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良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历史研究
梨花枪与杨家枪史迹考略
——兼论明代杨家枪的技术特点
周伟良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梨花枪”一名自南宋杨妙真的一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以来,明清文献中不乏记载。但究竟什么是梨花枪,长期以来未有统一的认识。根据宋明时期有关梨花枪的文献资料,首先可以认为当年杨妙真所言的“梨花枪”实为枪法名;其次,宋代的梨花枪发展至明代又称为杨家枪,但在百姓传统道德观念的诉求下,缘起于山东杨妙真的杨家枪被逐步演变为山西满门忠烈的杨家将。
梨花枪;杨家枪;武术史
“梨花枪”一名自南宋杨妙真的一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以来,明清文献中不乏记载。但究竟什么是梨花枪,长期以来未有统一的认识。如何良臣的《阵纪》称梨花枪乃“行有守,立有守,守内暗藏攻杀之机”之枪法;[1]差不多同时期的戚继光也在《纪效新书》中明确指出梨花枪是“虚虚实实,奇奇正正”的枪法。[2]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梨花枪是一种在长枪首端装有火药的喷射性兵器。如明人王圻《三才图会》曰:“梨花枪者,以梨花一桶系于长枪之首,临敌时用之,一发可远去数丈,人着其药即死。火尽,枪仍可以刺贼,乃军前第一火具也”,并且还提到此器“宋李全尚用之,以雄山东”。[3]王圻的这一观点非常有代表性,其说除被稍后郑若曾的《筹海图编》、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全部转录外,清乾隆年间的《皇朝礼器图式》亦沿袭此说,该书中绘制的“绿营梨花枪”图表明,清代绿营梨花枪的枪刃下置放喷射火药的竹筒。值得一提的是,出版于1983年的《中国军事史·兵器卷》同样认为梨花枪类似于“南宋的火枪和金人的飞火枪”,其枪式是“用一二个纸筒或竹筒装上火药,缚在长枪枪头的下面,与敌人交锋时,先发射火焰烧灼敌人,再用枪锋刺入”。[4](P.85,103)历史上的不同说法导致了后来武术界人士对梨花枪认识的困惑。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武术大辞典》是如此诠释“梨花枪”的:1.枪术流派之一,始于宋代李全之妻杨妙真;2.古代矛与火器相结合的古兵器。[5]
那么,历史上的梨花枪究竟是种枪法还是矛与火器相结合的兵器?为什么后人谈及应由梨花枪演变而来的杨家枪时,当年“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山东杨妙真逐渐被山西的杨家将所代?这是古代军事史与古代武术史上一个亟待正本清源的话题。
“梨花枪”之名,现有典籍中始见于《宋史·叛臣列传中·李全上》,其记南宋山东潍坊有位名叫李全的农家子弟,他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后起义造反,娶另一起义军首领杨安儿妹杨妙真为妻。杨妙真善骑射,曾有“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之语。除此之外,宋代的朝野史乘中未留下任何其他资料,当然这也是导致后人对于梨花枪认识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李全与杨妙真两人事迹,在曾被《四库》馆臣誉为“足以补史传之阙”的《齐东野语》里有较为详细的记述,该史料或许有益于我们对梨花枪的认识:
李全,淄州人,第三……因结群不逞,为义兄弟,任侠狂暴,剽掠民财,党与日盛,莫敢谁何,号为“李三”。统辖后,复还淄,业屠。尝就河洗刷牛马,于游土中蹴得铁枪杆,长七八尺。于是,就上打成枪头,重可四十五斤,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遂挟其徒横行淄、青间,出没抄掠。淄、青界内有杨家堡,居民皆杨氏,以穿甲制靴为业。堡主杨安儿,有力强勇,一堡所服,亦尝为盗,于山东聚众至数万。有妹曰“小姐姐”(原注:或云其女,后称曰姑姑),年可二十,膂力过人,能马上运双刀,所向披靡。全军所过诸堡,皆载牛酒以迎,独杨堡不以为意。全知其事,故攻劫之。安儿亦出民兵对垒,谓全曰:“你是好汉,可与我妹挑打一番。若赢时,我妹与你为妻。”全遂与酣战终日,无胜负。全忿且惭。适其处有丛条,全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条中。翌日再战,全佯北,杨逐之。伏者出,以刀钩止,大呼,全回马挟之以去。安儿乃领众备牛酒迎归成姻,遂还青州,自是名闻南北。[6]
以上所记虽不乏小说家言,但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李全所擅是一杆“重可四十五斤”的铁枪,故被呼为“李铁枪”,这与《宋史》所记同。所以,《三才图会》等书中言李全“以雄山东”的是喷射火药的梨花枪纯属推想;其次,从李全与杨妙真的“挑打”看,全为冷兵器的枪刀之斗,若用喷射性火器,两人如何能“酣战终日,无胜负”,最后要用计取胜?可以说,在《宋史》和《齐东野语》里,丝毫看不出“梨花枪”是种矛与火药相结合的兵器,反而从一个方面清楚证实了所谓的“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梨花枪实为冷兵器的枪法名。
