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例

2012-04-13 17:15方海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能力

方海燕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论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例

方海燕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思辨能力对于社会或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外语专业学生是沟通多元文化的桥梁,其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较为薄弱,近年来已引起教育界的批评和关注。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应进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其思辨能力,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培养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的抽象思维能力。思辨一词来源于老子《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辨能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人去开拓和引领。一个不具备独立思辨能力的人,其对于他人的言论多采取接受的态度,缺乏怀疑和创新的精神,遇事多随波逐流。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环境下该如何行动和抉择,这都需要运用自己的思辨能力去分析应对。尤其在当今,我们面临的是人类史上最丰富的媒体资讯、最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网络、电子、广播、杂志、报纸等信息媒体每天充斥于我们的耳目之间,如何在短时间内透过现象甄别出其背后的本质进而做出判断,这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如今,社会各界越加重视对人才思辨能力的考量。如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已将思辨能力水平作为入学考试的一部分,有些高校单独开设思辨课,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1]。最近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也特别强调,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2]351。由此可见思辨能力对于人们,尤其是对于肩负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年学子们的重要性。

二、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批评不绝于耳。黄源深曾提到:“外语系学生遇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常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的缺席。”[3]

在1998年教育部的《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中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薄弱就是问题之一[4]。而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维能力现状研究》中也谈到,外语学界的专家与学者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批评并非全无道理。该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大学三年间思辨能力的进步比外语专业的学生显著得多。以笔者曾任职的两所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为例,在每学期的期中教学反馈会上,许多学生都反映自己虽然学了几年的日语语言知识,翻译课时能将中文内容准确翻译成日语,但一到写作课时就不知该写些什么,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不知该说些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其实正是当前很多外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即虽然掌握了语言的知识,学会了单词的运用、语法的组织等,但当需要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辨析时,则言词苍白,言而无物。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脑子里没有想法、思辨力的缺乏带来的结果自然是言词的空洞和浅薄。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其中外语专业青年学子们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外语类学生是沟通多元文化的桥梁,是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思辨能力薄弱的现状,必须引起各方的重视。

三、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原因

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现象,并非由于进入外语专业就读的学生本身就思辨能力较弱。相反,调查结果表明,外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思辨能力总体高于其他文科类学生,但这种优势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丧失,到三年级时,就不复存在了[2]353。那么,到底是何原因使得外语类学生经历了几年的大学教育后思辨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高呢?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特点

从某种角度看来,外语学科的特点可以视为是导致外语类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最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外语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的高级阶段。在基础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新单词、语法和句型,学习重点在于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对于一、二年级的新生而言,刚从中学的环境中进入大学校园里,一切都是崭新而陌生的,从生活环境到学习方法都将从头开始,大学的头两年正是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但这两年却正是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大量的模仿、朗诵背诵和记忆的阶段。从学习方法来看,外语类学生在入学后的两年间基本形成了以模仿、背诵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从学习的内容来看,由于语言能力所限,学生们所接触的学习素材最多只相当于母语国的小学或中学的认知内容。以日语专业学生为例,由于学生入学时皆为零起点的学习者,学生在一、二年级时的课文内容最多只相当于日本的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而且这些基础性专业课的学习又占了全部课程时间的80%以上。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面对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的思辨能力长期被空置,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训练,对思维的拓展几乎处于零关注状态,如此下来,极易造成思辨能力的薄弱。

2.社会原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9年发布的《在沪外企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有接近四成的外企认为80后大学生最大的不足在于眼高手低,浮躁,缺少耐心。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浮躁的社会大背景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一切都讲究速度和利益的时代,“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成了许多人向往的东西。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捷径,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思考和沉淀。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状态中时,作为其中最有活力的一分子,大学生们受到的影响极其深刻。在年轻人当中,超女、快男等成为最时髦的东西。年轻的追星族们宁愿花上千元钱买机票去给偶像呐喊,也不愿意花十几元去买一本书。追星成为一种时髦,跟风成为一种时尚。

此外,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至上的社会意识背景下,很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都转向就业。在选择或学习一门课程时,关心的是该门课程是否有助于就业。至于该知识是否有助内在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则认为是次要的。许多大四的学生忙着怎样让自己变得更适合公司的需要,忙于考各种技能证书;相当一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则沉迷网聊或游戏,流连于各网站之间,疏于与人的交往。另外,网络等新媒体的发达也是影响思辨能力发展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的曹进教授曾撰文指出,网络技术使文化复制极为容易,网络语言不需要严格的逻辑认证和精密思考,人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表层化、不确定性、无深度性成了网民的共同思维特征。网络媒介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又消解着人们的理性思维,使人变成了懒于思索的“平面人”。电子媒介“削弱了人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使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5]。思辨力用则进,不用则退。没有了思辨的习惯和行动,思辨力自会弱化。

