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研究概述

2012-04-13 05:34梁黎黎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阴虚证阳虚证慢性肾炎

梁黎黎,宋 丹,陈 健,史 伟(指导)

(1.广西中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广西南宁530023)

慢性肾小球肾炎[1]简称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现将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分型与证候分布的关系

熊玮[2]研究表明,年龄、病程对证候分布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中医主证以脾肾阳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为多。中医证型与肾功能分期存在相关性,肾功能代偿及失代偿期出现率高的证型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以脾肾阳虚证发生率最高,主证中各证型的肾功能变化呈现规律性。吴一帆等[3]对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总结气虚兼夹标实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随病程的发展,血瘀证型会逐渐向湿热证型转变,水湿证型似有减少,湿浊证型没有明显变化。谢永详等[4]研究表明,广西地区慢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最多见,受地域影响,湿热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王跃娟等[5]经研究发现本虚证以气虚和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标证以湿热和湿浊最为多见,且湿热、湿浊表现明显者多伴有大量蛋白尿、感染等,而单纯辨证属瘀血、外感者不多见。

2 中医分型与基因指标的关系

李玉萍等[6]用SSH方法筛选出了CGN肾阳虚证的差异cDNA片段,得到了443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成功地构建了CGN肾阳虚证的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CGN肾阳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李玉萍、罗仁等[7]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汉族人慢性肾炎(CGN)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了CGN肾阴虚证的差异cDNA片段,得到了386个白色克隆,再经PCR方法快速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CGN肾阴虚证的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CGN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3 中医分型与生化免疫的关系

周玥等[8]研究表明,慢性肾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及清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在各证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以脾肾阳虚证和水湿证患者血脂升高最为明显,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和水湿证患者的清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为最低。孙晓敏等[9]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肾阳虚证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总蛋白,结果同病异证患者血浆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从而有望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孔月晴等[10]通过研究发现TNF-α与慢性肾炎肾阴虚证关系密切,IL-2则不明显。全世建等[11]观察肾小球病变程度与尿白介素-6活性及中医证型关系,结果系膜增殖性肾炎以肝肾阴虚型比例最高,且与尿白介素-6活性相关。

4 中医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李深等[12]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程度与临床及其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发现血瘀证积分与Upro、TG水平以及虚损证积分显著相关,伴有肾小球硬化的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积分较高,提示血瘀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肾脏慢性化病变,是影响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陈香美等[13]分析286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辫证分型与病理关系,证明IgA肾病中医分型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显著相关,中医分型对推测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余俊文等[14]研究肾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47例,发现35例气阴两虚型患者病理类型主要是IgA肾病,23例湿热型患者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例水湿型患者病理类型主要是微小病变,瘀血型则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之中。

5 中医分型与血清及血红细胞的关系

严慧芳等[15]研究了慢性肾炎肾虚证患者与血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慢性肾炎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组血红细胞变形能力均低于正常人,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比较则肾阴虚证偏低。英錫相等[16]通过ICP-MS半定量分析模式测定正常组和慢性肾炎肝肾阴虚证组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表明Zn、Fe、Cu等微量元素在慢性肾炎肝肾阴虚发生时有明显降低趋势,而Mn元素呈升高趋势。赵瑞宝[17]探讨慢性肾炎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血清相关纤维化指标FN、Col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性肾炎肾功能正常组中医本虚证各证型患者血清Col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型患者血清ColⅣ表达水平较其它中医本虚证证型明显增高,血瘀证型患者在中医标实证各证型患者血清ColⅣ水平最高。

6 其他

魏敏等[18]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发现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中脏腑复合虚证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居多,分别占30.5%和22.7%,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王永钧等[19]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案两种辨证方法,分别辨证,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发现各证候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肾病理的Katafuchi评分,Andreoli方法的AI/CI指数均具相关性,各证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赵爱萍等[20]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87例慢性肾炎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血、尿FN含量,观察血、尿F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与健康组相比,慢性肾炎组患者血FN水平降低、尿FN水平增高,各中医证型的血FN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尿FN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有非常显著差异。

7 小结

目前,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有一定的进展,缺乏高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需要高敏感、高特异性的检测指标,从而将辨证量化,进一步确定中医诊疗方案,指导中医规范化用药,推动中医辨证、治疗的客观化、标准化、一体化进程。

[1]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8.

[2]熊玮,王小琴.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症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2):1086 -1088.

[3]吴一帆,林峰,包崑,等.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兼夹标实证候演变规律的观察与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

[4]谢永祥,龙春莉,蓝芳,等.广西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386-4388.

[5]王跃娟,孙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5):440-442.

[6]李玉萍,罗仁,赵晓山,等.慢性肾炎肾阳虚证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J].四川中医,2009,27(6):33 -36.

[7]李玉萍,罗仁,赵晓山,等.慢性肾炎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57-60.

[8]周玥,孙伟,楼季庄,等.慢性肾炎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1):755 -757.

[9]孙晓敏,谭为,罗仁,等.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4):433-435.

[10]孔月晴,严惠芳,郭文娟,等.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α、IL-2与肾阴虚证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10.

[11]全世建,谢桂权,曾庆波.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尿白介素-6活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223 -224.

[12]李深,王素霞,饶向荣,等.17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487 -491.

[13]陈香美,陈以平,堪贻璞.286例IgA肾病中医辨证与肾脏病理关系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2):101 -105.

[14]余俊文,林碧莹,刘奔流,等.14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9,41(8):22-23.

[15]严惠芳,郭金瑞,马居里,等.慢性肾炎肾虚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5):53-54.

[16]英錫相,赵友林,何学红,等.慢性肾炎患者肝肾阴虚证与血清中微量元素关系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42 -43.

[17]赵瑞宝,等.慢性肾炎血清FN、ColⅣ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1):12 -15.

[18]魏敏,孙晓敏,赵晓山,等.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328 -329.

[19]王永钧,陈洪宇,朱彩凤,等.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附两种辨证方案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2):1054-1058.

[20]赵爱萍,林满遍,王智,等.血、尿纤维结合蛋白水平与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的关系[J].福建中医药,2010,41(2):1-3.

猜你喜欢
阴虚证阳虚证慢性肾炎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阴虚证诊断标准的现代文献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