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重庆市巴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巴南 401320)
为切实加强巴南区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促进动物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达到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目的,笔者于2010年深入鱼洞、花溪、南泉、界石、南彭等22个镇街,针对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下面就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巴南区现有乡村兽医411人,主要从事动物诊疗、阉割活动,协助兽医站做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疫病普查,科技推广、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大量工作。乡村兽医中,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3人,占0.7%;大专学历15人,占3.6%;中专(高中)学历59人,占14.3%;初中学历262人,占63.7%;小学学历59人,占14.3%。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的19人,占4.6%;31~40岁的有76人,占18.5%;41~50岁的有130人,占31.6%;51~60岁的有128人,占31.1%;60岁以上的有58人,占14.1%。从专业技能看,跟师学徒或随父学艺的有393人,占95.6%;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有31人,占7.5%。
1.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虽然《动物防疫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和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逐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试点”。但目前,巴南区并没有真正的组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所谓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都是各镇街畜牧兽医站在春、秋季突击防疫时季节性临时雇用乡村兽医或村干部兼任,极不适合现行防疫工作(常年免疫)的开展,严重影响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2.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低,队伍不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没有固定的工资和补贴。多年来,全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报酬由雇用的镇街据实确定,有的实行以工作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定工资;有的以完成防疫注射数量计算工资;有的以每一季防疫工作任务给定额工资;季节性一过又无法对防疫人员进行考核。据调查,1名动物防疫人员在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中平均1天的工作报酬不到20元,每一季防疫工作报酬300~400元;绝大多数收入是靠日常诊疗来获取,在畜禽存栏多的镇村防疫员每月诊疗收入仅达到200~300元,而畜禽存栏少的远郊镇普遍较低,仅能达到100~150元;每人每年总收入也只在3 000~4 000元,根本不能维持生活;加上许多防疫工作都带有一定危险性,如:注射狂犬病疫苗,很多不愿搞防疫工作。
3.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专业技能不强。文化素质是影响防疫员对现代畜牧业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关键因素,全区411名防疫员中绝大部分是跟师学徒或随父学艺,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业务学习受限,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操作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服务能力低,很难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要求。
4.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体制散、管理乱,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目前,巴南区还没有制定《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因村级动物防疫员都属季节性临时雇用,导致动物防疫员日常工作无序、散乱,经常出现无法管理、没有约束的现象。特别是在重大动物疫病扑灭、疫情调查、科普宣传、疫病监测、监控等公益性活动时,因与村级动物防疫员无利益关系, 对工作怠慢,不认真,导致动物防疫不能有效开展,强制免疫不力而留死角。
5.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条件艰苦、任务重。巴南区畜禽生产仍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规模生产生猪仅占33%、奶牛占54.29%、家禽占41%。全区95%以上的养殖户在农村,养殖分散,交通条件差,大部分的防疫工作都要步行爬山进村入户,畜禽存栏量大,各种强制免疫、常规免疫种类多达7种,每年要免疫2次,人均免疫牲畜0.9万头次/年、免疫家禽1.4万羽/年、犬只狂犬病免疫0.0565只次/年,要完成一个村一项防疫任务就得需要15~20天的时间。加之疫苗储藏条件要求高,免疫要按时,一旦开瓶使用,注射又要及时定量,有的疫苗副反应又大,更加重了防疫员的工作负担。
6.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防疫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村级动物防疫员没有固定服务场所、缺少必备的消毒、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和保存疫苗的冷藏设备,仅凭一个出诊箱、一支体温表、一把注射器、几颗针头就构成了出诊设备,时常出现用开水冲洗注射器,食用白酒消毒。加上对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工作时只能是机械的去打防疫针,时常出现打飞针、不换针头、不消毒、疫苗瓶和剩余疫苗乱扔等不规范现象,疫情一旦出现也不具备最基本的应对措施,如:不及时报告疫情、疫区(点)内从事诊疗活动等。
鉴于目前巴南区镇街畜牧兽医站力量不足,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管理滞后,严重影响了动物免疫,特别是农村散养畜禽免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制定出台《巴南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加强巴南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已显得非常迫切,也是解决巴南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薄弱环节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1.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创新机制”的原则,把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纳入村级公共服务组织、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立起适应巴南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2.科学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置,要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相适应,要确保猪瘟、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措施在基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各镇街根据本地区畜禽饲养量、养殖方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综合测算,科学合理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对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按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设2~3名。
