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2012-04-13 18:18罗祖文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宇宙建筑

罗祖文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阳 4 41053;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 南 2 50100)

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罗祖文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阳 4 41053;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 南 2 50100)

中国传统建筑“象法宇宙”,是为了与天地建立起同构对应关系,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审美诉求;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流。

传统建筑;宇宙;自然;中和

中国传统建筑是在“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影响下诞生的一种实用艺术,它超越了物质材料的制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态审美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它“象法宇宙”,与天地同构,祈望与天地和谐共生;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流。

一、“象法宇宙”的天地审美意识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最早是从建筑物的造型中衍生而来的。《淮南鸿烈·览冥训》中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在古人看来,“宇”是“宙”的空间存在方式,“宙”又是“宇”的存在依托,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这正如一座房子,单有“宇”还不能成为屋,只有同时有“宙”,才有屋的现实存在;如果抽调了“宙”(栋梁),房屋就会轰然坍塌。正是在此意义上,人们把宇宙等同于建筑,建筑也即为宇宙。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周易》中,建筑意为“大壮”卦,该卦下方四个阳爻相叠,象征房屋柱墙雄伟,上方两个阴爻相叠,象征房屋茅草荫蔽,整个卦象意为坚固的房屋立于苍穹大地之间,为人们避雨纳凉。《周易》对建筑(宇宙)图式及其意义的“道说”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后世先民们在建筑活动中,常将《周易》所描绘的宇宙图式作为自己规划设计、构图布局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建筑对宇宙图式的模拟与象征,“是要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立同构联系,以表达人们期望与天地和谐共存、获得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与祈愿”①。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或皇家宫殿,或民间庭院,或寺观庙宇,或园林陵墓,但在这众多建筑样式中,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宇宙的图案”。这种图案具体而言是对《易经》八卦图式的演绎与象征。在《易经》的先天八卦图式中,天(乾卦)在南,地(坤卦)在北,日(离卦)在东,月(坎卦)在西。为了追求天人和谐、国泰民安,中国古代都城及民居建筑都遵循八卦图式。例如,秦国都城咸阳,从城市布局到宫苑结构都有意仿照天象,整个城市规划看上去就是天地运行的一个缩影。又如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就带有先天八卦的烙印,它以皇城为中心,南设天安门,北设地安门;中央设紫禁城,紫禁城东为日精门,西为月华门,南为“午门”(属阳),北为“玄武门”(属阴),以对应八卦图式中乾、坤、离、坎卦。中国民居建筑亦是如此,它们遵循的是后天八卦方位: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乾西北。故儿子住所在东(震东为雷),女儿住所在西(兑西为女);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理念,四合院大门本应处于外墙的中间位置,但古人常将它设于东南隅,这是因为巽位处东南,离火而雷震,是吉位,如此可以预兆家族的兴旺发达。

中国传统建筑除在布局、方位、名称等方面遵照“宇宙图案”外,还以“象”、“数”的方式象征宇宙。“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为了达到对宇宙玄机的体悟,中国古人以建筑的造型(象)来象征宇宙。比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圜丘、皇穹宇的外墙平面均为方形,内墙为圆形,这是对“天圆地方”宇宙观念的一种表达。“数”也是中国古人“象法宇宙”的一种方式,他们将一、三、五、七、九等奇数视为阳数(天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视为阴数(地数)。中国古塔多为奇数层、偶数边,其构思正出自对阴阳宇宙观的理解。天在上,地在下,故古塔向高空发展用“天数”(奇数),在地面展开用“地数”(偶数)。这种数字模拟充分体现了天生地成、天地合一的宇宙观念,也反映了先民对“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孟子》)境界的追求。又如“九五”,在《周易·乾卦》中是最美妙、最吉利的帝王卦位,所谓“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古代帝王为了彰显“九五之尊”,其祭祀、居住的建筑均遵循“九”数的规律。如北京天坛的“太极石”周围有九扇石板组成,外围依次是十八块、二十七块……最后直到八十一块。明清北京城从外城南门到紫禁城太和殿,一共要经过九座高大的门楼,其中五座为皇城和紫禁城的门楼,这也是为了符合乾卦的“九五”之义。