在军事史研究者的笔下,宋代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显著特征就是早期火器在军事战争中的运用。[4](P.81)曾公亮、丁度等人于庆历三年(1043)奉敕完成的《武经总要》中记录了当时形形色色的火器名,如火药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霹雳火球等等约十多种,但均为守城之器。耐人寻味的是,在林林总总的火器名录里,并不见“梨花枪”之名。150年后的南宋,出现了《中国军事史·兵器卷》所说的“火枪”。不过这种火枪的特点是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7]显然与王圻等所描述的“梨花一桶系于长枪之首,临敌时用之,一发可远去数丈,人着其药即死。火尽,枪仍可以刺贼”者迥然有异;同时,与金代出现的“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能敢近”的“飞火枪”亦有根本差别。[8]毋怪乎当代有人判断:明代文献里所说的那种矛与火药相结合的梨花枪,虽云“来自宋朝,但也只是明人的附会”。*百度百科释“梨花枪”,http://baike.baidu.com/view/451852.htm。
据上述材料分析,有宋一代并未出现过如某些人推想的在长枪首端装有火药的“梨花枪”,宋代杨妙真所言的“梨花枪”实为枪法名,只是由于史料的阙如我们难以具体描述出宋代梨花枪的概貌而已。从南宋至明代的一百多年里,研究者尚未发现有关梨花枪的文字记载,其原因大概如清初文武学者吴殳所说的那样:“枪旧有杨家、马家、沙家之名,然文章家莫或留心于小技,而精于枪者大抵无文,故不能考杨、马、沙为何人。”[9]但是,梨花枪作为一种技艺性的活态文化,并未成为“广陵散”,它的传承命脉紧紧依附于民间的习武群体中,诚如《江南经略》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教师相传,各臻妙际。”[10]虽说历史上的梨花枪在传承中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也是中华武术技术发展的一条铁则),然而我们在明人的文献里依然可寻觅到它那逶迤绵延薪火相传的斑斑踪影。
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长枪总说》中第一句话就说:“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并其后又特地称誉,在当时诸家枪法中,“其用惟杨家之法……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戚氏此言值得细细分析。第一,所谓的“长枪之法,始于杨氏”,当然不是说历史上的长枪始于杨氏,而是指被冠以名称的、并自成技术体系的杨氏枪法;第二,“天下咸尚之”及“其用惟杨家之法”,说明杨氏枪法技艺在当时社会上受到极高的评价和推崇;第三,“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显然指杨妙真当年所言,故文中的“杨氏”毫无疑问即指宋代的杨妙真。对此,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朝鲜《武艺图谱通志》也确凿认为,戚氏所言之梨花枪“非火具也”。*[朝]李德懋、朴齐家《武艺图谱通志》卷1,韩国东文选出版社,1998年。按:《武艺图谱通志》是一本历经朝鲜“宣、孝”两庙,最后由其君王钦定的古代武艺图谱文献,该书参考的有关兵家文献,绝大多数是中国明晚期以前的著作,其中收录了中国明代传入朝鲜的十八般武艺以及经由他们的演练发展的多种兵家技艺。需要指出的是,在戚继光的“长枪总说”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原先的“梨花”又被称为“杨家”——梨花枪也即杨家枪。这样,我们也可理解《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及《纪效新书·短兵长用说篇》所记的“杨家枪”是指什么了。关于梨花枪名,明代文献里所见不多,除戚继光外,另一位军事理论家何良臣在《阵纪》中也曾提及此枪:“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1]但在不少论著中,一般都直接记作“杨家枪”,如郑若增的《江南经略》和《筹海图编》、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少林棍法禅宗》和王圻的《续文献通考》等。
从历史的渊源看,由梨花枪演变而来的杨家枪无疑源自南宋的杨妙真,但自明以后逐渐模糊、淡忘。如吴殳在《手臂录·自序》中已清楚告诉人们:杨家枪缘起“其人不可考”。在这样一个传统背景下,有些人就认为杨家枪起自北宋千古流芳的杨家将门。如金庸笔下的杨家枪,则说是由北宋杨家将后人杨再兴所创,金大侠的创作并非空穴来风。1935年蒋馨山曾写有一篇题为《宋代杨家奇枪考》的文章,文中“考出”杨家枪出自“威慑蛮夷,堪称名将”的“杨老令公杨继业后裔杨再兴”。[11]尤其至现代,杨家枪出自北宋忠良杨家将已成为普通百姓间的一种认识定势。有报道说,家住成都市的97岁老人杨文震乃杨家将第37代后人,他擅杨家枪法。*“千年杨家枪惊现成都”,http://baike.baidu.com/view/101514.htm。相比于杨文震的家族传承,豫北小城南乐县的杨家枪则多在外姓人中间流传。其缘起是当年这一带为宋辽经常交战之地,据说有一次杨延昭(即杨六郎)和辽兵决战时,患病昏迷,幸被当地一名袁姓乡医救治。伤愈后杨延昭应袁的再三请求,将杨家枪精心传授,并还留下了一部祖传枪谱,袁家将该枪传子三代,后又授予在袁家药铺中司药的张家祖先,从此该枪法在张家传46世,张家第43代传人收徒很广,下传了韩、关、赵等姓。[12]
