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形势和正确把握我国当前道德形势

2012-04-13 22:22王泽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形势道德

王泽应

论道德形势和正确把握我国当前道德形势

王泽应

道德形势是社会道德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总体展示,是诸种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的综合化呈现,也彰显和表征着社会的人心所向和忧患所系。围绕如何认识和把握道德形势,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道德乐观主义、道德悲观主义和道德达观主义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道德乐观主义者和辩证的道德进步主义者。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道德形势,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加以整体把握,注意区分“主流”与“支流”,理性看待“滑坡”与“爬坡”,在看到问题和危机的同时坚定信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开拓新局面,进入新境界,创造新业绩,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提供动力的支撑和价值的引导。

道德形势;主流;支流

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与探讨日益成为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热点、难点乃至焦点问题,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到一个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伦理道德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前进的关节点上,时代、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甚或环境保护,都无一不在凸显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一、道德形势的本质与特点

道德形势是社会道德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总体展示,是诸种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的综合化呈现,也彰显和表征着社会的人心所向和忧患所系。道德形势是判断社会文明和人的素质的重要指数,折射出一个社会的理性水平和秩序建构状况,是影响经济发展和政治整合的晴雨表。道德形势具有综合性、趋向性和变动性等多重属性,它内聚为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追求,外显为社会的道德风气、道德习惯和道德生活样式。道德形势是既定道德事实和道德行为的综合化体现,然而这些道德事实和道德行为又并不是静止或凝固不变的,在这些道德事实和道德行为中表达着人们的道德意愿和道德理想,故此道德形势是发展变化的,有其自身的趋向性和价值追求性。道德形势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发展状况本质上是可以调控和加以把握的,即便是不好的道德形势,在人类认识其危害性之后,只要共识的形成是强化和有力的,“挽狂澜于既倒”的可能性仍是比较大的。应某一道德形势之矫正所产生的“舍我其谁”的道德建设使命感也完全有可能形成另一新的道德形势,亦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挺身而出而倡言仁义并身体力行形成一种风气一样,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恰恰是在那时得以奠基并为后世所传扬的。

道德形势是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文化形势的道德化呈现,既受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文化形势的制约,也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文化形势发生影响。每一时代的道德形势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适合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的,是其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并且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服务,每个时代的人们对道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方式,并在具体的道德生活中赋予它具体的含义。道德形势既是统治阶级意志和愿望的反映,是社会主流的道德声音和被提倡的道德要求的综合化体现,同时被统治阶级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也以自己特有的道德行为实践作用于道德形势,为道德形势的生存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往往既终结旧的道德形势,又形成和发展起新的道德形势,推动着人类道德形态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形成着新的道德形势,产生着新的道德体系,无产阶级革命使无产阶级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道德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人们只有了解英法两国工人的钻研精神、求知欲望、道德毅力和对自己发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想象这个运动的合乎人道的崇高境界。”[1](290)[2](601)列宁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这个盛大节日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因为它标志着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摆脱了屈辱状态而进入自由的历史的创造性天地的精神胜利,萌生和兴起的是一种全新的道德形势。

一个社会和时代的道德形势常常借助于善恶正邪的较量表现出来,“道德生活是由各种悖论构成的,在这些悖论中善和恶交织在一起并相互转化”[3](26)。被确证为好的道德形势并不是没有恶,而是意味着善或先进的道德能够获得大量扩展和传播的机会,善良的人们总是能够看到社会发展的希望和人性闪烁的光芒,并乐于为先进的道德作动心忍性的奋斗求索;被确证为不好的道德形势也并不是没有善和正义的存在,而是腐朽乃至反动的道德得以泛滥,非道德甚或反道德现象大行其道,善良的人们遭遇着被打压、孤立乃至被扼杀的命运。当然,道德形势还有善恶胶着状态,或者说不好不坏的状况。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道德形势,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时代的道德形势是粹然纯一的,总是呈现出善恶杂陈、正邪交错的复杂情况,区别在于主流和趋势不同而已。古罗马帝国兴起时期道德形势具有蓬勃向上和风清气正的特点,而在其衰亡时期则呈现出醉生梦死和风气腐化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即便是在兴起时期也充斥着各种罪恶或败德,在衰亡时期亦不无良知的呐喊或善意的萌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道德堕落或退化时期,也是克己复礼、仁义伸张并奠定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基础的“轴心时期”。一般来说,新兴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在道德上总是生机勃勃和向善的,一旦政权巩固、天下太平,就开始停滞不前和走下坡路,发展到后来就成为道德保守主义和道德复古主义者,走向道德进步的反面或成为革命的对象。诚如魏征对唐太宗所说的,“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纵,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踪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衷,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4](418)。这种善始不能善终的现象贯穿整个阶级社会,在统治阶级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二、围绕如何认识道德形势而形成的三种观点

