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涛 樊华 (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局 271400) 杨丽娟 (山东省宁阳县八仙桥街道办事处经管站)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
许振涛 樊华 (山东省宁阳县畜牧局 271400) 杨丽娟 (山东省宁阳县八仙桥街道办事处经管站)
奶牛乳房炎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因隐形乳房炎症状不明显,故在部分高产奶牛中时有存在,如治疗不及时,隐性乳房炎很容易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导致产奶量减少,同时影响鲜乳质量,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全世界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350亿美元。人吃了患乳房炎的牛奶,会引起腹泻、呕吐和发烧等症状。因此,加强对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据统计,有75%的乳房炎是因为挤奶不卫生引起,有20%是由挤奶设备机械障碍造成,5%是母牛自身如遗传原因所造成的。奶牛乳房炎具有传染性,可在乳区间、牛只间传播。牛舍内的尘埃,蛛网遍布,不定期消毒;牛粪堆积于舍外,不及时清理;牛床潮湿,充满粪尿污物;挤奶时,随便将前几把奶挤在牛床上,不及时冲洗,消毒;运动场泥泞,污浊,排水不良等不卫生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传播奶牛乳房炎。目前已知的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已超过150种,其中包括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如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规模化养殖中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也很普遍。一些疾病,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可以诱发奶牛乳房炎。饲料中的毒素或霉变也可以引发乳房炎。遗传因素,如乳头不规则会导致挤奶不正常,容易遭到践踏受伤而易引起本病。高泌乳能力、乳腺组织的构造缺陷或吞噬细胞功能较差等也会成为易发奶牛乳房炎的因素。
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占70%。临床型乳房炎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症状有:(1)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变化,出现凝块、絮状物,乳汁变色,如变黄,且产量明显降低;(2)乳汁中氨基酸水平、蛋白质含量下降,热稳定性下降,乳汁中有多种有害成分,如钠离子、钾离子含量增加;(3)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房外表呈红、肿、热、痛,质地坚硬,触摸时疼痛,不让犊牛吃奶,严重时可萎缩变小。若感染化脓菌,乳房内可形成脓块。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现象,但乳汁在理化性质和细菌学上已发生了变化。
3.1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方法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可通过望、闻、问、切进行。望:一望食欲、粪尿、体温、精神状态、鼻镜和产奶量是否正常;二望乳房是否肿大,发红、发紫,看乳汁中是否有硬乳块,奶色是否改变,如变黄、变红。闻:嗅奶汁有无臭味,若有臭味,常为乳房脓肿。问:询问畜主,病畜是否有既往病史及奶牛是处于产前、产后及干乳期的哪个阶段。切:挤奶后,用手触摸乳房,若感觉乳房发热,病牛拒绝接近,一触即踢,表现病痛、肿胀,常为急性乳房炎;若可摸到硬块,持久不变,不痛不热,范围较大,常为慢性乳房炎。
根据上述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可初步诊断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乳房炎。特定病原微生物的确定,则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2 隐性乳房炎的快速诊断 奶牛患隐性乳房炎时乳汁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查乳汁进行诊断。(1)乳汁细胞数检查:通过检测乳汁中体细胞的多少可判定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直接计数(SCC)检验的方法有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刻度管检验法、直接显微镜细胞计数(DMSCC)法、荧光电子细胞计数法等。间接检验体细胞的方法有美国加州乳房炎检验(CMT)法等。(2)乳汁pH的检查:试验证明患有乳房炎乳汁的pH呈碱性,并且碱性的高低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乳汁pH的方法来检测乳房炎。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溴麝香草酚蓝(BTB)法和乳房炎试纸法。
