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芳,隋慧娟
(1.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15008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翻译中的归化异化
黄 芳1,隋慧娟2
(1.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15008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之一。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以对等理论视角对归化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审视,以求得翻译中归化异化的新应用。
归化;异化;文化传播;翻译
人类自有翻译活动开始,就有直译和意译之争。近些年来,翻译研究逐渐转向文化间的比较。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归化是指尽量将译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将作者引向读者;异化是指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异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两难选择,因而一篇译作也必然会出现归化或异化的倾向。当人们按照归化异化策略进行两种语言之间、文化之间交流时,出现了翻译中不可克服的障碍,异化还是归化,异化多一点还是归化多一点,给译者留下很多困惑和疑窦。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的论争一直在继续。本文尝试对归化、异化进行界定,研究各语篇翻译中这两种翻译策略之间的互补关系,明确提出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文学翻译原则,对文学翻译实践和文化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中西翻译史上,都有关于翻译策略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在中国,佛经翻译时代,道安主张译“质”,实际上是主张异化;鸠摩罗什主张译“文”,实际上是主张归化。三十年代鲁迅与赵景深的“宁信而不顺”与“宁顺而不信”之争,后来的“神似”与“形似”之争,又提到过“归化”和“洋化”。实际上也是归化与异化之争。在西方,奈达提出“动态对等”的翻译观,主张归化翻译。韦努蒂提出“抵抗式翻译”的策略,主张异化翻译[1]。他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文语文化”;异化法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2]。近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努力将西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运用于理论和实践之中,有的文章高屋建瓴,从文化的角度对直和意作出概括,还有的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但归化和异化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等同于直与意,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研究的发展。西方学者讨论的归化与异化这一对术语并非是互补的,而是相互排斥的。美国学者Venuti在讨论异化时,对归化的策略作出了描述:遵守目标语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从而达到让语篇符合本土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的需求。在长期以来的争论中,人们试图得出“归化优于异化”或者是“异化优于归化”的结论。
尽管中西方翻译界中存在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这两种相互排斥的观点,但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两者不能相互替代。若这两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协调运用,相互补充,则相得益彰,既能加速跨文化交际,也能消除读者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还能充分领略其他民族独特的文化风采。在研究归化与异化过程中不应盲目跟随韦努蒂西方翻译家的翻译策略,应在翻译过程中灵活应用异化。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策略的研究,指导我们在翻译中应将异化和归化辩证地统一起来。异化和归化时,都应把握住尺度,不能走向极端,否则,异化过度就成了“死译”,归化过度就成了“乱译”。在异化过程中应有适当的归化,尽量做到译文文字通顺、表达自如,同时又能介绍异域文化,吸收异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反过来,在归化过程中也应有适当的异化,译者可以尽量保留和在现源语文化,从源语中吸收新词汇和表达方式,这样既丰富了目的语的内容,又达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因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应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创作出成功、合格的译文,才能担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并不是所有的语篇都可以同时应用两种翻译方法,由于翻译的目地和对象的不同,译者就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异化和归化策略的讨论如何能同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紧一些,我们不仅要从传统的理论上考虑,还要从跨学科角度去考虑理论的建构,唯有如此,我们的研究才能不断保持勃勃生机,从而更好地解决我们在日常翻译当中遇到的问题。
奈达认为,一般意义上翻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分析、转移和重组(analysis,transfer,and reconstruct),即首先分析原作语言的信息,将其剖析成结构上最简单明了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转移,然后再重新组织成正常的译作语言。分析阶段包括三个方面,即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语义单位的外延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和语义单位的内涵值。转移阶段:将事件名词从一种语言转移成另一种语言时,一般先将它转换成动词形式;同理,通常先将抽象名词转换成形容词和副词。奈达认为,在将表层结构的各种表达形式转换成核心结构时,产生了四种基本的结构单位,即事物单位(thing)、事件单位(event)、抽象单位(abstract)和表示关系的单位(relation)。另外,奈达提出了限制和确立词汇单位在特定上下文含义的方法,即通过句法结构限定词义,以及通过语义结构辨别含义[3]。词义相近的关系有三种,即邻近关系、内涵关系和重迭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和制约译者策略选择的因素,对原语语言进行分析时,不能局限于研究语言单位间的句法关系和这些语言单位的外延意义,文体风格在传达信息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转移阶段,奈达就语言的意义非对应现象——喻体差异、喻体缺省、语义缺省等现象提出了翻译对策。翻译时应注意内涵结构和外延结构,为此奈达提出了转移外延内容的三种方法:全新组合、分解组合和综合组合[4]。
在长期以来的争论中,人们试图得出“归化优于异化”或者是“异化优于归化”的结论。实际上,归化和异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归化和异化,都有各自优势,也各有各的缺陷。因此,我们不应把二者割裂看待,而应有机结合起来。
成功的翻译既离不开归化,也离不开异化。影响和制约翻译策略的因素。具体而言包括许多,其中主要有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它们影响译者在翻译之前决定采用哪种策略。本文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的比较研究,指出了两个译本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总体倾向,同时也考察了具体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归化或异化策略其实都是一种翻译手段,他们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对立统一,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还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应根据在翻译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包容度、文学作品、作家、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效果、民族的思维习惯和不同文化的趋同程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那么,怎样决定翻译一篇文学作品时归化法和异化法的取舍呢?在翻译过程中,不管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是形似还是神似,是紧扣原文还是进行再创作,译者都应该在具体情况下分析具体应用方式,有机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功能,在翻译中相得益彰,辩证统一,使翻译在文化传播中更具特色。
[1]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ng in Translation
HUANG Fang1,SUI Hui-juan2
(1.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1,China;2.Heilongjiang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There exists a long-lasting controversy in translation field,that is,the debate between the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 strategy refers to the target-language-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in which expressions acceptabl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re exploited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nslated texts intelligible and suitable for the target text readers.Foreignization strategy refers to the soure-language-culture-oriented translation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original text in order to keep the exotic colo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quivalence Theory in order to seek new application of them in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cultural transmission;translation
H059
A
1001-7836(2012)01-0144-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1.056
2011-12-07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对等理论影响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研究与实践》结题论文(项目主持人:黄芳),项目起止日期:2012—2013
黄芳(1981-),女,江苏昆山人,讲师,硕士;隋慧娟(1954-),女,山东莱阳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