3.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职责。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承担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加挂、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普查和监控、动物疫情报告等公益性工作职责。同时协助搞好畜牧统计、疫病监测、畜产品安全监管、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等工作。
4.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制度。
(1)严格掌握选用条件和要求。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热爱畜牧兽医事业,能常驻村里;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从事与畜牧兽医相关工作两年以上,从执业兽医、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乡村兽医和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中选用; ③返乡的大中专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经验和较强组织能力的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原镇街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中被分流的临聘兽医人员可优先考虑;④身体健康,年龄在18~45岁,特殊情况下年龄可放宽到55周岁,且熟悉本村动物养殖情况,有一定群众基础和防疫工作能力。
(2)严格选用程序。本人书面申请,经村委会推荐,镇街畜牧兽医站签注意见,由镇街政府审定,报区农委审核。
(3)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把准入关。经区农委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乡村兽医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5.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区、镇街畜牧兽医部门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计划和在岗培训制度。每年对村级防疫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重点讲解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系统地学习动物疫苗的保管与使用,动物疫病的预防、疫病普查、疫情报告、当前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诊断和防疫技术,突发性动物疫病的病料采集;疫区封锁、动物隔离、捕杀等专业知识和技术要领。同时利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或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一支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逐步达到人员专业化、技能化水平。同时鼓励和引导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兽医执业资格考试,逐步完善执业资格制度。
6.规范建设动物防疫室,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条件。
(1)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目标,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房屋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
(2)统一村级动物防疫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对村级动物防疫室内部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配备小型冰箱、冷藏箱、可调电热炉、铝制煮沸消毒锅、瓷盘、广口瓶、镊子、剪刀、消毒喷雾器、办公桌、文件柜、注射器、保定器等仪器设备。
(3)统一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村级动物防疫室统一挂两块牌子:一是挂××镇街××村动物防疫室;二是挂××镇街××村动物医院。
(4)统一村级动物防疫室制度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相关制度,包括疫苗管理、免疫档案管理、动物进出栏登记、标识管理、器械消毒、疫情监控、报告等制度。
7.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1)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性质。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村委会聘用的专职管理本村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的人员。
(2)强化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村级动物防疫员受村委会和镇街动物防疫机构双重领导,上岗前一律与聘用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坚持人员的动态管理。
(3)建立责任机制和监管办法,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切实提高动物的免疫密度和质量,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措施,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行政、业务两个方面分别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书,落实相关责任。在行政上,由各村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书,重点在防疫密度、技术服务、巡查监管等方面进行明确;在业务上,由镇街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责任书,重点在免疫质量、疫病监测、疫情报告、业务档案、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明确。通过落实责任追究,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不断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行为,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将村动物防疫员完成工作职责的情况与报酬挂钩,把工作责任书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每年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对在公益性活动(强制免疫、疫病防控)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表彰奖励。
(5)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优秀村动物防疫员晋升、提拔机制。对有突出贡献、连续三年以上综合评价为优秀、具有大专以上兽医专业学历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采用公招的方式,选聘到镇街畜牧兽医站工作,纳入镇街畜牧兽医站国家在编人员,广泛吸纳全日制大中专兽医专业毕业生从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
8.落实待遇,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
(1)定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定额补助,由区政府纳入年初财政预算,每人每月定额补助300元。各镇街根据实际配套补贴经费每人每月100~200元。
(2)落实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为村级动物防疫员办理医疗、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险;对因公致伤致残者应按国家公职人员对待;为防止在承担重大动物疫病的扑灭、疫情调查、强制免疫等公益性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