根据“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确诊后,应采用合适药物,科学地进行治疗,并且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保持牛舍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4.1 治疗前准备工作 挤干奶后,清洗乳房,用酒精棉球消毒乳头。挤干病乳区的奶,除去其中的脓汁和毒素,以使药物更好地渗入,增加治疗效果。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械必须按规定严格消毒。
4.2 治疗 乳房注射抗生素、磺胺、1%硼酸、氨苯磺胺、高锰酸钾等。肌肉注射抗生素。静脉注射0.25%普鲁卡因液400~500ml。亚急性乳房炎,可采取每12h乳房注射一次,连用3d;对于急性乳房炎,可采取乳房和全身给药的方法,至少3d;最急性乳房炎,必须采取乳房和全身同时给药,结合静脉注射和辅助治疗的方法,至少3d。根据笔者的实际诊治经验,推荐几种预防及疗效较好的方法。(1)中药疗法:①金蒲汤:金银花90g、蒲公英90g、紫花地丁80g、陈皮40g、青皮40g、连苕30g和生甘草30g。水煎取汁内服,1剂/d,重症2剂/d。②瓜蒌散:瓜蒌60g,牛蒡子、花粉、连翘、金银花各30g,黄芩、陈皮、生桂子、柴胡各25g,甘草、青皮各15g。共研末,开水冲服。③当归、川芎各60g,蒲公英、连翘、鱼腥草、红花、苍术、甘草各50g,紫花地丁、薄荷各40g,荆芥、穿山甲各30g,大茴香20g。加醋1kg煎汤至800ml,局部温敷。1剂煎6次,每次温敷用30~40ml。④郁金50g、当归40g、蒲公英、穿山甲各30g、路路通25g、没药、连翘、荆芥、防风、甘草、通草各20g、川芎15g。水煎取汁内服,连服4~5d。(2)科学添加饲料添加剂。①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能提高乳腺的抵抗力,有效降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具体用量:干奶期每日每头牛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00IU和硒3mg;泌乳期,在每日每头牛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400~600IU和硒6mg。②补充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从产前30d至产后30d,每头每天添加600mgβ-胡萝卜素或120000IU的维生素A。③添加腐植酸钠:拌料奶牛25g/d·头。④添加左旋咪唑:7.5~8.0mg/kg体重拌料内服,对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疗效,无副作用。⑤饲喂壳聚素:壳聚素具有抗炎症,可促进隐性乳房炎的康复,800g/d·头为宜,连用2周。(3)细胞因子治疗:病原菌感染牛机体后,牛机体释放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IL)等。(4)药物浸浴:用0.5%洗必泰,3%~4%次氯酸钠或0.5%~1.0%有机碘制剂,在挤奶前、后对整个乳头进行浸浴。在临产期2次/d药浴,泌乳期3次/d药浴,停奶期1次/d药浴。(5)注射催产素:一次肌注5~10IU,每隔4h 1次。(6)乳房炎患区破坏法。用于乳区经常产生异常乳并反复出现临床型乳腺炎,慢性坏死性炎症时。用10%福尔马林100ml,加灭菌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灌入乳区内,直到不能注入为止。此药在炎症轻、全身症状少时用。也可用5%硫酸铜溶液20ml,3%硝酸银溶液50~100ml,洗必泰50ml注入患区。(7)盐酸左旋咪唑。泌乳期,7.5mg/kg体重1次内服,乳区有效率为58.9%;分娩前1个月内服,乳区有效率在75%以上。该方法最适合隐性乳房炎的治疗。
对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1 营造清洁舒适的环境 确保牛舍、牛床设计合理并有足够的清洁干燥垫料。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搞好牛舍环境卫生,使牛舍通风良好、向阳性好。保持牛体清洁,定期消毒(每隔15d喷雾消毒1次)牛舍、牛床。及时清扫牛床及运动场的积水、粪便、污泥等。做好防暑保暖工作,减少应激刺激;做到一头牛一块擦洗毛巾,如采用手工挤奶应缩短挤奶时间;挤奶前后奶桶、挤奶机要洗净、消毒;挤奶机械应定期拆洗消毒,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
5.2 加强挤奶卫生,执行挤奶操作规程 挤奶前应将牛床打扫清洁,并将牛体特别是后躯刷拭干净;挤奶前最好用200~300ml/L有效氯溶液清洗乳房,再用50℃的温水浸湿过的干净毛巾彻底洗净乳房,动作应轻柔;头几把乳应挤在容器内,不要挤在牛床上;加强挤奶员卫生,挤奶员要固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挤奶时,避免过分挤压乳房,避免机器挤奶时损伤乳房,挤奶前要严格做好挤奶机的管道、乳杯及其内鞘的清洗消毒,维持机器的正常功能,真空压力不能过高,不能过快抽奶,尽量不跑空机,定期检查奶杯内胎等。机器挤奶时,最好人工挤掉第一把奶,每次挤奶后,再人工挤一下奶根,使每次挤完奶后乳房存奶量不超过0.2kg。手工挤奶前,挤奶员要用肥皂洗手消毒,以防感染;挤奶前清洗乳房的水应勤换,保证一牛一盆,冬季用温水(30~50℃),以减少对乳房的刺激;擦拭用的毛巾应一牛一巾,并每天煮沸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机械挤奶前,用85℃热水清洗挤奶杯,待干燥后再进行挤奶;挤奶后,乳头括约肌松弛,约15s后才关闭乳头,此时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挤奶后药浴是必要的,药浴可以在乳头上形成一层药物保护膜。也可以用甘油和凡士林涂抹乳头,减少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固定挤奶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用拳握式挤奶;定时挤奶,形成良好的生物节律。挤奶前按摩乳房,利用排乳反射引起催产素和催乳素水平升高而促进乳汁排出。催产素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2~3min,分泌后在血液中很快被破坏,因此每次挤奶时,开始按摩乳房后应迅速挤奶,否则不仅会造成排乳不完全,降低产奶量,而且乳汁残留在导管系统中,引发乳房炎。