五行说由后天八卦图式演化而来,它将世界所有事物都归属到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中。在天上,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在地上,它们分别对应着东、南、中、西、北五种方位;同时,它还对应着人的“肝、心、脾、肺、肾”五种器官以及“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等,由此形成了一个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宇宙图景。在古人看来,这种宇宙景观既是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总结,同时也是社会人事行为的指示。故“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不违,而况乎人乎”(《易传·文言传》)。既如此,作为人类栖居之所的建筑就应该顺乎天意、象天法地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建筑一般依照五行图式进行选址、规划和营造。如中国理想的建造之地是后有主山,左右有护山,前有池河之水与案山,这是为了与南方的朱雀火、北方的玄武水、东方的青龙木和西方的白虎金相对应。对此,英国学者李约瑟不无感概地说:“作为这一东方民族群体的‘人’无论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分散于乡野田园中的民居,一律常常体现出一种关于‘宇宙图景’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时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①Joseph Needham,Science & C ivil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p.15.

二、融于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审美智慧

“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中西方文化都有所认识。但西方文化在主客二分哲学思维的影响下,一般将自然视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客体,对之采取俯视、征服的态度,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影响下,将自然视为一个与人同气相吸、和谐共生的生命体。这种不同的自然观在中西传统建筑中均有所体现。西方传统建筑在平面设计、空间安排时并非不考虑自然环境对人类及建筑空间质量的影响,但它常把自然环境分割为不同的成分要素予以考虑,当周边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发生矛盾冲突时,自然必须为建筑让路。而中国传统建筑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以融入自然为前提。对此,《黄帝宅经》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从这个拟人的比喻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个供人居住的场所,更在于它是自然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人看来,房屋不是人与自然的屏障,而是人与自然同命共生的有机体。因此,建筑的功能与意义要服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所谓:“工不曰人而曰天,务全其自然之势,其无违于环护之妙。”(《管氏地理指蒙》)

中国传统建筑为了做到与自然相融相洽,一般会迎合山川体势,立足于山水之宜。“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管子·乘马篇》)。鉴于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众多山脉、河流东西走向的格局,中国传统建筑在基址选择上坚持“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原则。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封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岗阜左辅右弼山,山上要保持丰茂的植被;前面要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流(村镇、城市);水的对面还要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后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轴线是其他方向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而且具备一定的坡度。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②http://wenku.baidu.com/view/bf935e235901020207409c54.html.不难看出,符合这样条件的自然环境和空间的确有利于藏风聚气,形成良好的生态与小气候。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体,院子是露天的,植有花草树木,四周的房子以一扇大面积的门窗隔扇相通联。可以想见,在这种格局中,生活在庭院中的每一个人,即使不出户门,也能感受到四季花木的更迭、晴雨晨昏的变化。这一点迥异于西方历史上的“内庭式”建筑,西方“内廷式”建筑也植有花草树木,但花草树木多为人工盆景,其在庭院中只是附属的点缀;从结构看,“内廷式”建筑均围绕“内庭”的中心点而展开,四周房屋单一连续,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外部自然完全被割离开来。这种结构实是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映,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排挤与凌驾。正如王慰所说:“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化组合布局虽相似于西方的内庭式布局,但在宇宙图式上有所区别:西方建筑中的宇宙图式突出一个内部性的几何空间中心或端点,人类要占据这个中心或趋向端点;中国建筑的场所性质,则表达人类随时处于宇宙图式化的自然关系与作用之中。”①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再从空间界面看,西方“内庭”式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几何体,而中国的庭院式建筑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建筑单体所构成,这些单体之间错落有致,或高或低,似断非断,这种间断性界面有利于外部自然之气的灌注,有利于外部美景的映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亲和“对话”。