道德形势是现存的道德状况或道德现象的综合表现,同时又蕴含着其发展的趋向并制约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格局,故此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寄托着深度忧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伦理思想,都是在对道德形势予以深度研判和整体把握中萌生和孕育出来的。没有对道德形势的研判和把握,就不可能有真正深刻而颇具智慧的伦理思想。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容易使生活在这些时代和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形成不同的性格,人们怎样看各种品质,认为各种品质应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责备或称赞,也随国家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5](259)围绕如何认识或判定道德形势,历史上先后出现了道德乐观主义、道德悲观主义和道德达观主义等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和伦理学理论,表达着人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伦理学上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道德而言的,乐观主义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和道德追求,相信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抒写有价值的人生,同时也能促进人自身和社会的道德进步。悲观主义对人的生命价值和道德追求持否定态度,认为人和人类社会不可能走向真正的进步,只会越来越差,严重的悲观主义常常导向人生观上的虚无主义和厌世主义以及道德观上的退步主义。

道德乐观主义对道德形势特别是发展趋势持肯定的态度,相信人类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达致比较理想的进步状态,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即是这种观点的表述。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崇尚“孔颜乐处”,对人的道德进步性持一种比较肯定的观点,并认为只要加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体的道德修养,人就可以实现成人与成圣。程颐在《明道先生形状》中写道:“先生接物:辨而不间,感而能通。教人而人易从,怒人而人不怨,贤愚善恶咸得其心,狡伪者献其诚,暴慢者致其恭,闻风者诚服,听德者心醉。虽小人以趋向之异,顾于利害,时见排斥,退而省其私,未有不以先生为君子也。”这一段话是在褒奖程颢道德人格的风化力量,也是在说明即便是道德上的小人亦有心仪真正的道德高尚的地方,他们心灵深处也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道德认同。在欧洲,自16、17世纪始,进步主义和乐观主义逐渐在思想界占了上风,到19世纪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则达到了顶峰。19世纪对道德进步持乐观主义态度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类的道德状况将达到一个全新的状态,这是一个以大写字母P开头的特殊的进步(Progress)状态,人类道德的黄金时代不是在过去,它就在我们眼前或即将到来。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既是文明社会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自由和获得精神解放的历史。人类不断朝着观念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方向前进,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个性苏醒意味着人类道德的不断进步。进步是世界精神的无尽的动力和不可阻挡的目标指向。孔德认为,人类通过近代社会走向完善化并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无限前进的趋向,因此道德上的完善即便不会立即实现,也将是不可避免的。斯宾塞更强调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在逻辑上是确定无疑的”,人类的道德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个性自由与社会团结一步一步地逐渐融合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根据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的回忆,19世纪末的一代人“是被理想主义所迷惑的一代人,他们抱着乐观主义的幻想,以为人类的技术进步必然会使人类的道德得到同样的提高,认为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正沿着一条万无一失的平坦大道走向“最美好的世界”。

