况整理上报,县领导十分重视,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专题会议,对水源地环境污染调查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责成委托水务局起草了《阳谷县河流水库及引黄水源地环境保护办法》,详细制订了环保检查计划,质量标准细化分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追究法人代表问责制。并做为党政干部工作考核的条件之一,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管理体制、政策和制度保障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清除水源地所有违章建筑和各种垃圾,设置水源保护区围栏或隔离标志带。对水源地内的工业企事业、污水排放、固体垃圾堆放乱丢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依法严肃处理打击超标排放,或利用自然河、沟、坑塘蓄积工业污水物等环保违法行为。对致污染企业,限期关停整改,验收合格后再允许开业。农业生产、农田农药、化肥塑料袋、瓶等固体垃圾,由农户自行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水源地畜牧业养殖户,严把污染源,推行生态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方法。

3.2 强化污染源治理

实施农业污染源治理工作,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业和有机食品加工业,配套建设养殖区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土质地力监测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建设垃圾无害化治理工作,发展沼气和农业节水工程。农田灌溉逐渐由传统陈旧的大水漫灌模式转向喷灌工程,达到治污节水的目标。

3.3 加强交流协作

密切保持和黄河上游地区河务水利管理机构和环保部门的联系,互相交流水利信息,及时向上游相关部门通报下游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共同协商或签订保护水源地环保合作协议书,共同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环保及和谐社会。

3.4 建设水源地生态环境

县、乡政府多方筹资,发动广大群众进行水源地河道、渠道、水库、引黄灌溉区综合治理工程,清淤护堤、疏通水流、河渠岸坡全部达到衬砌化,河渠两侧青翠碧绿,河岸种植花草林木,形成一道亮丽的水源地风景线。

3.5 实现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

为实现阳谷县水源地保护长治久安的管理目标,县里抽调水利、环保、公安、综合防治办相关人员,建立了环境保护巡查小分队,制订了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环境保护活动计划。定期到城区、工业园区、街道居民生活区、各乡镇农村实地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重大污染问题向乡镇政府或县里报告处理,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水利保护等法律法规。

4 结语

通过对阳谷县引黄水资源、水源地保护状态的调查分析和上报,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分析查找各种污染源,污染程度,建立了治污措施和质检组织,把水源地治污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从而使全县水源地保护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规程,引黄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先后被省政府、水利厅、市政府、市水利局、河务局授予“水资源保护先进县”、“全省环境保护县”、“全市水资源水利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阳谷县水源地水资源
阳谷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人民法院便民型司法模式实证探究——以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阳谷县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
河网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
中国水运(2014年9期)2014-10-23 20:59:0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