从宋代的梨花枪演变成明代的杨家枪,从山东的杨妙真转化为山西的杨家将,这是梨花枪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两个文化变迁,这一变迁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第一,南宋史上的李全、杨妙真夫妇,除一时称雄外,并无更多业绩可论,而且叛降不定人格苟且,不仅被朝廷官府认其为“叛臣”,即便下层民众间也不符合他们的日常道德要求,难以比肩同为造反的如鲁智深、武松等水浒英雄。用句文化学的语言来说,无法完成由历史人物向英雄角色的转换。故而杨妙真除了当年一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见诸史籍外,随着她本人的退隐历史深处,其梨花枪名亦与她逐渐剥离。即便如明末武林巨子程宗猷,一方面称长枪“其法遵杨家”,一方面又云“未稽杨之为何时人”;虽然他从史乘典籍里得知杨妙真曾有“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之语,但又疑问:今枪中有“梨花摆头”之名,难道就是此人传下吗?[13]
在中国文化滋养下的中华武术,素有重家门师法的悠久传统,一些自成体系的拳械技法,往往都有引以为豪的缘起故事。在缘起问题上如“师出无名”,就会成为“朝宗无门”的精神飘泊者或野狐禅,注定不会流传下去的。因为引人入胜的缘起故事不仅是习武群体茶后饭余的谈资,更是他们历史与现实中的一种精神张力。在中国古代重门第、重传统的文化背景下,既然历史上的杨妙真成不了杨家枪的文化渊源,那么就亟需寻找一个可以为民众接受的名门大家,而宋代被誉为满门忠烈又千古流芳的杨家将,自然成为这一文化对接的不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宋代冠以名称的枪法是当时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样式,这是宋代武术史上的一个时代特征,也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据史料可知,宋代被冠以名称的枪法除杨氏的“梨花枪”外,还有南宋人利登在《梅川行》诗中所说的“招贤三尺刃如霜,夹以巨盾张朱枪”。诗中的“张朱枪”按其注,乃“张、朱两家枪法”。[14]可以说,到明代之所以出现种种拳种门派,与宋代这种自成体系并冠以名称的枪艺发展是有内在历史关联的。
第二,关于杨家将事迹,官私文献里不乏记载,早在当时已有广泛社会影响,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曾云:“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15]但其后民间津津乐道的杨家将故事,更多的是通过小说、戏剧及评书这类民众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深入人心的,由此产生了弥久的文化影响力。特别是问世于明代的《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融会了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各种杨家将故事和传说,成功塑造了如杨令公、杨六郎、杨宗保、佘太君、穆桂英等杨门一家几代人前赴后继、精忠报国的忠烈家风。可以说,杨家将英勇善战、喋血沙场的英武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民众百姓所肯定、所敬仰,是宋元以后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就武技而言,杨六郎、杨宗保和杨文广等传闻故事中都是以擅枪而威震天下,这为后来杨氏枪法的“师出名门”提供了可能。利用历史英勇人物来丰富武术文化并为此提供其创作素材,在中华武术中可谓俯拾皆是。如就枪而言,就有托名于赵云的“子龙枪”,托名于罗成的“罗家枪”和托名于岳飞的“岳家枪”等等。尽管这类枪法的形成当然不是按照历史逻辑来进行的,更多的是吸收了民间传奇、公案小说或瞽词俗剧演化而来,只是编创者构拟的一个象征性系统,但它过滤出了中华民族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道德向往,也反映了习武群体自身的一种文化诉求。
杨家枪由山东迁移至山西,明人的著作里已有记述。如著名军事理论家郑若曾的《江南经略》在谈到天下武艺首称少林,其次为伏牛,再次为五台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五台之传本之杨氏,世所传杨家枪是也。”顺便指出的是,郑若曾将“五台之传本之杨氏,世所传杨家枪是也”这条材料还写进了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筹海图编》,[16]可见他对这条材料的重视。这可能是将杨家枪缘起对接山西杨家将门的最早史料,这一情况与宋元以来杨家将故事在民间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