道德悲观主义对道德形势特别是恶的一面往往看得过于真切而对善的一面把握得不太整全,故每每限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无可奈何”之怨艾而不能自拔,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文明越发展,道德越堕落”即是这种观点的明证。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诗人赫西阿德就指出,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代衰颓或退化的过程,最初是黄金时代,人类生活在一种和睦温馨的社会里,继之而起的是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最后是黑铁时代,在黑铁时代,弱肉强食、诡谲奸诈、好勇斗狠和鲁莽灭裂是世界的主导性原则。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整个的进步过程看似一步步地朝着个体进化的方向演进,而实际上却是一步步地朝着种的衰颓的方向演变。财产的私有导致竞争与剥削现象的出现,相互计算的人际关系是滋生傲慢与嫉妒的温床。“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可是人类变得越来越坏了”,人类的灵魂正在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发展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就连海水每日的潮汐经常要受那些夜晚照临着我们的星球的运行所支配,也还比不上风尚与节操的命运之受科学与艺术进步的支配。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逝了,并且这一现象是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的。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带来的却是道德的退步,卢梭陷入了深深的悲观之中。历史学家戈宾诺在1840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可怜的国家正在重蹈罗马衰微的旧辙,我们正在失去道德活力。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东西了。”他在写给其姐姐的一封信中指出:“对于这个不再有灵魂的社会,我该是多么的绝望呵!”[6](54)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揭示了20世纪道德的退化与堕落,他指出“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无家可归成为人和世界的命运。在这里,人性成为地狱,而且这地狱根本不是通向天堂的必由之路,而是一个永远不可跨越的荒原,一场永远的劫难。过去在理性的预设下,西方处处从明确无疑的价值规范出发,现在却必须每天都去默默忍受生命本身的混乱、晦涩、不可理解,所谓被抛于此,既有且无,既如此又不能如此。生命的绝望、生命的荒谬、生命的悲剧成为现代人无法选择和拒绝的宿命。当代西方的道德悲观主义更强调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礼崩乐坏、人文理念匮乏的社会,许多人已经陷入道德堕落、人性缺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的道德悲观主义者,他在青年时代就服膺叔本华“生活不过是痛苦与无聊间的钟摆”的论说,并在研习哲学的过程中愈发感受到真善美的不可能,他说:“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在他看来,科学与人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智与情意,都有难以消解的紧张。个体生命的困惑,孤独的灵魂,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出发点,推动着他每天都在跟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告别。传统的世界在他的背后永远关上了大门,一切一切都已经轰然倒塌,千年来始终支撑着中国伦理学家的“德性”、“天性”、甚至“情性”也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之为我们,固然有所“凭”,我之为我,却根本无所“凭”。“试问何乡堪着我?欲求大道况多歧。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六月二十七日宿硖石》),于是,生命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一场心灵的地狱之旅,一种可怕的末日之感,神秘的悲剧情怀充斥于其中。

道德达观主义是一种对道德形势把握既不乐观也不悲观的观点,所谓达观实质是指对正反两方面即对道德上的善与恶、正与邪都能够有所把握和认识,在看到光明一面的同时对黑暗和问题亦有清醒的认识,在看到罪恶和败德一面的同时对善与正义亦有相当的信心,善恶俱分进化即是这种观点的基本信念。章太炎从《周易》阴阳对待、共生循环的发展观中,悟出“俱分进化”,即“善也进化,恶也进化”,批判了当时的进化论对进化采取的乐观主义态度。他指出:“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知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行,如魍魉之逐影,非有他也。”[7](386)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从社会是一个理性的整体的思想认识出发,强调指出“文明的进步并不是唯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还有许多力量,真正精神的、创造性的力量,而且是生活自身的力量……世界力量的秘密就存在于这诸种力量之间的互动与演替中,存在于它们的生命中,存在于它们的衰微与复兴中。”[6](84)在任何一个时代,希望与恐惧总是相互纠结,困难与机遇亦是相互依存。

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和辩证的道德进步主义者,并对道德进步发展的规律予以深刻的揭示,认为人类道德是一个通过善与恶的矛盾斗争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性与中断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相互交织辩证统一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进而改造人自身而使其不断前进的过程。统治阶级道德在它的上升时期可能表现相对的进步性,但到了没落时期进步性就丧失殆尽。道德堕落是一切剥削阶级在其衰落时期的特点。劳动人民正是在反对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了自己团结互助、英勇奋斗、前赴后继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一代一代地相继流传下来,成为人类道德发展的主流。劳动人民每一次反对腐朽势力的斗争“都带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8](528)。不管在剥削阶级那里道德如何堕落,在劳动人民那里总是可以发现真正高尚和纯洁的道德。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批判了卡莱尔的英雄崇拜等思想,认为解决社会的腐败与道德堕落问题,只有借助于工人阶级的觉醒及其斗争。他说:在英国,一切有教养的阶级都已日暮途穷,这些有教养的阶级对一切进步都置若罔闻。“只有大陆上的人们所不熟悉的那一部分英国人,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尽管他们粗野,尽管他们道德堕落。拯救英国要靠他们。”[9](497)表达了对英国无产阶级的无比崇敬。1845年5月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从经济上论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生活状况和道德面貌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恩格斯肯定并赞扬了逐渐形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团结互助、勤劳诚实、大公无私、富于反抗和斗争精神等高尚道德品质,认为这是人类道德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评价人的创造性的道德的发展时是乐观主义的:人可以成为比他现在无可比拟地崇高的人,可以达到最大的完善,获得新的、使他的生活充满崇高精神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作这样一些评价时又是现实主义的:人也可以无可救药地堕落下去,一直到毁灭的腐化、道德上的崩溃。[10](52-5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张对人和社会实行双重的改造,通过改造社会来改造人,通过改造人来改造社会,使其实现良性的互动式发展,但尤其强调个体应当既承担对自己的发展责任,又承担对社会的完善责任。马克思主义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的满足只能通过人自己的努力来达成的基本认识出发,坚持认为人的道德状况最终取决于人自己的信念、追求和努力,凸显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价值担当。因此,道德状况是人的行为堆垒或竞相叠加的产物,改变道德形势须从改变人自身入手。

