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兵
(阿坝师专 计科系,四川 汶川637002)
专科院校创新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黄成兵
(阿坝师专 计科系,四川 汶川637002)
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大专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对现有培养模式和人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适合大专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培养模式;网络工程;专科院校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伴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企业和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网络人才进行网络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同时也特别需要高层次的网络架构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企业信息管理工程师等相关网络人才。高校是社会人才的主要培养地,所开设学科、专业和课程均与市场需求接轨。从2002年国家教育部设立了网络工程专业[1]开始,各地高校中网络工程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起来。而对于网络人才的培养,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如锐捷网络技术学院提出了RVPP人才培养理论体系[2],北大青鸟则提出用培训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专业熟练程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3]。同时,思科公司也通过在全国高校开设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来对网络人才进行培养。然而,专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在实践技能上达不到北大青鸟等的高要求,理论基础也不如本科院校学生雄厚。因此,在培养模式上更是模棱两可,没有适合自身及学生特点的培养模式。
伴随各高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好的培养思路和方法。本科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深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后劲强的特点,然而由于太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的研究,缺少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践操作能力上有所欠缺。因而学生往往需要进行校外实训或进行岗前培训后方能胜任工作,但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和拥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则更注重实训环节,大多高职院校以学生“理论够用,实践操作能力较强”[4]作为培养目标。因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毕业之后能够马上胜任本专业某个岗位工作,且薪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特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对处于两者之间的大专院校来说,则面临很多压力,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随着学校的发展,以前好多老的专科学校均已升格为本科,剩下不多的专科学校也大多有升本的想法,因而人才培养在模仿本科模式,但教学时间却只有三年,成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另一方面,有部分专科学校看到了高职院校的成功,因而又转向学习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师和办学体制上却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有行业背景,而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紧密联系,通过派遣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从企业聘请工程师到企业讲学,企业在学校开设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即可上岗,大受企业欢迎;但以上这些在专科院校中却很难做到,同时在引进新教师时仍大多遵循以往模式,即从一所学校毕业即到另一所学校任教,根本谈不上企业经历和行业背景。因而造成大专学校培养出来的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理论功底不深厚,专业动手能力不够强,难以就业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网络人才,我们需要寻找一条适合大专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5]。对于专科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构思:
2.1 树立新的专业理念
我们要改变专科学校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不够精深这一现状,树立一种“理论向本科看齐、实践向高职看齐”的新的专业理念,同时把一专多能作为培养目标,本着“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就业创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来对网络工程人才进行培养。想办法把原来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根据学生情况,分梯次、分小组、分方向和分目标进行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管理以及网络系统开发等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建设,能够立足于中小型网络组建等操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2 多渠道、多形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环节的培养。我系主要通过几个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1)按照由浅入深,不断深入的教学规律,构建了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见习、实习、实验、校内实践锻炼、网络课程设计、“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是我校自创的校内实训环节之一,用以训练和考察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网络工程专业四个一包括:一份工程项目报告、一份网络规划方案、一份网络课程设计、一份技能成果展示)、课内外创新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2)创设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建多个兴趣小组,系里指派指导教师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场所,定期进行学习交流、探讨专业知识或让大家共同帮忙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
(3)学生轮流参与系里实验室的组建、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同时利用学校校园网,组建网络工作小组,对校园网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了解整个校园网的组建及工作过程,帮助学校教师和学生解决日常网络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既深化了理论的学习,又解决了很多在实际操作中才会遇到的问题,使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4)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在本专业中组织一批比较优秀且有意于独立创业的学生成为创业中心成员,由创业中心面向校内和校外承接一些计算机相关项目,交由创业中心成员或系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这样提前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与市场需求接轨,提升了学生今后创业的能力。
(5)专题讲座。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学校专家和行业优秀教师、工程师、技术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市场及行业最新情况。
2.3 加强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市场
高校培养模式应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只有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参与和认同,才能确保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才能保证培训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我校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对学校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注入企业的建议,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并在校内形成一定的企业氛围,增强学生与企业人员的接触。同时把企业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进行实习操作,增加他们的实际感受,解决一些书本上没遇到过的问题。再者,学校组织专职教师利用署假到企业顶岗实习,专职教师通过在企业的锻炼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又同时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双方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互动,生产与学习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深受企业的欢迎。
3.1 优化课程结构
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时,我们参考了美国学者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标准“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6]。同时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整合课程内容,以模块化设置课程,使设计出的课程体系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7],做到理论够用且可提升,专业素质较好,实践技能够强。我校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素质教育及个性选修课程4个模块。课程主线将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类课程和JAVA程序设计开发两条主线进行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修与法律。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局域网组建、专业英语。
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TCP/IP协议、网络安全、智能大厦与综合布线、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Linux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关系数据库与sql、JAVA程序设计、J2EE、工程造价等。
素质教育及个性选修课程:三维动画制作、电子商务、网络办公系统开发、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3.2 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跟上技术及发展的需要,教师所教授的东西不应该是学生学后发现早已过时、一无所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坚持“新、精、实”的原则。“新”即教学内容是当前学科和行业需求前沿,教法上要有创新;“精”即讲授内容要突出精炼、精华,不需要太多无用的东西;“实”即所教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有实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自编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来尽量做到内容的精练和实用,有针对性,突出重点。
3.3 转变教师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上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框架式教学法[8]、项目式教学法[9]等教学方法。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向学生传输行业知识,讲解最新前沿技术,了解行业动态。同时,通过形式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两委会、创业中心、计算机协会、学生创业团队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创新性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学生周末大讲堂、科技文化周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
3.4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结合所授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笔试方式,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质量和技能为主,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例如采用项目答辩、现场综合实验、项目组现场施工等考核方式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考核。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平时成绩的积累和过程的考核,避免学生利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有关文献[10]中提出了“1+X”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使学生在获得“1”个学历的同时,具备获得“X”个技能认证证书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有关文献[11]针对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也提出了一种“3+1”的培养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分流培养,这些较好的培养经验我们都可以借鉴。针对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我们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社会认同度较高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CCNA”、“CCNP”等网络相关资格证书。
阿坝师专计科系从2004年开始招收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强,自学能力高,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普遍在成都周边大中小城市就业。据我校2010年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薪资普遍较高。
在专科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采用“就业驱动”,同时结合多种理论和实践的培养方法,培养出了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网络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吸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点并尽量避免其缺陷,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出一条适合专科院校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1]马素刚,谢晓燕,马睿翔.网络工程实用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9):1 -5.
[2]王春雁.职业技能院校要建人才培养价值体系[EB/OL].[2010 - 10 - 05].http://www.e - chinaedu.cn/ReadNews.asp?NewsID=1817.
[3]陈希.改革创新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3 -6.
[4]王凤鸣.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科技,2011,(5):31 -32.
[5]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7-148.
[7]姜腊林,易建勋,等.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68.
[8]石昌智,潘琼,李欢.高职高专安全工程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33-24.
[9]黄永慧,何小敏,程良伦,钟灵.浅谈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8 -19.
[10]陈晓龙,彭志平.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2):47-51.
[11]顾翔,王杰华.网络工程本科专业“3+1”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12):93 -96.
College Innovative Network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UANG Cheng-bing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Aba Teachers College,Wenchuan 637002,China)
Taking Aba Teachers College network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for example,according to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college network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l and the status quo of talents.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this paper builds a new model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lleges.
training mode;network engineering;colleges
G658.3
A
1001-7836(2012)05-0019-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5.008
2012-03-20
黄成兵(1980-),男,四川宜宾人,讲师,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