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辉
思维训练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运用
梁晓辉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将思维训练引入《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需逐步探索的一种文学史教学新模式。宏观与微观相契合的总体思维、共时和历时相贯穿的比较思维、角度和细节相联系的创新思维是教学中可初步进行探索的思维训练模式。要把基本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进而引导他们结合所学课程进行自主性的思考。
外国文学史;思维训练;教学;总体思维;比较思维;创新思维
怀特海特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活跃人的思维。良好思维的养成,有助于形成独立思考,较快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对问题提出创造性见解,从而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以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为代表的著作也较早在思维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了探讨。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和思维相关的论著颇丰。但大都集中于单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偏理工学科思维意识的培育等方面。一些理论教学提到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也只是限于表层的介绍。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上,国内一些国家级精品课程展示上多对比较思维有所触及,但尚未明确、系统地提出将思维训练和文学史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论题。笔者认为,外国文学史课程作为当下大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主干课程,必须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将思维训练和课程教学结合,进而实现思维训练辅助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从思维训练的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结合各大院校的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对当下的外国文学史的学习目标进行一个总体性概括。也就是着眼于人才培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基础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文艺思潮、作家作品进行恰当的评析,能够掌握并描述外国文学的发展规律,进而提高自身的美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外国文学史的学习最终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建立一种立体型的总体思维——从总体角度,将宏观文化文学背景和微观作家、文本分析辨证统一起来,形成真正为学生所掌握的总体文学框架和文学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它同时兼顾宏观和微观层面,是宏观和微观的契合。
一旦进入学习内容,上述的总体思维便会变得抽象,需要以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形式来进行阐释。宏观和微观总是相对而言的。宏观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就外国文学史来说,主要是文化背景、文艺思潮和文学发展概述部分,它是一种“面”的观照和考量,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和铺垫,决定了学习和认知的广度;微观则是从细微处着手,主要是对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评述,它决定了学习的深度。我们需要告诉学生,总体思维是宏观学习和微观学习的契合。任何割裂两者关联的评析都注定是片面的,只是“单方面”思维,事实上,绝对的割裂也是不存在的。一旦学生能够做到对一些评析从宏观和微观视角上做总体性评价,那么他的总体性思维就逐步地开始建立了。
宏观与微观是在总体思维层面上的辨证统一,而非整体和部分层面的绝对同一。文学史上宏观是背景和趋势,在大方向上影响了微观走向,而宏观又是由微观单元组成的,微观的个体又影响了宏观趋势的走向。正是这种相互影响的存在,使得宏观和微观知识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宏观是建立在微观之上,微观是宏观下的微观。但外国文学史是文学的发展史,依据发展的原则,宏观微观之间必然会有矛盾存在,而宏观是既发的、稳定的;会发生变化,推动文学前行的必然是微观。所以,一方面要去发觉微观知识点中和宏观统一的成分,同时更要重视其呈现出不同于宏观的独特性成分。这种独特性往往是先质文学的缘起。
宏观、微观与总体思维的关系是,宏观知识是立足点,微观知识是支撑点,总体思维就是宏观微观辨证统一的科学立体思维,最终导出正确的结论。秉持总体思维,宏观观照和微观把握的有效结合,要求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在总体思维的层面,应当找好宏观微观的契合点。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这里的“中间阶段”就应当是我们宏微观知识点相统一的契合点。也是文学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努力把握的阶段。对这一阶段的认识,是总体思维最终得以实现的前提。
哲学层面上,宏观和微观是人类思维的两大特征。反映在世界文学体系上,这两种思维特征恰恰主要反映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上。于是,我们要建立的文化思维就应当是总体性的思维。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应该做到将两种文化体系有效地结合,进而突破东西方文化各自的局限性,这对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大有裨益。
“共时”和“历时”概念语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共时指的是语言发展某一时段上的情况,历时则是指语言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转移到思维层面,他们又显现为横向和纵向。共时是横向研究,历时是纵向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同样可以引入这种共时历时相贯穿的思维训练模式。我们讲到内容以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形式呈现。每一个知单元、每一个知识点在文学史的脉络上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共时和历时就是用以标定这一位置的横纵坐标,精到的定位是我们进行确切研究和分析的关键。应当使学生明白,每学习一个文学单元,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确定坐标。
进入文学史的学习,共时和历时这两条坐标轴不是以线的形式,而是以面的形式存在的。历时是纵切面,共时是横切面。每一个切面上,都散布着无数的需要我们恰当定位的“坐标点”。要把他们解析出来,首先要做的是在历时和共时各自层面上的比较与区分。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比较思维的存在,在比较中发现他的共性与个性。建立共时和历时相贯穿的比较思维,有利于形成比较的文化学上的文学观念。历时的切面上,可以进行同一国别、流派乃至作家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比较;共时层面,可以进行同一阶段不同国别、流派乃至作家作品的比较。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所在,进而作出评价。这种比较又可以进一步拓展开来,宏观上形成东西方文化文学间的比较,微观上形成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