三、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道德形势

科学而理性认识我国新时期公民道德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加以整体把握,注意区分“主流”与“支流”,正确看待“滑坡”与“爬坡”,在看到问题和危机的同时坚定信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开拓新局面,进入新境界,创造新业绩,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提供动力的支撑和价值的引导。

1.坚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新时期我国道德状况的“滑坡”与“爬坡”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曾因如何认识道德形势而出现过“滑坡”还是“爬坡”的争论。“滑坡”论较多地看到了社会不正之风蔓延、贪污腐败严重、黑暗势力上升、犯罪现象增多等情况,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道德形势总体上在“滑坡”,甚至正在走向“崩溃”。“爬坡论”则认为我国道德形势总体是在爬坡而不是“滑坡”,具体表现为人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中出现的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进取型”、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回归等变化。从长远看,这是新的、现代道德文明振兴的开始。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依然在认识我国当前道德形势中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主张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和看待现实的道德现象,将其置于历史的坐标系和发展链条中予以动态整体的考察,认为只有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善恶标准才能具有必然现实的评价标准的价值,而那些不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善恶标准则或迟或早要为新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善恶标准所代替。在人类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过程中,善恶总是一定经济关系的表现,人们以怎样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判断行为的善恶标准,并不是某种主观意向或道德意志的产物,而是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要求和利益关系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深刻论述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道德在善恶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新时期道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南。

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当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黄金机遇期和矛盾高发期竞相凸显的历史情境下,道德生活领域出现“滑坡”和“爬坡”的现象,实在是比较正常也不难理解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正确评价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形势,需要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着眼于实际状况的总体过程和发展趋势,才能深入地判断形势,准确地把握方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将其推向新的高度。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和制约。不是道德决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发展,决定着它的水平和高下。一个坏的社会经济关系,怎么也不会提升起好的社会道德水平;同样,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也决不会允许其道德水平长期跌落到它所允许的标准之下,它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改善其道德状况,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引起而且已经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积极方面而言,市场经济呼唤自由平等意识,彰显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并有重视个人价值,讲求开拓创新、注重效率、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这一切都在推动着社会的道德进步。就其消极面来说,市场经济通行的商品交换原则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蔓延,国家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削弱。可以说,市场经济在带来一定道德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道德滑坡。从邓小平开始,即已经意识到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面对市场经济在伦理道德上既有可能促进人的观念的解放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又有可能导致拜金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道德风险的两难问题,邓小平既没有把眼光投向过去,也没有把目光设定为对市场经济的跨越,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艰巨的但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邓小平看来,当代中国虽然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却不能绕过市场经济这一通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在伦理道德上的负面影响又有着高度的警觉,他决心不让道德的衰退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代价。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强调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并认为道德建设搞不上去,就有可能毁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内涵。之后,以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更加关注,不仅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而且从制度、实践和各个层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使我国的道德形势向着进步、健康和不断完善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约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开始了一场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换的伟大的历史性革命,成功牵引了一场世界现代化史上空前规模的经济社会转型。30多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现在不足2千万,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和追求质量转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不仅为伦理道德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确证着伦理道德的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是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和改革创新的结晶,闪烁着中国人民独特的智慧和创造性品质,折射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民族精神和道德价值的光辉。同时,这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也必然引发道德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新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不断产生,形成着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的尊严等观念的提出,注重民生幸福和社会公平的道德价值目标的确立,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人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自觉践行诚信规范蔚然成风,志愿者行为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特大事件中熠熠生辉,社会养老保险和助残体系的建立,个人利益和各种权利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得到普遍尊重和认同,中国人民的思想面貌、精神世界焕然一新,等等,都标志着我国道德发展的新进步。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真好和真幸福的观念日渐形成,愿意来中国学习、寻找工作和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过去那种出国后就不愿意回来的心理明显被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行为所取代,凡此种种,也无不确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新成就。