源自梨花枪的杨家枪,在明代可谓名动天下,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有“天下咸尚之”之语,稍后的程宗猷更是在《耕余剩技·长枪法选》中说“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杨家枪)无逾于此。余甚慕焉”,敬慕之情溢于言表。但杨家枪的枪法技艺,明以前并无只字介绍,明中期开始,这方面的材料不绝如缕。如果说明末王晫的《兵仗记》仅有“长枪之法,独精杨氏,号为梨花,变化莫测”简单数言,那么戚继光、程宗猷及明末清初吴殳等人的《手臂录》中则保留了不少有关杨家枪技法的珍贵材料。下面,将诸人所记择要辑出并稍作分析,希冀使今人能对明代这一“惊天动地,人人振而矜之”的枪法特点有一基本了解。[9]
(一)戚继光《纪效新书》
(杨家枪)手执枪根,出枪甚长,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
戚氏以上所记,主要强调了杨家枪“其进锐,其退速”的奇正虚实特点,此言也被稍后茅元仪的军事巨著《武备志》收录其中。无独有偶,关于杨家枪的奇正虚实特点,俞大猷的《剑经》里也有类似记述:“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17]当然,作为军事家的戚继光在充分肯定杨家枪法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其单手一枪,谓之‘孤注’,此杨家枪之弊也。妙在身步齐进,手足合一。”[2]“妙在身步齐进,手足合一”,这也许即是俞大猷《剑经》中指出的杨家枪易有“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之缺憾。
(二)郑若曾《江南经略》
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原注:其分出者曰大闪干,曰小闪干,曰大六合,曰小六合,曰穿心六合,曰推红六合,曰埋伏六合,曰边拦六合,曰大封臂(闭),曰小封臂(闭)。
郑氏所言,其后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与吴殳的《手臂录》中均有转引。该材料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作者所知晓的杨家枪基本内容,而其中的多种“六合”,显然是杨家枪法的重要组成。关于明代枪法的“六合”,《江南经略》未有具体解释,何良臣的《阵纪·技用》仅云其“能杀人于二十步之外者”,而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与程宗猷的《耕余剩技·长枪法选》中则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值得参看。依两书所记内容分析,文中所谓的“六合”,实际就是六个我缠你扎、你还我拦的枪法对练。如戚继光书中的第二合云:“先有缠枪,后有拦枪……我缠你枪,你扎我,我拦下还枪,你拦下还枪,我拦枪,你扎我,我拿下,你起枪,我随枪缠拿下,你拦枪,我还枪,你拿下还枪,我掤退救护拿你枪,你扎我,我拦下。”明代的“六合”枪法,于此可见一斑。
(三)吴殳《手臂录》
杨家从短枪而变,加长四尺,其法亦兼取短枪、竿子之法,以自成一家之学耳。……杨家兼用沙家之足与势者,何也?杨家阴阳互转与峨嵋同,但长则利于伤人,而亦苦于外重,根不能制其尖,运用不能如峨嵋之灵,此乃器之本然,虽大力者不能强也。于是铺张展布,以灵其运用,不得不借径于脚步,倚局于立势,不觉不知,滥竿子之陈设,失峨嵋之精义。然犹纯乎其枪,未尝兼棍带打也。其名所以特著者,长则易于得胜,学之者必多,其封闭工夫,不须如峨嵋之移山填海,学之者又易。得峨嵋法者何人,而能察其失精义哉?所以杨家枪之名惊天动地,人人振而矜之也。
吴殳是明末清初身体力行的武学大家,尤其在枪法方面,曾师承多位明末大家,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的《手臂录》,收载的主要是明晚期诸家枪法,所以其中有关杨家枪内容,不妨可以看成对于戚、郑诸人的补充。从《手臂录》反映的情况分析,其所描述的杨家枪较前已明显有所差异。在吴殳看来,原先“天下咸尚之”的杨家枪只是“一家之学”,他特别提到,杨家枪是以长取胜,这与戚继光所说的杨家枪“手执枪根,出枪甚长”基本一致。但在吴氏看来,枪杆过长,运枪中就难免滞泥不便。具体反映在技术上,由于枪杆过长,也就“苦于外重,根不能制其尖”。笔者认为,在杨家枪技艺问题上吴殳所言之所以与戚继光不同,主要是两人的着眼点不同。在《手臂录》中,吴殳将枪法明确分为“战阵之枪”和“游场之枪”。所谓“战阵之枪”,即是直接使用于军事战场上“杀贼救命贴骨勾当”的枪法,其技术特点是简单实用,讲究“重实阔大”的大劈大封;所谓“游场之枪”,即是在战阵之枪基础上,由“高人极深研几”的枪法,其技术特点是追求“如火作焰,如水生波”——技进乎道的脱化神明。对此两种不同枪法,吴殳《手臂录·枪法微言》中引其师石敬岩的话说:习武学武,若为意气名高,有二三捷法,只一月之功,可以眩俗;但要进入因敌成体的神明境界,非千日苦功不办,甚至一世习练方得。毋怪吴殳《手臂录》中再三强调杨家枪乃战阵之枪,并直言不讳称:“杨家之法专为行阵粗人,故枪身加长,枪圈加大,使勇力粗狂者易学。”[9]上面引文同样表明了作者的这一观点:杨家枪杆较长,符合战场上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规律,一般人用起来易于得胜,相比较下“学之者又易”,这就是吴氏认为“杨家枪之名惊天动地,人人振而矜之也”的原因所在。这样评价是否符合明代杨家枪的历史原貌,可以讨论,但吴殳对于当时“战阵之枪”与“游场之枪”的剀切分析,从一个方面清晰映显了当时军事技艺与武术技艺之间的复杂关系。
