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化学学科特点 巧用心理效应

2012-04-13 14:58李细妹郑柳萍
化学教与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记忆

李细妹 郑柳萍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包含独特严谨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并且在生产生活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和内化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向学生展现化学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近些年来,将心理效应应用到教学领域的实践越来越多,效果显著。本文在结合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初探。

一、心理效应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心理效应是指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只有正确地认识、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才能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进行教学。而如何选择,并恰当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而言是个难点。例如,超限效应是指个体在受到过多、过强的刺激下,容易形成不耐烦或抵触心理的现象。这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注重考虑“超限效应”,掌握好教学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尽量防止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倦怠心理的现象。反之,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深度、难度的后果是容易造成学生遇难而退,从而降低学习化学的信心,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可见,心理效应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可控的,选择并恰当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二、立足化学学科特点,巧用心理效应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在理解和内化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向学生展现化学的学科魅力,让学生喜欢化学,喜欢学习化学。然而,化学学科学习内容庞大而复杂,虽然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但不如数学、物理学科,被喻为理科中的文科。换句话说,化学知识体系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且知识点通常比较孤立、零散,容易使人产生记忆障碍。此外,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其中,对化学实验的探究是化学学科中最具特色的。通过化学实验为课堂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和事实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和验证化学理论;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素养。

1.巧用培哥效应,实现快乐记忆

我们常会对电视节目中某些表演者的记忆表演感到惊奇。这些表演者通常可以将现场的观众随意说出一些无序的数字、词汇、外语单词等等,按顺序地写在立于舞台的黑板上。在这一过程中,表演者还可以在不看黑板的情况下,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令人咋舌。

为什么这些人拥有如此厉害的记忆头脑呢?其实这些人运用的是培哥记忆术,产生了一种“培哥效应”。培哥(Peg),直译是“挂钉”,转译就是“固定”的意思。培哥记忆术,就是先把熟知的事物分别编上固定的号码,然后把有待于记忆的事物也编上相应的号码。这样就可以用相同的号码为中介,把熟知的事物与待记的事物联系起来,再用离奇的联想巩固这个联系,从而记住了待记的事物。[1]

化学学科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体系庞杂,容易使学生产生记忆障碍。实践表明,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往往是中学生感到最难记忆的内容,其次是化学用语。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产生厌学的后果。如果老师能够抓住时机,在分析清楚事物的内在本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设属于自己的“号码牌”,利用培哥效应,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轻松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初中氧气制备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初中生在初三才接触到化学,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相对比较陌生,被要求记忆实验过程的7个步骤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如果能编创一套“号码牌”,比如利用口诀“茶庄定点收利息”:茶——检查,庄——组装,定——固定,点——点燃,收——收集,利——移动,息——熄灭。通过该种“号码牌”编号,就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化了,避免了记忆的枯燥单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使用培哥记忆术,尽力将培哥效应效果扩大,有利于优化课堂。

2.巧用空白效应,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到“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文中没有对主人翁进行大幅篇章的语言描述,更没有夸张的人物形象塑造,但却通过这样一小段短短的文字描写,竟已能让读者切身体会到作者满腔爱国情感的宣泄。

为什么会使读者产生这种体会呢?其实,作者是采用了心理学上称为“空白效应”的写作手法。通过虚实相生的情境,让读者自己回味,感同身受,才能迸发思想上的共鸣。1912年诞生于德国的西方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的“完形心理学”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倾向,产生一种将其演变至完美的思维态度,从而引发一种进取、追求的“内驱力”,这就是“空白效应”。[1]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仅仅依靠理性去“感悟”化学知识,而不通过具体的实践、体会和试误,那么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深层次理解,而且阻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这个问题远远不是仅靠老师注入式、照方抓药式教学能解决的。美国教育学者施瓦布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可见,自主探究式学习对化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组织和实施课程时,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就是注意适时适度地留白。一般的操作程序为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或假设,通过设置“空白”,给予学生一点思考回味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通过引发学生进取、追求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例如,在讲授《氯气的性质》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时,一种教学方式是直接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最后加以总结和归纳;另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氯气可以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反应,性质很活泼,那么氯气能不能与水反应?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这类问题空白,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发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猜想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产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即反应前后元素和质量守恒,得出以下几种对产物的假设:① HCl+O2;② HCl+HClO;③ Cl2O+H2。 在接下来对实验方案设计的环节中,教师一定需要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与学生分析、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下来的实验方案为:向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通入水,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没有气体逸出,再进一步用硝酸银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通过漂白性实验确定有HClO,最终确定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为第②种情况,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想而知,采用第一种教学方式时,课堂主体明显是教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思考的动力,对于实验事实和结果更多地采取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在第二种中,教师显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空白,引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给学生留有一个锻炼、实践、分析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巧用鲶鱼效应,激发进取激情

被捕捞之后的沙丁鱼在运输中途容易死亡,而一个聪明的渔夫在鱼槽中放入了几条鲶鱼,使得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大大减小。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鲶鱼效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沙丁鱼的死亡原因是长期在船中鱼槽保持不动,缺氧窒息而死。而放入鱼槽的鲶鱼对于新环境的反应一般是十分躁动,喜静的沙丁鱼容易受到鲶鱼的刺激而四处游动,这样就改变了它们窒息而死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科学态度与素养,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针对一些化学实验中存在的实验操作繁琐,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况,如果教师能有效地运用鲶鱼效应,营造出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习氛围,对激发学生进取激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借鉴鲶鱼效应的经验,通过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竞赛,老师适时给予评价,从而激起学生求胜的学习激情,形成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苏教版化学1专题一《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中,由于采用容量瓶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在每一个操作过程中,还有更为具体的细节操作要求。比如,定容时操作要点在于必须采用胶头滴管,必须平视刻度线,必须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知识缺漏的现象。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采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具体操作为:让一部分学生为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另一部分学生充当评分员,评分的标准为老师课前印发的表格,同时要求评分员在评分过程中写出参赛者的操作误点。在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自主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一份溶液的配制。在实验结束后,教师汇集评分表,对每份成绩表进行公布和分析,总结易错点和难点,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通过把竞争的机制引入到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形成一种高涨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

心理学的法则、效应一般都是经过实验检验的,比较科学,教师十分有必要充分激活自己的认知,去体验、构建它们,从而生成自己对心理效应独到的理解。教师如果能在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做到对心理效应真信真知,并自觉自愿将它们付诸行动,那么势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1] 林乐波,毕义星.教育心理效应解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4-15,103-105

[2]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230-234

[3] 陈晶,胡志刚.巧用心理效应 优化化学课堂[J].化学教学,2011,(2):16-17

[4] 张经童.心理效应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例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31-32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记忆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让鲶鱼慌起来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