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2-04-14 04:55:36吴明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卧床患肢肢体

吴明琴

(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造成静脉内出现阻塞的凝块,好发于下肢[1],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深静脉血栓可能会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血管的栓塞而导致死亡,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护理可以降低发生率及致残率。

1 临床资料

本院 2008~2009年共收治动脉瘤患者62例,其中有5例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78岁;均为急起头痛、呕吐2~7d入院,入院后行全脑血管造影示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均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3~5 d发生,均为右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绀等。经过精心治疗护理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 原因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由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管壁损伤等因素所致。①动脉瘤患者多数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诊入院,SAH需绝对卧床休息4~6周;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患DVT,而卧床2~12周者,DVT的发病率达79%~94%;②治疗上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血管痉挛、脱水、止血药等可导致细小栓子脱落和血液黏稠度增加;③入院后均需行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侧肢体需制动24h;动脉瘤手术时间较长(超过4 h),术中控制血压,激素的应用,术中脑部释放促凝物质;④神经外科手术常在术后采取床头抬高30°,影响下肢血液回流;术后血小板数量增加,卧床时间过长;有文献报道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DVT的发病率为19%~50%[3];⑤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以及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均可使静脉流速减慢,血液淤滞发生血栓[4];⑥上述5例均为女性患者,资料显示雌激素有升高血液黏滞度、提高血液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因子Ⅶ和Ⅹ的浓度、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作用,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3 护 理

3.1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采取预防措施

遵医嘱早期使用抗凝、溶栓药物;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20~3O°,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对缓解静脉牵拉有一定作用。注意肢体保暖,使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5]。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药物的作用。嘱患者及家属禁止对患肢按摩或热敷,以防造成患肢皮肤破溃或血栓脱落。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肢的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及感觉和运动情况,每日测量患肢腿围,时刻警惕肺栓塞征象的出现。针对动脉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的诸多危险因素,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3.3 饮食护理

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忌肥厚油腻之物;每日饮水量大于1 500 mL,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高凝状态[6]。

3.4 使用压力抗栓泵(SCD)预防DVT

SCD是根据周期性的充气原理,通过4个最适合压力模式(梯度压力、圆周压力、连续压力、间歇压力)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按摩,增加静脉回流,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淤滞,能达到最佳的DVT的预防效果;压力抗栓泵能预防DVT的另一个机制是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卧床及高龄患者以及曾经有过DVT的患者,每日进行SCD治疗。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预防的效果,应加强护理人员理论认识及实践能力。

3.5 动进行肢体活动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床上主动进行肢体活动,如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曲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7]。术后尽量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 h指导患者开始下肢抬高训练。鼓励患者多饮水,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负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脉血液回流。

3.6 肢体瘫痪患者使用弹性压力袜套

弹力袜套可通过压迫瘫痪肢体的浅静脉促使瘫痪肢体的静脉回流,降低DVT的发生[8]。

4 小 结

DVT是动脉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因此,要求护士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有更全面的分析及掌握,对易发DVT的人群,及早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以DVT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本科自2010年针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以上预防护理措施,至今无1例发生DVT。

[1]谢 菲.骨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服务的经济学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9.

[2]张琳娜,韩桂俊,汤素芹,等.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护理研究,2005,19(8):1476.

[3]李钢,李保东,马春晓.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08,3(4):227.

[4]张新生,江曾炜.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3,18(6):1409.

[5]宿英英.神经系统急症危重症监护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2.

[6]冯 娴,韩轶梅.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J].家庭护士,2007,5(11C):93.

[7]陈廖斌,顾洁夫,王 华,等.足踝主动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45.

[8]陈 雁.脑卒中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护理学志,2004,19(23):27.

猜你喜欢
卧床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