在对待自然这一问题上,中西方园林艺术亦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园林艺术在理性主义思维的影响下,往往通过人为的几何形式来整饬自然要素的形态,其园内的植坛被整理成绣花式样,园林中的树木被修剪成动物或器物的各种形状,园内的水流被造成人工喷泉或人工瀑布等。而中国的园林在“道法自然”哲学的影响下,其园内的山石灵泉、花草树木,一如自然中所见所是,它“虽由人作”,但“宛自天开”。在西方园林中,高大的宫殿往往位于园林轴线尽端或起点,控制着园林,园林中的林荫大道排列得整齐有致。而中国的园林艺术,一般有“三分水,二分竹(泛指花草树木),一分屋”之说,它常把亭台楼榭融于山水之中,使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呈现浑然一体的状态。

三、以“中”为轴,以“和”为旨归的审美理想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中”,原为古代的一种测天仪。卜辞有“立中,允亾风”②罗振玉:《殷墟书契续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版,第4页。之说。从“中”字的象形看,一根垂直长杆“︳”立于一个方框的中央便成为“中”,意为为了求得观测日影与风向之准确性,必须将长杆形“︳”放在一个相对中正的位置上。由此可见,“中”字的原义与天地方位相关。后来,这种尚“中”的空间意识渗入了中华文化的灵魂之中,成为中国人惯常的审美倾向。《周易》有所谓“在师中,吉,无咎”、“中行独复”、“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等蕴涵“中”之意识的爻辞。《周易大传》有所谓“中正”、“时中”、“中道”、“中行”、“中节”、“大中”、“文中”、“中无尤”、“中不自乱”等的说法。据统计,《周易》六十四卦中有过半数的“传部”内容涉及“中”字。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学将之发展为“中庸”、“中和”的美学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中庸》)在中国先民看来,“天文”、“地文”、“人文”都不能离“中”而“立”,只有牢牢把握了“中”,“天”、“地”、“人”三者才能合而为一。

持“中”而“立”的文化审美意识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中,便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平面布局上严格持守“中轴”观念。这一点在中国皇宫殿堂、民间庭院、佛家坛庙上均可见出。据考证,我国晚夏时期的建筑文化中就已渗透了中轴线的文化观念,如河南二里头晚夏时期的一座宫殿台基遗址就已具备了中轴意识。该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一圈柱子洞围于基座四周,其柱洞数南北两边各九,东西两边各为四,间距三点八米,呈东西、南北对称排列之势。其“中轴线”处在南北两边第五柱洞上,且与宫殿遗址东西两侧为四的柱洞线平行。它的布局严谨,基本具备了后世宫殿建筑的一些特点。又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其主题建筑沿着一条长达七点五公里长的中轴线而展开,南端为永定门,北端为地安门和钟鼓楼,其间的重要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午门、端门等均穿越中轴线而呈纵直排列,东西六宫、东西五所等众多辅助性院落则沿“中轴线”呈两两对称之势。皇家宫殿如此,民间庭院亦然。中国民间四合院的平面布局一般为矩形,四周围以高墙,群体组合大致对称。无论是“庭院深深深几许”还是“侯门深似海”,中国四合院的主题建筑正房、厅、垂花门必须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更为有趣的是,寺庙这种外来文化建筑进入中国后,也被中国人改造得具有了中轴意识。梁思成说:“我国寺庙建筑,无论在平面上、布置上或殿屋之结构上,宫殿住宅等要素无显异之区别。盖均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缀以廊屋为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对左右交轴线,则往往被忽略。……故宫殿、寺庙、规模之大者,胥在中轴线之上增加庭院进数,其平面成为前后极长而东西狭小之状。其左右若有所增进,则往往别加中轴线一道与原中轴线平行,两者之间,并无图案上关系,可各不相关焉。”①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版,第239页。