在看到我国公民道德趋向进步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和看到,我国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目前呈现出“高发”、“频发”以及“交错发”的迹象,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道德沉沦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民众道德麻木、道德冷漠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社会的奢侈之风、攀比之风、仇富心理、非理性化情绪日趋蔓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新旧杂陈、善恶纷争以及价值多元的纠结等复杂情况大量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地方和人身上还比较严重,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现象有增无减,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方面还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和解决。

形成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道德滑坡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讲,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而一些相关措施未能跟上、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未能彻底破除有一定的关系,与市场化的谋利趋向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的侵蚀渗透有直接的联系,与全社会范围的道德教育引导不够和效果不佳也有一定的关系。从主观方面讲,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失衡,理想、信念缺失,革命精神衰退,意志力薄弱或经不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密切相关。解决局部地区或行业的道德滑坡现象,需要我们从客观主观及其他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以抓经济建设的力度和重视程度来抓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抑制道德滑坡,促进全社会道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社会道德波动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中国当前表现出来的社会道德问题,并不意味着中国公民道德水平的整体下降。

认识道德滑坡,还应当区分“虚假的”道德滑坡和“真实的”道德滑坡。一些人把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和追求视为道德滑坡,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道德滑坡,而不是“真实的”道德滑坡。人们对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普遍关注并不是道德“滑坡”的代名词,毋宁说是一种道德的进步。对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普遍关注与道德滑坡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导致道德滑坡的实在是那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那种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和小集团私利的狭隘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我们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而不是否定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

二、坚持用辩证的方法认识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和“支流”

马克思主义主张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和对待事物,注重事物内部的联系和发展,反对那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形而上学认识或观点。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和形势,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方法把握趋势和全局,分清主流和支流,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考察中得出结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在内,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不能由于现今的某些社会腐败、诚信缺失,就断定我们全社会的道德败坏;它们毕竟只是在某些部门、某个领域的问题。更不能由于少数人麻木冷淡、见危不救而判定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因为这也只是极少数人的表现,代表不了全国人民的道德水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坚持全面地观察,在把握全局时,还必须分清树木和森林、主流和支流,不要从片面性的前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从主流上看,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呈现出向上和向善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富裕幸福的新的伟大革命。这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并走向振兴或崛起。人们创造新生活的能量空前释放,道德生活由忽视个人利益、价值和尊严到注重个人利益、价值和尊严,由独断论的统制道德向开放包容的主体道德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成为道德观念变革的思想认识基础,在多元中立主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为整合人们道德观念和形成价值共识的“拱心石”,知荣辱、讲诚信、重品行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践行,道德模范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道德精神支撑得到空前释放,在重特大事情或事件中爆发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令人感佩。对社会整体道德质量的更高标准,对国民道德素质的更高要求,对社会向善价值追求的更紧迫期待,对社会各色各样败德行为的更严厉谴责,都深刻揭示了全社会道德状况向善前进的大趋势。对人的正当利益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肯定、对人权的肯定;改革开放意识、进取竞争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谐包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的增长,无不是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步确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开拓创新、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珍惜时间、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凡此种种,都说明我国新时期道德进步是主流,道德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样永载史册。

从支流上看,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建设不理想、局部道德问题还比较严重等特点。道德缺失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一些单位和人物的道德缺失。如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和容易受到金钱腐蚀的领域,现有道德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人群发生了重大变化的领域即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领域,以及一些党政机关、商业企业和从农民到城市新市民,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的人到体制外的人等特殊人群。就存在的道德问题而言,主要有道德缺失、道德缺位、道德错位、道德失效等。道德缺失亦即缺乏足够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此即旧道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道德尚未建立起来,人们行为陷入一种道德无序状态,不知如何是好;道德缺位,即有道德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实施力量和健全的制度保障,道德实际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道德错位,即以道德解决不应是道德解决的问题,如一些不是道德的问题被纳入道德审判,一些主要不依道德解决的问题用道德来解决;道德失效,即虽有道德但道德已经没有足够的效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凡此种种,都说明我国道德建设的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加大建设力度,才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正确认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和“支流”,要求我们对“主流”和“支流”作统一整合观,既不因“主流”的把握而忽视“支流”,也不因“支流”的问题而否认“主流”,不因进步而忘乎所以进而陷入盲目乐观主义不能自拔,不因退步而失其信心进而跌入悲观虚无主义万念俱灰,应当超越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虚无主义的双重陷阱,坚定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或理性乐观主义的立场,既正视“浮云”又不为“浮云”遮蔽双眼,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既“立乎其大”又“不忘其小”,真正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断将道德进步推向新的境界和水平。