3.高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许多高校都打出了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等诸如此类的口号,而究竟怎样的大学才是一所一流的大学,温家宝总理曾作过这样的解释:“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6]总理提出了对一所好大学的要求和期望。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这样的大学并不多。《中国学生健康报》曾针对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在大学生中间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有53%的被访者表示大学缺乏独立思考的环境,其中70.15%的被访者同时表示,独立思考能力对大学生非常重要。但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环境下,我国的大学教育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大学应有其独立的灵魂,大学生应有自我表达的能力和机会;但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又被灌输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思想,从众心理强于自我个性的诉求。高校的政府化、管理人员的官本位、学生发展的整体划一等原因,使得高校教育中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更应积极提倡独立思考精神,探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和用人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工作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校为主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冲击了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主的方向,提前进行的就业活动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正常教学,许多高校本科教育“缺斤短两”现象突出,部分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就业率被列为各校“一把手”工程,各校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千方百计地完成预期就业目标,结果“承担了分外之责,却误了分内之事”。为了实现预期的就业率,给学生腾出时间找工作,有些高校不得不修订教学计划,使本科四年变成三年半或三年授课,专科三年变成两年半或两年授课。大学最后一年,一般均应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等教学环节,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在一切为了就业的背景下,这些教学环节被淡化甚至消失了,学生实际能力明显降低正是与这类环节的缺失有关[8]9。根据笔者的调查,外语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学生考研深造的人相对较少,选择毕业后就业的人占多数,因此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外语专业中四年级的缺勤率在1/3以上,甚至一堂课只有五六个人参与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学生缺勤多以找工作、参加招聘会或面试等为由,有些学生甚至最后一年都在校外找工作或实习,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受到很大的冲击。

4.外语专业教师的原因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是教书育人工作的执行人。再好的教育制度、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教师不言传身教,一切都会沦为空谈。近年来,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关于高校教师论文抄袭、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批判言论,教师队伍的素质受到人们的质疑。由于受专业特点的影响,外语专业教师多注重学生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过级率等。学生在专业课上所学知识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等方面较为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师再不有意地加以引导,那么外语类学生思辨能力的薄弱将无法避免,甚至有些学生连高中时代已具备的分析、思考的习惯都将随着四年外语学习中的简单机械的模仿和重复而丧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师应起到言传身教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把独立思考的精神传授给学生。外语专业的教学特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思考的格式化,不符合该门外语表达方式的句型不能说、单词背错了无法得分,整门外语要从语音到造句按照套路一点点地模仿和记忆,这样的学习内容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失去自由,难以产生思维的火花。大部分的外语专业教师都是科班出身,他们从学生时代到成为人师一直处在外语学习的环境中,一直接受着这种格式化的教育。长期以来,外语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学科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如何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如何在相对较简单机械的教学内容中提升自己的素养、通过何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能力,这是当前外语专业教师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可行办法

1.创新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现象与学科特点以及教师教学有很大关系。要克服这两个因素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做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解决。学生在校期间80%左右的时间都是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专业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十分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讲授方法。语言知识虽然具体琐碎,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异文化却有着很深广的研讨和思考空间。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外语课程,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导入、文化比较的视角,根据教学内容中出现的知识点设置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以日语专业为例,如一年级基础课中学到“おばさん(姑姑、姨妈等义)”这个新单词时,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词,但同样可以成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来源。教师此时可采用文化比较的方法,提出“为什么日本的亲属称谓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为什么日本人对血缘的观念没有中国人那么强”等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作调研并进行讨论。此外,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读物,并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环节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多写多动笔;课堂讲授时重视思维过程的讲解和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分析和理解,而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只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学生的思辨能力一定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2.优化课程设置

