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吴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预防
左 吴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网络结帮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青少年网络帮派名目繁多,组织结构比较严密,结伙从事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大。不良心理需要和畸形物质需求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的犯罪内在动因,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不力为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青少年成长教育的缺位也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重要因素。预防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社区组织和文化建设。
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预防
网络结帮犯罪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上聊天室或QQ聊天群等方式联络沟通,结成相对稳定的帮派,组织实施各种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结帮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危害社会。本文通过一些案例材料,探讨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秩序较为混乱,许多地方出现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活动。上海卢湾区检察院在审查一起青少年围殴事件中,发现了一个网络社团“尊龙名社”。这个社团由该市一名青少年利用网上论坛于2008年6月组建而成,招募青少年加入。到2009年1月份,该社团注册成员达169人。2004年1月,辽宁大连发现16岁的王某利用网上论坛组建的一个帮会“鬼飘堂”,建堂一个星期就收了92人,此后又与网上的“龙战社”联盟,人员逐步增多,目前共有7个分堂,已有300多人注册,成员大多十六七岁。大连警方还发现类似“鬼飘堂”的群体大约有一二十个,其名称如“七星社”、“青风社”等。这些堂社成员年龄多在16岁至23岁之间。四川省达县民警在侦查一起故意伤害案过程中,发现鲁某利用QQ群所建立起来的网络黑帮“洪兴帮”。自2003年10月组建至2004年3月,加入此帮的成员高达390余人,大多都是周边县市部分中学的在校学生。2007年夏,甘肃兰州警方破获了以QQ聊天群联系的“三联帮”,抓获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的17名年轻男子。2004年9月,贵阳警方破获“阴风帮”,其成员多为单亲家庭子女。该帮专门在网上设立了一个聊天室,便于帮主召集成员,相互联系。只要加入该帮,便可以获得密码,进入该聊天室。该帮在贵阳市区大肆持刀抢劫作案20余起。2005年5月,在兰州定西南路某网吧,由赵某提议,刘某、王某等人在网上创建了“新叛逆天下会”聊天室,由赵某任QQ群主,刘某、田某、徐某等4人为“哥级”人物。经“哥级”人物介绍,通过网络招募会员,又相继发展了王某、马某、苏某、乔某、李某等人加入该会。该团伙成员年龄都在十七八岁,最小的只有16岁。济南一些小学生在网上“摆香堂”,参加“强人帮”、“篮球小子”、“魔兽族”、“清河古惑仔”等网络帮会。
上海“尊龙名社”组织职责分明,有3个管理机构分别为尊堂、龙堂、刑堂,下设徐汇分堂在内的7个分堂,还列有会费缴纳事项和帮规戒律,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服从高层指挥”、“随叫随到”等原则。该组织发展迅速,成员在网络上发布结帮信息,发展会员,只要“堂主”发一个帖子,数十名手下就会带上打斗工具,迅速在现实世界中某个地点聚集。四川“洪兴帮”下设兄弟堂、忠义堂、恋爱堂等分堂。该帮制定了严密的帮规。加入帮会需要帮会里介绍,每个月交20块钱。该帮猖狂地在网络上扬言“杀人是我本行,砍人是我专长”。贵阳“阴风帮”最初由几个无业的社会青年所建,通过在网上不断发展吸纳新成员,势力逐渐壮大。帮内还设有“帮主”、“副帮主”、“堂主”、“霸主”等,成员通过网络相互联系,每天都要到网吧聚会。兰州“三联帮”下设5个堂口,并任命堂主,制定帮规,发号施令,要求群成员听命于帮主的调遣。在一年多时间里,该帮多次在学校周边作案,收保护费,持械斗殴,抢劫财物,已经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
网络结帮,不仅仅是利用网络渠道的组织联络,最终目的是为了结伙在网下实施犯罪活动。上海“尊龙名社”成员在网络上的讨论多涉及帮“兄弟”报仇、性、混江湖和帮派之间的辱骂挑衅等话题,最为向往的“事业”就是帮娱乐场所或者网吧“看场子”。公安机关发现“尊龙名社”成员在全市范围内作案8起,涉案人数达12人,活动主要是抢夺同龄人钱物,帮人打架出气等,涉嫌构成抢劫罪或寻衅滋事罪。辽宁大连“鬼飘堂”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小学校园周边抢夺学生钱物,收取保护费。保护费没有具体数额,一般在60元至100元之间。学生交了,保证半年不挨打,否则见一次打一次。他们设立了自己的QQ论坛,在网上帮人打架出气,收取300元至500元不等的劳务费。遇有成员被欺负或与其他群体发生矛盾时,其首领便会在网上发“帖子”,号召其成员到某个地方去打群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先后七八次纠集人员打架滋事。为了获取经济来源,满足大家的日常吃喝和上网等费用,兰州“新叛逆天下会”成员专门针对夜间单身行人及出租车乘客,进行暴力抢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利用QQ群通过隐语黑话联络,通过网络发布抢劫信息,持刀、砖块、木棒等凶器,明目张胆结伙抢劫,疯狂作案30余起。
尽管这些黑帮组织还较为松散,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保护伞,还称不上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但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这些网上聊天室或QQ群采用会员注册式,不允许陌生人进入,组织成员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联系交流,通过网络“黑话”联络,组织活动较隐蔽。而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又使组织蔓延发展迅速,短时间可以吸引网罗众多成员。帮内成员之间相互教唆传授犯罪活动,逃避侦查。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观念的形成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能力较低,易情绪化、盲目模仿从众、好奇心重且具有叛逆性和报复心,容易冲动,作案手段暴力化,不计后果,极易制造恶性案件。从长远看,虽然这些帮派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显得十分稚嫩,但是由于成员多是青少年,从小身染黑道,有了犯罪案底,不可避免地对自身和家庭造成极大影响,也是社会治安的潜在隐患。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在心理上有群际交往的强烈需要,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青少年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但是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文化素质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导致心灵扭曲和信仰缺失,哥们义气和帮会意识滋生,很容易被别人煽动、拉拢、利用,被吸收为帮会成员,进而在群体打斗砍杀混乱中麻醉自己,寻求刺激。一些青少年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认同和崇尚暴力、金钱,企图通过拉帮结派和暴力手段满足自己不良心理需要和畸形物质需求。据沈阳市教育部门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明,在青少年群体中,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是崇拜父母人数的2倍!黑道大哥、杀手、街头古惑仔、流氓都成了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
