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斯,刘宇红
从世博标语翻译看中西方思维的不同
郭思斯,刘宇红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闭幕,公示语翻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从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出发,比较、归纳出中西方思维的3点不同,即英语是屈折语,其动词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表现为静态,而汉语既没有词的屈折变化也无动词变化,因此呈现出动态;汉民族的思维以人为本,强调主体意识,而西方注重客体;中国人的思维是委婉的、整体的,而西方的思维强调逻辑性和推理。
上海世博会;公示语;世博标语;翻译;中西方思维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并制约人们的思维。思维对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卡尔·普莱布拉姆认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睦邻关系不仅因为各民族语言的繁杂受到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定义认知根源和组织连贯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碍。”翻译是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翻译也是思维共享与思维交换的过程。翻译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思维规律,即思维共性,但思维方式又是个人选择,评价和组织外界刺激的过程。因此,思维也具有个性,正是这种思维的个性导致了各民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不同,从而成为民族交往的障碍,也成为翻译过程中的大敌。
(一)静态VS动态
尹振宇认为,英语是屈折语,其动词的使用由于形态变化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严格的语法规范,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当一个句子涉及多个动作或事件,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或先后关系时,只能用限定动词表达主要的动作或事件,其他与动词有关的意义可以通过非谓语动词或通过形容词、副词、介词及同源名词形式表达,从而使得英语的静态特征得以体现。而汉语中没有词的屈折变化,不能像英语的某些单词那样,既可以作为单词具有完整意义,又可以充当词根加上词缀构成派生词;而且由于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往往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连动式”和“兼语式”也层出不穷。同时动宾结构也使动词的使用显得很自由。这些都势必使汉语表达呈现动态倾向。翻译时须清楚地了解英汉语言的这种特点,采取词类转换法,灵活地选择词性,摆脱名词化的束缚,淡化英语表达中与汉语词类的机械对应,实现静态与动态的转换。
如世博标语:Better City,Better Life. 译成中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这个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比较结构在动态和静态上的差别,即汉语表达动态感强,而英语则呈静态;这里的翻译是不对等的,即产生了“信息差”,因为原文和译文没有同时使用比较结构或者使用了不同层次的比较结构。形式上,“Better city, better life”反映了英语作为曲折语,名词占优势,从而呈静态的特点。而中文译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使用了动词‘让’而充满了动态,这是汉语本身的特点使然,因为汉语是非曲折语,动词使用较多,叙述呈动态;形式上看起来两者不很吻合,但如果我们对这两句话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该中文翻译其实表达得极其准确。原标语的潜在之意,侧重城市发展的与时俱进,强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调的是不断的改善。其比较对象是城市自身,是通过城市自身的改善。让生活,包括城市里的生活,甚至也可以包括乡村的生活更美好。从信息的轻重角度来看,在译文中,“城市”这个信息得到突出,它强调城市的发展是使人们生活更好的动力和源泉。有着159年历史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博览会。这在中国,有历史意义;在世界,也有历史意义。2 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注意到,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本届世博会,它的城市主题,恰巧是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这些国家既往的城市格局和风貌,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如世博标语:城市有我更可爱,官方译文为“Our City,Your Joy”。
中文使用动词“有”,使整个句子呈现动态。这里的“我”既指上海市民,又指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中文标语传达出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号召大家热情地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工作中去,从而使世博会办得更好。英文的译文呈静态,名词占优势,句中用了两个简短的名词词组,“our”和”your”、city”和“joy”形成强烈的对比。而city 和joy,读音中辅音的一致又形成了英语中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且译文简短干脆,容易记忆,充分考虑了标语的特点,使它宣传的精神深入人心。
(二)人称 VS 物称
胡维认为,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根源。它反映的是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和民族文化定势。中方思维在传统上认为主体自身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了自我就认识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表明了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必须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
李柯认为,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执着于客体的物与主体的我之间的距离。认为只有拉开了距离,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描述和剖析,语言表现多以无生命名词为主语,体现了较强的客体意识。