5.3 坚持乳头药浴 常用药浴药品有4%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0.2%过氧乙酸、0.5%~1%碘附。药浴注意事项:(1)初次使用,药物浓度由低逐渐增大,使乳头皮肤有一个适应过程。(2)使用新的药液,应先做试验,如无反应,再扩大范围。(3)使用药物要符合标准,如次氯酸钠的含碱量不超过0.05%。(4)严冬季节,为防止乳头冻伤和破裂,可暂停药浴。
5.4 干奶期防治 干奶期注入抗菌药物。干奶期预防是奶牛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环节。在干奶期最后一次挤奶后,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的长效抗菌药物,不仅能有效治疗泌乳期遗留下来的感染,还能有效预防干奶期发生新的感染。可用100万IU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2~3g 2%硬脂酸铝、0.5g新霉素和5~10ml灭菌豆油混合制成油剂,注入乳区,有效期可达4~8周。
5.5 定期进行隐性乳房炎的监测 定期对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了解奶牛健康状况是防止乳房炎蔓延的一个有力措施。利用SCC法、CMT法、HMT法等方法交叉综合应用可收到良好的检查效果。吞噬细胞的化学发光法(CL法)快速且灵敏,可以检测出刚刚侵入机体的病原菌并以客观的数字表现出来。对患临床乳房炎牛的处理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包括发病时间、鉴定情况、感染区、用药结果及愈后情况等。对病情严重而治疗效果差、长期不愈的患牛坚决予以淘汰。隐性乳房炎临床症状不明显,只有通过检测来判定。临床上常将体细胞大于70万/ml,CMT法检测为阳性的乳区定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将4个乳区的奶分别挤入特定的检测盘中,手持检测盘倾斜60℃,倒掉多余乳汁,4个盘中各加入2ml检测液,然后摇匀混合,10s后观察结果,如有凝块则为阳性,无变化则为阴性。
5.6 及时治疗,淘汰病牛 对病情严重而疗效不明显的病牛,低产而又患慢性乳房炎的病牛,及时淘汰是消灭乳房炎传染源的有效措施。
5.7 科学饲养 奶牛的营养需求合理,能够维持奶牛的最佳生理功能,在配置高产奶牛的日粮时,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等可提高奶牛机体的抵抗力,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在干乳期的后2周日粮中添加高含量维生素E,对预防乳房炎有积极作用。在母牛分娩前21d开始,日粮中添加0.5g/头左右的维生素E或按体重注射0.1mg/kg维生素E,乳房炎发生率可降低26%。为了防止因应激因素导致乳房炎的发生,合理搭配饲草,保证饲料优质充足,可避免突然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的发生。在奶牛产后2~3日内,挤奶次数3~4次/d,外出放牧时,为了避免刺伤乳房,应防止牛互相顶架。在停乳期,注意观察乳房的收缩情况。在分娩前2周,为防止乳房的膨胀,应适当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的喂养量,控制食盐的给量,要减少1/3~1/2,以预防乳房水肿,造成乳房发炎。在分娩后,为了控制乳房过度膨胀,还应酌情增加挤奶次数,控制饮水和经常放牧。为了防止病原菌侵入乳头引起乳房感染,挤奶后,可用甘油和凡士林涂抹乳头,有效减少致病微生物侵入,减少感染机会,对乳房炎防治有一定效果。
5.8 犊牛、青年牛、老年牛应分开饲养 饲喂犊牛的牛奶应煮沸消毒,切忌生喝。保持牛群处于“封闭”状态,避免因牛的引进或出入而带来新的感染源。夏季是乳房炎的高发季节,尤应搞好卫生,消灭蚊蝇,加强预防。
5.9 控制新感染 将防治的重点放在减少新感染方面,尤其是在1~3产期间。设置隔离牛舍,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对长期治疗无效的慢性乳房炎牛及产奶量低、有挤奶障碍或瞎乳头的病牛应坚决予以淘汰。加强干奶期的检测和治疗工作。
5.10 免疫预防 乳房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如兰州兽研所的奶牛乳房炎多联苗(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奶牛乳房炎多联苗(B)在(A)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大肠杆菌和球菌的免疫,免疫效果更全面。
总之,防重于治。应从饲养管理、科学挤奶、卫生消毒及干奶期预防等环节下手,同时结合本场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感染率和发病率的方案,提高产奶量和奶品质,增加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2011–11–07)
S858.23
B
1007-1733(2012)01-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