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建设

2012-04-13 17:15高新芝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文化

高新芝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建设

高新芝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重视德育则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本质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卓有成效地抓好高校德育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也是张扬大学生个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在分析高校当前德育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化;高校德育建设;措施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而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要靠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培养文化自觉有着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谈文化就应谈到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这五个方面。“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韩愈这句名言可以做个新的解释,“授业”就是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来解惑,“解惑”就是启迪思维、展示方法,通过启迪思维、展示方法来把握原则和升华精神,这就是“传道”。

二、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曾对浙江省的大学德育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虽有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1.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在逐渐衰弱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确立信仰和树立理想的发展阶段,其信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成熟的一面。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谈理想、淡化政治信仰,不愿为事业而献身,这种信仰世俗化的消极影响已经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削弱了信仰的坚定性。

从外部来说,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是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的主要外因。当代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而这种经济体制与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原则有着必然联系。个人主义也往往主要被解释为倡导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和能动性、保障人的自由和尊严,以此实现个人的价值。“世界是地狱,欲望是罪恶的源泉,人们在苦难中,穷于维持和肯定自己的生存,就会产生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残暴和自私,牺牲或否定他人的生存,所以利己主义是必然的。”[1]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倾向不仅还很有市场,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泛滥成灾。

人总是社会的人,环境的人。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学生深受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洗礼。由于变革中的社会节奏加快,出现了许多人们无法把握的不确定因素,如贪污腐败、功利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于是有些大学生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很容易把自己无法扭转和无法解释的因素都归于命运。

从内部来说,党团活动和常规性的政治学习等已有的德育教育途径,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要求。“学校长期以来在实践上甚至在理论上更被认为其作用是与当时的社会需要一致,同时更经常落后于这些需要,几乎从未超越这些需要。”[2]传统德育的有些方面与当今现实的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德育理论与德育实效相脱离。德育较多地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体系,基本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学生的思想统一、行为统一、步调统一,甚至理想信念统一当作德育的基本目标,如果道德丧失了其积极的个人功能,不能使人获得幸福和实现自我,反而成为一种纯粹束缚人的精神发展的枷锁时,那么道德的社会功能也就会完全丧失。

其次,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本科生生源、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率、学生外语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德育在大学的全盘工作中严重失位,遭到冷淡和排挤。这些数字化的评估指标反映了大学水平评估的“知识取向”,导致大学逐渐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严重失衡,诚如鲁洁教授所言:“在社会泛起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浪潮中,当社会道德从根本上被挖空时,学校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互同流、推波助澜中,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酿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机。”

再次,注重高校发展战略,忽视挫折教育。高校发展,大力倡导人才强校,对学生德育培养、挫折教育有所忽视。大学生不是天之骄子,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部分大学生上学难,吃穿难,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同时目前高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淘汰制度、弹性学制等制度以及英语、计算机过级考试等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高校扩招以来,很多大学生既急于毕业,又害怕毕业,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产生了择业恐惧感,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感、压抑感长久得不到消解,也造成了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困惑。

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行为规范的影响

网络技术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其创新、时效和竞争的现代观念已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网络生活更让大学生形成了多元化观念,有利于他们发展个性,完善自我,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思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量大、快速、隐匿等特征,给高校德育工作的技术防范设置了重重障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法规效能偏低,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网络信息的虚拟化、综合化特征,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淡化;其次,感情世界的空虚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甚至成了“网络黑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3]。

三、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实践

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自识、文化对话、文化融通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教育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其内在指向,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即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教育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主要靠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文化知识的引领。教育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组织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发生“临界震荡”,但道德从来都应该是高尚人生的追求,而且道德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外部环境来促进和推动,我们的学校不缺少道德观念,缺少的是如何为这些道德观念提供有力的后援,道德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为此,笔者认为:

1.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公益教育途径

我国高校德育建设应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重视公益教育,应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古人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明志”的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应该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服务于社会,报效于社会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深刻公益观念——“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以及当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成为主流价值观。所以,大学生公益教育应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为此,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应当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比重,使传统文化与校园德育相结合。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主观等特点,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同时,优秀文化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陶。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到每一个人,这就扩大了高校德育的影响,使其作用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实现。

2.德育建设中应包括科技伦理教育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的影响,也包括对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树立起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必然会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责任感,形成新时期科技工作者的创新道德品质。科技伦理不仅仅能激发创新精神,更重要的还在于促进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因为现代科技越来越加强了社会的整体性,越来越需要人们从更高的层次、更深的角度去把握人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后代之间的关系,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人们以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科技创新,科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此[4]。

然而,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教育内容很少融入科技伦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满足不了大学生极为活跃的思想道德发展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紧密结合,应当将科技伦理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当中,使科技伦理进课本、进课堂,融人文教育于专业学习之中,引导学生从伦理道德的视角看待科技活动,突出科技活动中的社会伦理责任。

3.校园德育建设中当前要突出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

互联网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虚拟社会。学校应积极组建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德育队伍,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辟校园主流网站,切实抓好德育进网络的工作,为学生营造清新、干净的网络时空,广泛传播科学、健康向上的思想信息,不断增强高校网络的德育效果。“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不同,它所关注的不只是生活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也就是说,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校园生活是什么样’,更应让学会去关注‘它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生活于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德育视域中关注的不仅仅是知性、理性的活动,更涉及情感、愿望、体验等非理性因素。”[5]

因此,面对网络的挑战,要正视网络,采取校园网站建设、德育进网站等必要的措施,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效应,坚守网络阵地,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德育。确保网上主题的政治导向,这不仅可以抵制一些信息垃圾的入侵,又可以让大学生在各种信息、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提高自身识别、选择的能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4.师德建设是关键

教师职业水准下降,德育实效就会整体低下。在招生规模扩大和教师短缺的情况下,不少高校把教师的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当作奖罚、晋级的重要依据,而忽略了对教师职业水准的要求。有的“两课”教师知识贫乏,习惯于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开展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缺乏认识与理解,不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不善于启发引导并与学生平等交流;还有些教师本身的道德性逐渐丧失,表现为争求名利、学术腐败,这些都有悖于教师的职业水准和道德行为规范,势必严重影响到德育的整体效果。

《大学》的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是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的是做人。教师是“社会与儿童之间的中介人,是社会强制儿童的代表者”[6],教师是如何做人的,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也是最值得讲究的。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道,二是师德。“师道”就是教师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师德”要求有敬业思想、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爱生情感、合作意识等。教师要特别注重以德育人、以身立教,因材施教、依法执教,注意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并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育者要教育别人,先要取得教育的资格,这个资格便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只有为人师表、学术精湛、品德高尚、堪称楷模,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任何一个教师,无论教授哪一门课程,都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传达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

[1]田洪江.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90.

[2]约翰·S.布鲁贝克.教育问题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年社,1991:597.

[3]李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原则[G].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

[4]耿娟.浅析科技伦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和途径[G].赤峰学院学报,2011,(1).

[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道德教育研究,2011,(2).

[6]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7.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GAO Xin-zhi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is the sou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hasizing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ncrete reflection of socialist higher education essence in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Effectively doing the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can not only guarantee students'firm and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but is also the effective way of developing students'individuality and sound personality.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problems in university and analyzes its reasons,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are given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ulture;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measure

G642

A

1001-7836(2012)10-0083-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0.035

2012-04-28

高新芝(1969-),男,山东泰安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德育大学生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