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云龙
200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对18例侵及气管、支气管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实施了食管癌连同受侵气管、支气管局部切除以胃壁修补呼吸道重建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本组18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47~71岁,平均56岁;上胸段食管癌2例,中胸段食管癌16例;病变长度4~8 cm,单纯侵及气管、支气管膜部或少许临近软骨部受累14例,侵及气管、支气管长度0.5~1.5 cm,侵及范围纵向长度超过2.5个软骨环、横向占软骨环1/3者4例;术前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肿块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气管、支气管局限性受压变形。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腔内均无明显侵犯。
18例均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麻醉,常规切除食管癌,同时术中仔细游离受侵处气管、支气管软骨环部及膜部,距病变边缘0.5~0.8 cm处切除受侵局部气管或支气管,最大缺损区面积为3.5 cm×2.5 cm。14例主要膜部受侵者,开窗切除气管、支气管膜部及少许临近软骨环部,用4#丝线将相邻胃壁直接无张力间断缝于气管、支气管膜部缺损缘,针距0.3 cm,边距0.3 cm,并用周围胃壁包埋。4例软骨环部侵及面积较大者,行气管、支气管楔形切除,间断缝合气管、支气管近端与远端软骨环部切缘,然后采用同上方法进行胃壁修补膜部缺损。
1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切除的气管和支气管壁病理检查均见癌细胞浸润,其中2例切缘有癌细胞残留,其余16例切缘无癌细胞残留。术后3~6个月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示气管、支气管腔内无狭窄,内壁光滑,无肉芽组织及瘢痕增生,缝合处无明显界限,胃壁重建管壁无塌陷及反常运动发生,病理检查示缝合修复处的组织呈支气管黏膜上皮化。术后均辅助放疗,均获得随访,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8.5%、27.4%和9.6%,死亡原因主要是肝转移,部分为肿瘤局部复发。
食管与气管、支气管解剖毗邻,使得食管中、上段癌极易外侵至胸段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膜部和侧壁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晚期出现食管气管、支气管瘘诊断较容易,早期浸润主要依赖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诊断优于纤维支气管镜,目前,仍然是术前评价食管癌外侵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1,2]。CT平扫时,除颈部外,正常的气管、支气管后壁与食管之间有一层较低密度的脂肪层,且胸段食管的全长均可显示,食管中、上段癌气管、支气管受侵早期的诊断标准为:CT图像中连续两个以上层面出现肿瘤与气管或支气管间的脂肪层消失,临近病灶的上下层面仍存在脂肪层,气管、支气管后壁变平直或略向前凸。此外,注意观察肿瘤是否位于食管前壁或环周生长,外膜面毛糙,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也可提示气管、支气管受侵。传统观点认为食管癌侵及气管、支气管属于手术禁忌症,多数放弃手术;学者认为食管癌气管、支气管早期浸润不能作为手术禁忌症,术前应行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严格筛选病例;与发生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姑息治疗不同,本组随访结果显示,根治性切除辅助放疗仍能取得满意疗效[3]。
在食管癌手术中,上提至胸腔的胃体保留了完整的血管弓,胃壁血供良好,没有像心包片修补的血运担忧[4],可根据需要无张力的移至临近的气管缺损处,这为同期实施气管和支气管重建提供了很好的解剖学基础。对于气管、支气管膜部受侵为主者,手术切除了受侵的气管和支气管膜部或少许软骨组织,最大限度保留了气管软骨的硬性支撑,且缺损范围小,采用胃壁浆膜面修补,不仅能保持气管膜部相似的张力,且表面光滑,以利于保持气道通畅;胃上提与食管吻合后位于后纵隔,便于行气管、支气管修补;手术操作在同一个视野内进行,操作简单。
气管、支气管的软骨环部支撑维持了气道的有效畅通,因此,本组4例软骨环部侵及较大者,采用气管、支气管楔形切除,间断缝合气管、支气管近端与远端软骨环部切缘,然后再应用胃壁修补膜部缺损,以保证有更多的软骨部分支撑,无1例出现术后气管、支气管狭窄。
总之,食管癌连同受侵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胃壁修补呼吸道重建术,提高了食管癌的切除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能减少或避免食管、气管、支气管瘘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
[1] 杨顺娥,徐继鸿,张 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食管癌术前气管支气管受累程度的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03,31(12):815.
[2] 孙 伟,张国庆,庞作良.胸段食管癌气管、支气管及隆凸浸润早期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2):108.
[3] 闫云龙,刘 建,张春堂,等.原发性食管癌侵及气管、支气管膜部切除以胃壁修补5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2):138.
[4] 向家勇,杨晋平,王清海.食管癌联合气管部分切除自体心包片修补气管缺治疗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