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艳丽,刘灵彩
(河南省偃师市畜牧局,河南 偃师 471900)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鸡痘通常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前者以皮肤(尤以头部皮肤)出现痘疹,继而结痂、脱落为特征,后者以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为特征。
病鸡精神萎顿,不愿采食,眼肿、流泪,不时用爪在背羽上擦拭,背羽羽毛潮湿、板结;剥开肿胀粘连的眼皮,可挤出干酪样分泌物;病鸡发热、爪凉。部分鸡张嘴呼吸,吞咽困难,气管有啰音,有鼻炎症状,有的病鸡咳出血痰,有的鸡完全失明。
内脏无明显变化,皮肤表面的结节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其粗糙,呈灰色或暗棕色,切开结节,切面出血、湿润。眼部有少量小痂块,眼结膜充血,眼眶内有大量干酪样分泌物,鸡口腔、咽喉部黏膜,气管上附着黄白色膜,膜不易剥离,用镊子撕去膜,则露出红色的出血溃烂面,溃疡面往往形成干酪样伪膜。肺部偶有充血,而气囊混浊。
根据发病情况,病鸡的冠、肉垂、嘴角和其他无毛部分有结痂病灶及口腔和咽喉、气管有假膜可初步诊断为鸡痘。
实验室确诊:取患鸡口腔内的痂膜制成1∶5悬浮液,将其刺种于鸡的冠、肉垂或皮肤上,被接种鸡5 d后出现典型的皮肤痘疹症状时即可确诊。
隔离病鸡,轻者进行对症治疗,可把眼部蓄积的干酪样物挤出,用2%的硼酸液冲洗眼部,再滴入5%的蛋白银液。口腔、咽喉处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剥离掉的假膜或干酪样物应集中烧掉,以防散毒。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A、鱼肝油,以利组织、黏膜再生,促进食欲,提高鸡的抵抗力。饮水中添加倍量的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和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环丙沙星,连用5~7 d。治疗7 d后无新病例出现,大部分病鸡停止流泪,能正常睁开眼睛。对健康鸡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接种。
鸡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流行于秋冬季节。发病鸡场对一月龄以上鸡用100倍稀释的鹌鹑化鸡痘弱毒疫苗刺种一次的操作有误,正确方法是刺种两次。疫苗接种剂量不足,导致免疫失败,引发了此次发病。秋末冬初,蚊虫肆虐,鸡群拥挤,鸡舍阴潮、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及饲养管理不良使病情加剧。
建议鸡场搞好灭蚊工作,注意鸡舍及环境的卫生;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造成鸡受伤。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A、维生素C,以提高鸡体抵抗力,减少应激。
鸡痘疫苗只有皮肤刺种(以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内侧皮下),刺种部位红肿、起泡、结痂,脱落,才证明免疫有效,而饮水免疫则无效。鸡痘疫苗的保护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雏鸡免疫期两个月,成鸡免疫期5个月。养殖户应根据疫情、季节变化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