于根元老师关于语言运动的谈话可以带给我们外国文学史教学一些启示,他指出“语言的运动是开放的。从纵的方面说,语言是历时的产物,运动才能形成历时,语言的各个历时都是在一个共时里的,各个共时又都是在一定的历时里的。语言是一个纵横交错、相邻部分又动态叠加的系统”。外国文学史何尝又不是这样一个系统。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开始,经历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直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它们的组合共同展示出了文学的历史运动流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在每一个时期、每一种文艺思潮的共时阶段,它们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外国文学史。国别文学、流派文学纵横相通,相互影响,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成分。
共时和历时贯穿渗透于外国文学史教学需要构筑的比较思维。应当意识到,作为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它们是为了进行分析研究而进行的专门划分。文学的研究往往是既包括了共时的研究,又包含历时的研究,二者相互贯穿、融汇。共时研究中进行历时的关照和比较,便于我们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探寻,同时,也有利于介绍某些文学观念、文学样式存在的原因;历时研究注意共时的把握,便于我们形成“文学史”的意象,同时,也有助于对经典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和评析。外国文学史所属的二级学科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要进行分析和把握必须进行基于精确定位的比较分析。同时,任何一种文学样态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还要注意从发展和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维。
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同样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0世纪末起,“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对于创新思维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创新思维有以下3种表现形式:首先是完全发明式的首创,即相对于以往理论和认识的创造;其次是逆向思维,或曰求异思维,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另寻出路,是对惯有的事物或已成型观点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第三是旧瓶装新酒,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以求推陈出新。创新思维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无可估价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文学上表现为理论创新和认识创新。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恰恰能够提供创新性思维的练习。通过创新性思维,达到自我锻炼、自我塑造的目的。对于教师教学而言,能否展开创新思维的关键是角度和细节,二者相联系往往能够成就创新。
角度在本文指的是看问题所选取的视角,或者是切入点。这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起始点。一个全新角度的选取,往往能够成就新理论、新观念的发生。创新思维的3种表现形式实质上都和角度的选取息息相关。新的视角意味着完全的创造,反向视角即逆向思维,利用旧有视角来看新问题即旧瓶装新酒。视角的选择在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中非常重要。站在某一个角度分析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同一性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仅仅只是在这一个角度的层面成立,一旦我们变化视角,往往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比如,西绪弗斯的神话,站在结果的角度,我们得到的是“徒劳”的消极结论;站在过程的视角上,却能够得到不懈追求的积极论断。要让学生知道,同一问题、同一知识点,不同的人之所以会有着不同的观点、看法和结论,其直接原因就在于看问题角度的不同。
角度思维和创新思维关联紧密,因此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积极进行思维角度的训练。训练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而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思维总结,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需要指出的是,细节是角度选取的一个层面,在这里把它单独拿出来,是因为它在角度选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决定了思维创新的成败。
文学的分析关键要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谓细节即细微而又具体的成分。无论我们选取怎样的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必须依靠细节来进行印证。角度选取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在细节层面展示的。在实际问题的操作中,甚至角度的选取也是从细节中得来的。比如托尔斯泰以其“心灵的辩证法”著称,他借助对人物心理的描述,传递着自己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从细节描写展开的视角,进而我们又能够在不同作品中的细节描绘中验证这一视角得出的结论。只有视角和细节相联系,创新性的结论才有可能发生和被印证。
教育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基本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进而引导他们结合所学课程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基于这点,有学者指出“要给学生参与课程任务的机会”,我们想补充一下,将其改为“要给学生自主参与课程任务的机会”。唯有学会思维,从思维训练中得到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地进入到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理解课程乃至创新课程。在一系列的“自主”参与过程中,自身的文学素养潜移默化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必然最终实现。
[1] 于根元.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359.
[2] 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07.
Thinking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LIANG Xiao-hu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Introducing thinking train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s a model of thinking training that should include the overall thinking wi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the comparative thinking wi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with perspectives and details.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basic mode of thinking to the students, and then guide them to think independently in the courses they are taking.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thinking training; teaching; overall thinking; compar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think-ing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G642.0
A
1673-2065(2012)02-0114-03
2011-09-19
衡水学院教改项目(jg2010031)
梁晓辉(1979-),男,河北安新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