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
(陕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龙年来临,有关“龙”的话题日渐增多,如龙的传说、龙的成语、龙的服饰、龙的电影、龙的广播电视节目、龙的精神、龙文化论坛、龙民俗文化节等.古时候,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住“龙宫”,动辄“龙颜大怒”.故宫里单是太和殿便装饰有一万三千多条龙.现今,在老百姓心目中,龙是祥和、幸福的象征.传统娱乐项目如新春佳节舞龙、元宵节赏龙灯、端午节赛龙舟、旅游时乘龙船等.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每天晚上的龙舟游园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甚是热闹.而在西方文化中,“龙”一直是反面角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含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及其翻译观.
(1)中国“龙”的形象.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与凤凰、麒麟、龟等一起并称为“四瑞兽”.它由各种动物的身体部分组成,如鹿角、牛头、蛇身、鱼鳞、蜥腿、鹰爪,无翅,其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身体修长,通常颜色金黄,不食人间烟火,但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故而能兴云致雨[1].
(2)中国“龙”文化的内涵.龙文化有多重内涵.一是龙的观念.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国人最重视的四大观念,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二是龙的理念.龙文化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即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三是龙的精神.中国龙是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和符号创造.龙的精神是中国龙文化的最深文化底蕴,是一种崛起的中国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3)中国“龙”文化的本质.中国的龙文化源于图腾,超越图腾.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于个别遗迹之中,而是保持着强大生机,其扬弃了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等消极因素,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主流的文化作用,但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等方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的龙文化是文化创造,而非实物崇拜,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并升华为以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族文化内涵.
(1)西方“龙”的形象.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喷火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其外形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样的巨大翅膀,身披鳞片,身体粗壮,浑身黑色,长有蛇样的舌头,能喷火,吃人和动物[1].因此,有人把它想像成一条大蛇,有带刺的尾巴.在基督教里,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因而在绘画里,总是匍匐于圣徒与殉教者足下.此外,龙很早就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标志.北欧的战士把他们的船头刻成龙头形,中世纪时的英国曾以龙作为皇家的徽记.
(2)西方“龙”的传说.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传说生物,拥有强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其种类甚多、家族甚是庞大.比起东方的龙来说,毫不逊色.如有居住于深海的海龙,有沉睡于火山的火龙,有蛰伏于沼泽的毒龙以及无数的奇形怪状的龙,还有九头龙、龙兽、亚龙、双足飞龙等.欧美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龙除外观容貌上有少许相似外,其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差别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带有邪恶的意味,与东方的瑞兽完全不同.西方从基督教时代开始,龙和蛇有负面的含义,充满邪恶,是“魔鬼”、“撒旦”.
(3)西方“龙”的起源.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美索不达米亚)神话[1].在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Marduk的对手Tiamato,以及Hittite神话中的Illuyankas等,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
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开始对原始龙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四字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生活场景.有关龙的成语不计其数,且多含有褒义,但在英译过程中,有些根本无需出现dragon一词,意译即可,有些则需加注进一步解释.可看以下典型例子.
(1)望子成龙:expect one′s children to become successful;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2)龙飞凤舞:like Chinese dragons flying and phoenixes dancing-lively and vigorous flourishes in calligraphy
(3)龙争虎斗:a fierce struggle between two evenly-matched opponents
(4)龙凤呈祥:prosperity brought by Chinese dragon and the phoenix-in extremely good fortune
(5)藏龙卧虎:hidden dragons and crouching tigers-talented men still remained in concealment
(6)车水马龙:incessant stream of horses and carriages; heavy traffic
(7)龙口夺粮:snatch food from the dragon′s mouth-speed up the summer harvesting before the storm breaks
(8)生龙活虎:doughty as a Chinese dragon and lively as a tiger; full of vim and vigor
(9)来龙去脉:origin and development; cause and effect
(10)画龙点睛:bring the painted dragon to life by putting in the pupils of its eyes-add the touch that brings a work of art to life-add the finishing touch
(11)龙生九子:each on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nine sons of the same father
(12)龙腾虎跃:dragons rising and tigers leaping-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13)龙盘虎踞:like a coiling dragon and crouching tiger-a forbidding strategic poi
(14)龙潭虎穴:dragon′s pool and tiger′s den-a dangerous spot
(15)群龙无首:a host of dragons without a head-a group without a leader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使人恐惧的妖魔;在圣经故事中,dragon是罪恶的化身,人们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在英语中,赞扬龙的词语压根就找不到,更谈不上含有dragon的成语或者典故.在评选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时,之所以没有选择呼声甚高的“龙”,主要是因为担心其英译Dragon会使西方人误解中国.英美出版的词典中,含dragon的表达都充懑贬义,“dragon”引申为“凶暴的人”、“严厉的人”、“悍妇”等,因此在使用时需十分注意.英语中,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可看以下典型例子.
(1)the old dragon 撒旦、魔鬼
(2)chase the dragon 服用鸦片、服用毒品
(3)dragonish 似龙的、凶暴的、严厉的
(4)Sow dragon′s teeth 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比喻相互争斗的根源)
(5)Mary said that her father was an old dragon.玛丽说她父亲简直是个恶魔.
(6)She′s a bit a dragon around place.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7)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东西方有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因而处在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历时性感受和共时性感受,造成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现象[2].英文中对“龙”的音译是Loong,姓氏“龙”和人名中的“龙”字也被翻译成“long”.例如,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英文名字是“Lee Siu Loong”,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名字被翻译成“Lee Hsien Loong”.显然,这是受到香港人所使用的那一套粤语拼音的影响.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西方人面前自称为Dragon或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龙的传人),西方人会把中国人看成是恶魔或者坏人,因此,不能把“龙”翻译成Dragon.Loong 的两个“O”字母象龙的两只眼睛,Loong 使人联想到 long(长),所以它有一点象形文字的特征,和汉字的特色相通.对于“龙”的翻译方法,2004 年,台湾学者蒙天祥在“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把“龙”翻译成“ Loong”[3].200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做了题为“从‘龙’与Dragon看中西文化交流”的讲座,也提出将“龙”译为“Loong”.遗憾的是,这种提议目前还没有被权威和大众认可并接受.
早在1985年,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在编撰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在涉及“龙”的条目时已经存在两种不同意见.在百科全书第五卷的第367页上,“龙”具有两个独立的条目,其一是“龙 dragon”;其二则是“龙 loong(dragon)”[4].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把“龙”重新翻译,这部分人认为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西方人已经或者有朝一日将完全能够正确理解 Dragon 所指的“龙”和原来的 Dragon是不同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只需要写成 Chinese Dragon 加以区别就可以了.总之,只要中国强大起来,为龙正“英”名,指日可待.
尽管龙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且在中西方文化中又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其美好形象无与伦比,“龙”的形象早已融合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中了.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高贵、神圣和吉祥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文化”和“龙精神”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继承外,还被远渡重洋的海外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获得全世界认同,已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龙文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3827.html?wtp=tt,2012-03-07.
[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82.
[3] 蒙天祥.为‘龙’正视听是我们的责任[J].广西文献(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编辑出版),2004,(4):189.
[4]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9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