三、坚持从本质的高度认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涅槃”和“阵痛”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进步理论认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是在善恶矛盾中运行和发展的,表现为一个曲折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其中必然经历特有的“阵痛”或付出相应的“代价”,在阶级对立的私有制社会里尤其如此,在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也需做出自己的努力。借用佛教“涅槃”重生的话语来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进步也有自己的“破浪前行”,不经过努力或不付出任何代价的进步其实是十分罕见的。人类道德生活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善与恶、荣与辱、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邪恶等的冲突和斗争来表现和实现的,善恶荣辱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是促进新道德价值体系建立的推动力量。正是在善恶荣辱之间的冲突矛盾中,人们不断地反思和寻找适应新型生活方式的善恶荣辱标准和观念,使道德价值体系更加符合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对于善恶荣辱矛盾及其彼此之间的斗争,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合理的认识,不能简单地把善恶荣辱的矛盾与斗争看做是不道德的现象,将善恶荣辱的困惑与冲突视为道德危机的根源,而是应该去探索解决善恶荣辱之间冲突的途径,努力使善的方面战胜恶的方面,使荣誉的方面战胜耻辱的方面,不断提升社会道德的光明面。

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利益格局的重新建构,道德进步势必要在这一调整和建构中迈步前行,冀望在利益矛盾高发期的背景下进行道德建设不需要任何付出、努力或牺牲,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许多受到表彰的道德模范,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正是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练就,在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显现,其中不乏动心忍性的道德坚守,舍生忘死的挺身而出或奋不顾身、殚精竭虑的道德付出。化解利益矛盾,既需要政府和社会在政策和机制上作出部署和建构,也需要矛盾双方或多方实施必要的利益调节,总得要有人迈出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道德步伐,节制、宽容和奉献是化解利益矛盾所应有的德性品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从规范伦理和制度伦理上确立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解决好老实人和道德素质高的人总是吃亏甚至“流血还流泪”的现象,加快建立德福一致、好人有好报的道德奖赏机制,不断彰显社会伦理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也要从美德伦理和实践伦理上挺立起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理念,使老实人和道德素质高的人乐于奉献,甘愿吃亏,并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向上,争做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先锋。我们要从规范伦理和制度伦理方面解决基本的价值公平和社会的理性对待问题,从美德伦理和实践伦理方面解决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和个体人格完善的问题,使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规范伦理与具有先进性和崇高性的美德伦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攀越向上,促进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良性循环,推动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大发展。

公民道德建设是常做常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神圣伟大而又平凡普通的事业。加强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现代道德文明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指导,弘扬和光大博大悠久的民族伦理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伦理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思想认识、机制体制和措施方法等方面着力用功,我们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华民族伦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向前发展。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焕发礼仪之邦的青春活力,谱写新的道德文明的恢弘华章!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A].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 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A].列宁选集:第 1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别尔加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吴 兢.贞观政要·论慎终(王泽应点校)[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5]斯 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赫尔曼.文明衰落论[A].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与演变(张爱平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章太炎.俱分进化论[A].章太炎全集: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愚 生,重 耳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责任编校:文 建)

On Moral Situation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Moral Situation in China

WANG Ze-ying

Moral situation,as the sum of social mor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tate,is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of various moral behaviors and moral phenomena.It also demonstrates and represents the inclination of public sentiments and public concerns.Marxists are rational moral optimists and dialectical moral progressives.To grasp the current moral situation in China,we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Marxist Ethics and understand it from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mak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mainstream and branches and viewing decline and progress rationally.While recognizing problems and crises,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itizen moral construction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moral atmosphere and provide support and value guidanc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our nation.

moral situation;the mainstream and branches

王泽应,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猜你喜欢
形势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