中国传统建筑以“中”为轴是封建伦理礼序的一种反映。在皇家宫殿中,以“中”为轴的平面布局是朝廷为前,宫寝于后,文华卫左,武英护右;而在四合院的布局中,则是北屋处正中,两厢次之,倒座为宾。这两种平面布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王者或家长居中,他们居中,是因为“中”是空间中的最佳方位,有利于实现“和”的审美理想。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中”与“和”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和”是矛盾各方的对立统一,它是一种形态与机制,而“中”则是实现“和”的一种正确原则与方法,所谓“理善莫过于中,中则无不正者”(《二程集·粹言》)。在皇家宫苑中,王宫居中,意味着正对天极,替天行道,在“王者”看来,居于东西南北之中方能显示自己的至尊之位,也有利于自己“以绥四方”;在“被治者”看来,“王者”居中必能光明正大,“中立不倚”。于是,君王与臣民之间各安其位、和谐相处。而在四合院住宅中,家长住“中”北屋,晚辈住东西厢房则既能体现家长的权威,也有利于实现父慈子孝、弟兄悌睦的家庭伦理。因此,以“中”为轴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间庭院均能满足封建礼制的需要,实现君臣、血亲家族之间的伦理和谐。其次,“中轴线”的建筑布局模式具有一种视觉上的和谐节奏感。在通常情况下,“中轴线”两边房屋、门窗、廊柱呈对称之势,如按一柱一窗的对称排列法,这恰似音乐韵律中的2∕4拍,若是一柱二窗的排列法,这就是圆舞曲中3∕4拍了,若是一柱三窗的排列法,那就是4∕4拍了。和谐的视觉节奏能给审美主体带来优美宁静的情感愉悦,陶冶出“中行”、“中节”的君子。

四、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流

J05

A

1003-4145[2012]04-0055-04

2012-02-06

罗祖文(1974—),男,汉族,襄樊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何以用木为结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建筑学家刘致平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说:“我国最早的发祥地区——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石,所以石建筑甚少。”②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版,第22页。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中国南方多山石,却仍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况且对于这种木石分布不均的情况,皇权政府可以组织人力搬运。如阿房宫在陕西咸阳,建筑材料却是从四川运去的。有的学者从社会经济状况的角度去解释,建筑师徐敬直在他的英文本《中国建筑》中说:“因为人民的生计基本上依靠农业,经济水平很低,因此尽管木结构房屋很易燃烧,二十多个世纪来仍然极力保留作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③Gin Djih Su.,Chinese Architecture,Past and Contemporary,Hong Kong:Hong Kong press,1964,p.47.这一观点也难以服人。唐宋时期的中国经济状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木结构建筑仍一统天下。英国学者李约瑟则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探讨土木结构的成因,他认为中国古代采用木结构是因为缺少可以随意驱动的自由民。这一观点也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巍峨的万里长城及秦国都城雍城采用的就是砖石结构。然而,在漫长的建筑历史实践中,中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木结构,这一点我们只能从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上去探寻。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在于,一个以“神”为中心,另一个以“人”为中心。“神”是西方人的膜拜对象,但它在遥远的天国彼岸。为了表达对神的虔诚与敬意,西方的教堂与神庙就只有两种选择:一则追求建筑的永恒性,一则追求建筑体量的高大性。而在土、木、石这三种建材中,石头最为质硬、耐久,它既可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性的追求,又能解决建筑向高空发展的技术难题。正因此,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在非洲、亚洲的印度以及欧洲,产生了一些诸如金字塔之类的“巨石建筑”。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它追求世俗理性精神。中国古人从没把建筑视为永恒的东西。梁思成说:“中国建筑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故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④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故房屋旧了可以重修,城市毁了可以重建,而木材质轻、短小,便于加工,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建造计划。其次,木结构房屋体量较小,匍匐于大地,与人体比例适宜也契合中国人的生命美学精神。因为“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弗为,适中而已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在古人看来,适形的中国传统建筑有利于自然生气的运行,有利于居住者生命的健康。

如从民族的审美心理来考究,也能找到中国使用木结构的缘由。石材一般是青色,为冷色调,明度低而显得生硬。这种质料契合西方人尚崇高、重理性的审美倾向,而木材为灰色,暖色调,明度高,能给人熟软温暖的感觉,它契合中国人崇尚优美的审美情趣。如建一座亭子,用石材建造,显得冷峻典雅,用木材建造,则显得温情脉脉。其次,中国古人对“木材”的眷恋还是对大地生命之气的钟爱与执著。中华

猜你喜欢
宇宙建筑
元宇宙之战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宇宙像个甜甜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宇宙第一群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这宇宙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