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智者鲁迅

2012-04-13 17:22
关键词:子君阿Q鲁迅

陈 静 媛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

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同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缺少了鲁迅,中国现代文化便缺少了一位航线的领路人。他的思想是深邃、伟大的,他看问题的眼光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与深度是同时代同侪们无人能及的,他犹如一个巨人站在峰顶,审视着世间百态,洞察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1 以质疑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鲁迅通过他的作品,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甚至有些麻木的生活,从而重新获得体验和想象。在大家看来很熟悉很普通的人或事,经过鲁迅的笔触就不一样了,浮现了本质,变得清晰了,变得沉重了。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灿烂的文化足以令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鲁迅却另辟蹊径,站在历史的背后,以冷峻的目光默默地思索着。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狂人”之眼发现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骄傲的历史竟然到处都写满了“吃人”。鲁迅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揭露整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这个从“先秦”到“五四”时的全部历史竟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最后借‘狂人“之口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能如此深刻、如此尖锐地揭示过传统封建思想的本质。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为什么写《狂人日记》?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他说自己重视这发现,而知者尚寥寥也。

鲁迅写小说的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鲁迅勾画国民的灵魂是相当深刻的,在他犀利的笔下,国民的劣根性被揭示出来。这一点在《阿Q正传》中同样有很好的体现。作者借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揭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描述了阿Q的苦难经历和悲惨的命运,以及他愚昧麻木、可悲可笑的精神状态。阿Q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对耻笑自己的人反唇相讥“你还不配!”阿Q无论遭到什么失败,受到什么侮辱,总能有自解自嘲的办法来安慰自己,被别人打了还会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正是通过典型人物的带有标志意义的语言、行为乃至思想的描画、剖析,鲁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2 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深层反思

在“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热潮中,鲁迅对女性解放问题有着更切实深入的思考。一方面他看到了女性自身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因袭,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传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多重围困。

在鲁迅作品《伤逝》中,子君是受到个性解放思想的感召而觉醒的知识女性,她反抗的光辉顶点就是发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人”的呼唤。她不顾一切地和爱人生活在一起,在当时,那可是对封建束缚强烈的反叛。与祥林嫂、爱姑比起来,子君反抗的进步性在于她的反抗已从自发上升到自觉,她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她拿起了个性主义的思想武器,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幸福,要求婚姻自主。当然,她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五四”青年一样,不可避免地犯些错误,他们并未将这反封建、反传统的理性觉悟内化到心理深层中去,使之成为她的行为价值规范。无畏的子君,在与心爱的人同居后很快地沉溺到柴米油盐、养鸡喂狗、家长里短等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去了。她理所当然地顺应了千百年来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给妇女设置的“女主内”的价值定位,接受了消极被动、依附男人的女性意识,过上了寄生生活。而在一系列的人生变故面前,她以丈夫、爱情、家庭三位一体建立起来的乌托邦世界毁灭了,心爱的人抛弃了她,她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在《伤逝》中,鲁迅用深沉的理性眼光剖析了子君悲剧命运生成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以及她自身的原因,从而得出,悲剧的根源在于子君思想中因袭的传统重负和封建奴性。因为没有挣脱传统,子君式的“五四”时代女性在行为举止以及观念表层上虽然坦然接受了现代文明的馈赠,并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但是,这种新观念往往与她们的深层传统意识相嫁接,并会逐渐显现出她们遵循传统的实质。

贞操论和节烈观是压抑女性的一座大山,女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去除这座大山。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和社会复辟势力顽固地以传统道德礼法约束女性,宣扬女子节烈,这是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种具体体现。鲁迅作品《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一个受节烈之苦的女子,她守寡之后不能对生活有所期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明天和孩子身上。《祝福》中的祥林嫂,尊崇“一女不嫁二夫”的古训,在封建势力为其构筑的藩篱中撞得头破血流,最终节烈失败,还要忍受“鲁四老爷”这一类封建君子的歧视和世人的嘲笑。

其实说到底,女性得不到解放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传统的强大力量和没有经济权。这力量首先体现在女性与家庭的对立上。在《伤逝》中子君走出来了便回不去。她和她的叔父闹翻,“和她的叔子,她早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叔父代表的就是传统道德。尽管为了爱情,子君非常的勇敢,她也有平等意识,两人置备新家的时候“不加入一点股份去,她是不舒服的”,但是,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置办家具的时候“还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失去了家庭和爱人的依靠,子君一个人就根本无法生活。封建传统思想还体现在子君的思想上。子君对封建社会的反叛是不彻底的,传统的“贤妻良母”思想依然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但是事实上,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妇女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就是一句空话。

3 绝望的抗争

相信每一个读者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都会深深感受到他灵魂深处的那种孤寂。鲁迅是寂寞的,他将一声声的叹息与一丝丝的悲哀都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

鲁迅最初的愿望是当医生,“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越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正是因为如此,鲁迅将最初创办的杂志取名为“新生”,即新的生命之意。可是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学的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回应。鲁迅之所以写《呐喊》,其目的是“启蒙”,但是他发现收效甚微,由于“国民性”本身的障碍,以及“大多数人不识字”等原因,加之“五四”运动热潮很快退去,新文化阵营也随之分化得无影无踪,面对沉闷的社会现实,他感到异常苦闷。“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鲁迅当时苦闷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将第二部小说集取名为《彷徨》的主要原因。

在小说《药》中,华老栓为儿子华小栓治痨病的“药”(人血馒头)竟然是欲拯救国民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这是何等的悲哀!鲁迅还将其一篇杂文取名为《起死》,意为“没有回生的余地”。鲁迅曾将中国群众称作永远的“戏剧的看客”。从中可以窥探那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与绝望之心。

作为一位先知的知识分子,鲁迅的作品中弥漫着永久的悲哀。因此,阅读鲁迅的作品可能会觉得很累,很沉重,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吧。鲁迅的反抗绝望是植根于他的自由思想的,这也正是他的自由观。鲁迅的自由思想构成极其庞杂,既有西方的启蒙学说和人道主义思想,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侠”精神,甚至还兼有佛家的解脱和无畏。鲁迅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把他认识到的所有无论如何残酷的真相都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的面前,逼得你无路可逃,让你不得不重新打量你自己,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因此说,鲁迅给人的永远不是获得智慧之后的惬意,而是看到真实的缺陷后产生的痛苦和警醒;不是跳出蒙昧而产生的救世主般的自足,而是陷入永远存在的矛盾而产生的焦虑;不是得到药方而产生的快意,而是为苦寻产出救之方而激发的抗争和苦苦的思索。

4 结语

鲁迅,一个独异的精神个体。他的意义不在于给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屏障,他是在对无限的消解中,担当起作为“中间物”的意义。他是一个苦渡者,一个介于神界和俗界的苦渡者,他要成为自己,就要不停地抽打自己,不停地啃噬那个沉旧朽腐的内心。一切个体,要走向新生,都要接受这种蜕变带来的痛苦,而这正是智者所必然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王锦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4]鲁迅经典作品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子君阿Q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阿Q和老A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鲁迅《自嘲》句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子君的错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子君的恨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