我国目前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模式,外语类课程也不例外。虽然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有所调整,增加了通识类选修课的比重。但从整体来看仍存在着课程较单一、缺乏文理交叉,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培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等方面的不足。以笔者所在院校的日语专业为例,课程主要由三大类组成,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通识类选修课。其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育、英语、就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占25%以上的比重,专业课占60%左右的比重,通识类选修课占不到15%的比重。几十年来,大学英语、马列等公共课都是我国大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英语四六级更是作为取得学位证的必要条件之一被高度重视。但是,这些花费了大学生活1/4以上宝贵时光的课程对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现实情况是,认为此类课程是“应付学分、身在课堂心在外、上公共课认真听课就是落伍”[9]等的看法极为普遍。再来看专业课程的设置,以日语专业为例,从基础日语、听力、写作、语法、会话、视听,甚至到高级日语、高级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绝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这样的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培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比较单调,这种“专才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念体现的是我国几千年来“术业有专攻”的思想痕迹[10]23。最后再来看通识类选修课的开设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受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在强调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将通识类选修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各高校的通识类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设起来,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却仍存在着很多弊端。如很多通识类课程都被讲成“概论”课,即由老师“一言堂”地介绍性地讲授一些粗浅的问题;开设课程粗泛但不精;考核过于轻松,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通识课往往成为学生仅为获取学分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课程。因此,在现今的课程体系下,要提高外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无疑是困难重重。要解决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教育者们面前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要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应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成功案例,结合本校情况,强调课程设置的人文性转变和文化生成性转变,课程内容上应凸现人文课程的地位和研究方法多维性思考模式的建构[10]22,以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改革管理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有了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如果学校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来对学生的学业和就业等提出要求,即便有再好的师资和课程,也不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综观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在学生的考核和就业两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改善。首先在考核上,相比于欧美教育的宽进严出,我国大学对学生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有被称为“严进宽出”的特征。学生在入学前都是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后考入大学的。而进入大学后的考试却是另一番情景。“考前突击两天就能过、补考时老师一般都给过,补考不过临毕业前的总补考一定能过。”面对这样一个宽松的考核氛围,学生们对考试大都不够重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应付了事,考后全都忘记”。对此,高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把考试关,改变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风气。据报道,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考试制度极其严格,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敢怠慢,唯有老老实实地完成学分[11],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本人。此外,国外的大学如果考试不通过,重修一门课程交的费用十分昂贵,这也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马虎不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管理方法。

此外,改革当前高校的就业机制也是保证学生质量的可行举措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当前的体制下,各高校都把就业率和就业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即院系党政“一把手”是院系学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毕业生就业率列入评价专业建设及教学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这种以高校为中心的就业体制将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学校身上,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到了大四甚至是大三的下学期就开始全心应对就业事宜,心思很难专注在学业上。在这样的体制下,本科四年的教学内容实质上只有三年,最后一年的课程几乎成为摆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此也很无奈。学校和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人才,高校和教师应集中精力抓好人才培养,学生的就业工作应交给政府的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减轻高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沉重压力,以改变“就业率提高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8]9。抓教学、重管理,保证人才质量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

五、结语

据报道,2011年我国的GDP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当前,我国的外语专业人士虽已具有相当的数量,但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仍然十分紧缺[12]。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较为薄弱。此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严重制约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展开。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教书育人、输出人才的个人和单位,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设置的优化、管理体制改革等,积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外语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1]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

[2]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 -355.

[3]黄源深.思辨缺席[G]∥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2.

[4]何其莘.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

[5]曹进.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思维方式[EB/OL].中国教育在线网,2012-04-23.

[6]赵承.温家宝总理: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N].光明日报,2010-02-02.

[7]杨雯.大学生如何寻找独立的灵魂[N].中国学生健康报:大学生版,2010-04-09.

[8]何聪.就业怎成高校“一把手”工程[N].人民日报,2007-12-06.

[9]潘聪平,任敏.上课认真听是落伍?大学生公共课争抢“厚道”老师[N].中国青年报,2008-01-07.

[10]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

[11]岳建国.大学“宽进严出”是与世界惯例接轨[N].北京青年报,2006-10-11.

[12]张炳阳.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N].光明日报,2007-03-01.

Analytical Thinking Capacity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Cases Research in Japanese Majors

FANG Hai-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crucial to 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re bridges to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whose capabilities have direct impact on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Lack of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because of foreign languages course features,has drawn increasing concern and criticism in edu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language majors,therefore cultivating highly qualified talents for China's economy and culture development,our teachers and relative organizations in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push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courses setting 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eign language majors;analytical thinking capacity;weakness;cultivation

H369

A

1001-7836(2012)10-0175-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0.071

2012-04-19

2010年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qnjj1042);2012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2-08)

方海燕(1980-),女,海南临高人,讲师,硕士,从事日语教育及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