梨花枪是历史文献中首次记载的古代枪名,对该枪名的甄别厘清,应是武术史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可丰富我国古代军事史的理论成果。还有,从梨花枪到杨家枪的衍化,以及从“天下咸尚之”到被视为“勇力粗狂”之技,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民众百姓道德天平上的传统观念和明代以降战阵之枪与游场之枪的文化分途。
[1]何良臣.阵纪:卷2[M]//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25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2]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王圻.三才图会·器用:卷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兵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3.
[5]马贤达.中国武术大辞典[G].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周密.齐东野语:卷9[M].《四库全书》文渊阁版.
[7]脱脱.宋史:卷19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4[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吴殳.手臂录·附卷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0]郑若曾.江南经略:卷8(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1]蒋馨山.宋代杨家奇枪考[J].国术统一月刊,1935,(5-6).
[12]熊堰秋.杨家枪重出江湖 多人证实有枪谱[N].郑州晚报,2010-05-26.
[13]程宗猷.耕余剩技·长枪法选[M].民国十八年吴兴周氏言言斋影印本.
[14]利登.骳稿[M]//陈起.江湖小集:卷82.《四库全书》文渊阁版.
[15]周必大.文忠集:卷29[M].《四库全书》文渊阁版.
[16]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1(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俞大猷.正气堂集·余集:卷4[M].盔山精舍1934年影印本.
AStudyoftheHistoryofPearBlossomSpearandYangFamilySpear——OntheTechnicalFeaturesofYangFamilySpearoftheMingDynasty
ZHOU Wei-liang
(School of Physci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The term “Li Hua Qiang (Pear Blossom Spear)” first came from Yang Miaozheng, a female folk martial arts specialis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he once said, “I have twent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Spear practice and am unmatched anywhere in the world with my Li Hua Qiang.” Since then, there had been many records about Pear Blossom Spear. However, for many years there has been no agreement on what Pearl Blossom Spear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Pear Blossom Spear” is in fact the name for a spear practicing method or technique. It argues that Pear Blossom Spear was called Yang Family Spear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due to the traditional moral appealsof the public, Yang Family Spear, which had originated from Yang Miaozheng in Shangdong was related to a clan of generals of the Yang family in Shanxi.
Pear Blossom Spear; Yang Family Spear; martial arts history
2012-02-11
周伟良(1953-),男,江苏苏州人,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体育史与民族体育学的研究。
G852
A
1674-2338(2012)03-0107-05
(责任编辑: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