如今,由于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普遍的社会交往平台,是他们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途径。网络一方面弥补了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利用网络在虚拟空间里以虚拟身份组建帮派组织,又从某种程度上为这些帮派成员的纠集、策划、组织、煽动、互相影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前,网络虚拟世界管理还存在诸多盲区,如网络虚拟社团缺乏管理监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缺乏必要的监控和有效的过滤。如以“黑帮”为主题的网络游戏在一些网站公然流行,以“黑帮”、“黑社会”、“黑手党”、“江湖”、“教父”、“古惑仔”等为主要题材,突出表现“黑社会”打、杀、抢、奸、骗等反社会行为,渲染血腥暴力,鼓动、教唆游戏用户在游戏中扮演“黑社会”成员,赞美“黑社会”生活,严重威胁、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诈骗、赌博、帮派打斗冲杀暴力等网络犯罪亚文化和大量的负面信息之中,由于缺乏人生阅历,是非观念不清,加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导致精神迷茫、思维错位和行为偏差。为满足现实中自身的心理和物质需求,青少年极易诱发犯罪心理冲动。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时期,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境有利于其成长。在网络时代和现实社会中,有的青少年家庭父母无暇和无力管理监督孩子,对孩子的关心非常少和溺爱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里上网和上网在干什么,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要。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标准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在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下,唯我独尊,任性妄为。而有的学校在功利化教育模式下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成为家长不关心、老师不重视、同学瞧不起的边缘化学生,进而厌学、逃学,并通过网络与其他青少年发生不良交往,相互影响,形成帮派圈子。有的青少年过早离开学校,缺乏必要的生活就业技能,于是沉迷于网吧和网络,游手好闲,混迹社会,变成社会闲散青少年,进而热衷于从网上帮派小团体中寻求精神寄托。
预防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千家万户和谐幸福的大事。针对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笔者认为有以下对策:
家庭永远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课堂,青少年的习惯养成、品行塑造、心理发展等个人素质很多是在家庭里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环节。面对网络时代,家长应该切实履行起对子女的积极引导和监护责任,鼓励青少年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不要沉溺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掌控孩子的上网时间与内容,关心和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和网络交友状况,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交往,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注意发现青少年的不良倾向和问题,及时疏导和矫治,以避免孩子步入歧途,深陷黑帮陷阱。学校要加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政府和社会要重视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避免失学、失业青少年边缘化,过早盲目流失社会,将其推向犯罪道路。
首先,要严格网络营业场所管理,强化网络运营商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引导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网络虚拟世界的管控机制,清滤不良网络信息,为青少年上网构建起绿色的防护屏障,从源头上防止青少年的纯洁心灵受到腐蚀。其次,要加强对网络虚拟世界的现实管理,提高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和处置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注意发现网络不良群体组织,积极予以治理。一旦发现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苗头迹象,不能漠然置之,要引起警惕,坚决防止其蔓延。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的同时, 也把加强青少年网络社区和文化建设问题提上日程。所谓网络社区,就是一群人通过网络形式组织一个社区,进入社区的成员能借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参与社会和获得服务。政府和社会要加大投入,创建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社区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注意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满足青少年精神需求的内容来占领网络阵地,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主动引导青少年加入良性社团,促进青少年社团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丰富多彩的网络社区和网络文化,一方面让青少年特别是边缘青少年找到情感归属和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参与社会服务,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感和集体感,逐渐理解和学习现代文明,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社区交流能及时了解青少年心理动态,使青少年遇到困难时得到社会的精神帮助和物质支持,防止其走向歧途。
[1]李淑平.上海破获网络“古惑仔社团”[N].东方早报,2009-09-14.
[2]欣桦.大连发现网络黑帮“鬼飘堂”[N].华南新闻,2005-06-09.
[3]张烁.西固“三联帮”疯狂行凶17名青少年一审各获其刑[N].兰州日报,2011-01-26.
[4]孙华.小学生网上“摆香堂”[N].济南时报,2009-12-04.
[5]古槐.青少年景仰黑势力老大:黑道崇拜与信仰危机[N].江南时报,2004-10-25.
[6]庄宇辉.网站公然流行“黑帮”游戏[N].深圳特区报,2009-07-28.
D917.7
A
1672-6405(2012)02-0036-03
左吴(1968-),男,安徽枞阳人,硕士,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犯罪学和侦查学研究。
2012-05-02
王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