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扬州 225002)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向笔者提出各种化学问题,在具体解答时,常常会出现和学生一起仔细阅读后,学生便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化学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化学阅读的细节,重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谈到阅读,大家一般都联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很难将阅读与化学教学联系起来。其实,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表语言、符号语言等。化学阅读是指围绕化学问题,以高度抽象概括的化学语言为依托,用化学的方法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化学文化的学习活动。化学阅读涉及到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形成于特定的化学阅读情境中,而学生的化学阅读理解的诸多细节常易被老师忽视,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阅读理解的“先知、先觉”的基础上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具体细节和心理体验,讲解时易脱离学生理解的实际水平。笔者以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学生阅读的关键细节,从学生阅读过程、记忆、思考等细微处入手,察微知著。通过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情感交流,我们就能在化学阅读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阅读细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阅读不同于语文或英语阅读,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跳读、品读、粗读等,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或跳过一些无趣的段落,并不影响其对这篇文章内容的了解。而化学语言虽然短短的几句话,却是极为抽象,蕴藏着许多知识,它除了具有自然语言、文字语言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本身的阅读特性。关注学生阅读过程细节,就是培养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对每段文字、每个图表、每个术语和符号等,都要细致阅读,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其内容、含义。
【案例1】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质(如可以燃烧、能发生腐败、能被氧化或被还原、能发生特定的反应等)区别某些物质。现有下列三组物质,请利用它们的性质将它们区别开来。(1)白酒和白醋;(2)汽油和水;(3)铝和镁。
学生阅读细节分析:本题给定的条件很多,在结构上属于条件多余型的化学开放性问题。这些条件对问题解决可能有提示作用,但也可能会干扰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考虑从中选择适当的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阅读不仔细、欠完整,没有对题中细节全面理解,从而造成解题失误。
阅读过程细节剖析:这些阅读过程细节恰恰有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因为学生平时习惯造成化学阅读过程不仔细、不全面、不精准。由于化学语言的高度抽象,导致阅读困难,所以,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阅读过程细节,引导学生把握化学阅读的特点,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化学材料中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把握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全面把握、仔细体会、全面理解。
人的一切智慧财富都是与记忆联系着的,一切智慧生活的根源都是在于记忆。学习总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原有的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和起点,又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基本途径。化学阅读在化学学习中不是孤立的学习行为,应注重与记忆结合来开展阅读。化学中的记忆不是机械、重复,而是理解性、智慧性的记忆,是记术语、记特征、记本质属性和方法规律。阅读细节要重视学生有意义的记忆,促使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合理选择,确定正确的理解途径。
【案例2】 苏教版化学2“乙烯”的教学
苏教版化学2“乙烯”的学习中,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一系列的课前预习问题:①乙烯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③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何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
学生阅读细节分析:有机理论的学习,对于初学者,在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过程中,因缺乏对化学符号语言的记忆和理解,难以将化学符号语言转换为自然语言进行相关判定。
阅读记忆细节剖析:化学语言具有抽象、简洁、严谨、精确等特点,要顺利开展化学阅读,既要牢固掌握化学概念、原理等内容,更要挖掘化学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的意义并仔细感知,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语言的转换,优化理解途径,明确学习或解题目标。
众所周知,化学阅读的精髓是阅思并行,化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化学材料主要是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化学阅读要有一定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要仔细琢磨,认真研究,不断反思,合理取舍;要将知识进行发散、类比、迁移,由零散建构成整体;要反思有没有理解好题意,是否将有关题设看错、看漏;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更要善于思考问题产生的背景、本质特征、适用条件以及与其他相关或相似知识的区别与联系等等。做到在阅读中思考,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案例3】 关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
在学生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设计下列一组问题:
(1)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2)以第2、3周期为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又是怎样递变的?
(3)以第1列、第17列元素为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列(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又是怎样递变的?
(4)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你熟悉的元素的位置。
(5)关于元素周期表,你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阅读细节分析:这一问题组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对元素周期表形成概括的认识,然后通过分析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最后提出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激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更深入的探究。
阅读思考细节剖析:精心设计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能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太大或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问题组,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同时指导学生在充分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大胆地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高质量思考性问题,能使问题解决与学生的思维深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
化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化学阅读策略,将化学阅读教学纳入到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时刻关注学生阅读过程、记忆、思考等细节,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阅读体验,把握时机,在学生疑难易混处、记忆理解处、升华提炼处进行点拨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1] 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