汉民族心理中源远流长的主体思维方式,在其语言形式上的表现就是句子习惯以人为出发点来观察世界,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以人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中心展开话题,因而行为动词的主语常常仅是指称人的词。而西方民族强调客体意识,倾向物我分明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是句子常可以用指称物的词作主语和使用作主语的非人称句,以此来强调物的重要,让事物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上海世博会标语“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嘉宾”译成“Shanghai Welcomes You with Open Arms”,中文口号的说话人是省略了的第一人称,即“我们”,“嘉宾”是他者的范畴,即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同时预设了第二人称的存在,即作为读者的“你们”,所以,世博承办方(包括志愿者)、中国人、外国游客三方分别体现为第一、二、三人称,读者取向是中国人。在语义关系上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可以被纳入同一个范畴,即“东道主”,言者与读者的统一是最典型的读者取向。
口号的英译转换了读者对象,这种转换从两个名词的翻译中尽览无余:“东道主”对应Shanghai,“嘉宾”对应you。中文口号中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英译版中体现为地点名词Shanghai,而中文口号中的第三人称变成了英文口号中的第二人称,即“嘉宾”变成了you。
中文虽然隐含了人称,但暗含着每个上海市民都是本届世博会的主人,应对游客以礼相待,热情好客,充分显示出上海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而对应的英文简洁、清晰,运用了英语中地道的表达方式,使外宾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主语VS主题
唐媛认为,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间接的、综合的和整体的,强调内部、外部世界和主客观的整体性。具体说,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一般是“螺旋式的”。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把作出的判断或推理的结果,以总结的方式安排在结尾。这种“螺旋式的”逻辑使得中国人利用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语言表达上,一般是首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摆出事实的证据,最后再做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也就是说中国人习惯将次要信息摆在句首(如状语或其他叙述部分),先将外围环境,时间背景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画龙点睛,道出话语信息的中心部分或表态部分。
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分析的和推理的。具体地说,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往往采用直线推进的方式。这种“线形的”逻辑方式使得西方人采用直接交流(直截了当)的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他们习惯首先说明看法或观点,点明主题,然后再依次说明背景、条件、原因、证据或进行分析。因此英语句子的主谓机制一般位于句首,开门见山,提出重要信息,然后用各种标志进行补述、修饰、限制。
如:“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翻译成英文:Civilization in focus:we all gather at the Expo.
例文中中文标语先渲染整体的气氛,指出上海世博会在世界的地位,它是一场世界文明的盛会,是中西方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踏出国门,便可领略全球不同的文化。中文标语在从侧面阐述完外围环境之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指出虽然它如此盛大,但却又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大家的世博”,这里的“我们”指出世博的承办主体,也突出责任主体。英文译文则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重点,前半句指出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文明盛会,后半句补以次要信息,这里的“we”指代来自全球的游客,是前半句进一步的解释。再如:“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翻译成英文:At Your Service at Expo. 中文标语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第二人称“你”指“中国游客”,而”我们“则是指在上海世博会服务的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前半句烘托大的背景——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文化展示和交流的舞台,而后点出话语的核心信息,即志愿者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会让全世界的游客感受到温暖。这里体现了中国志愿者的周到服务,也让中国游客感受到了人文关怀。英文译文并没有渲染周边的环境,而是直入主题,点出为游客服务的宗旨,“At your service”,即愿为您服务。这是在英美国家酒店或餐厅服务员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当顾客在餐厅用餐,或住酒店有事找服务员时,他们通常都会先说这句话。另外,古代的臣子、仆人接受国王的任务时,理解成愿为您效劳(效力,效忠)。有时候,也表示对对象的尊敬,表示愿意帮忙。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地道的英文表达,更能拉近与外国游客的距离,使他们如同在自己国家游览一样,没有任何障碍,亲切感油然而生。
本文探讨了思维和翻译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会有差异,而这种差异会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运用上。而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1] Přibram K. Conflicting Patterns of Thought[M].San Francisco:Public Affairs Press,1949:37-39.
[2] 尹振宇.静态、动态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柳州师专学报,2008(6):33-35.
[3] 胡维.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与汉英翻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61-62.
[4] 李柯.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看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2):212-215.
[5] 唐媛.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负迁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75-176.
On Different Thought Pattern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rough Shanghai World Expo Slogan Translation
GUO Si-si, LIU Yu-hong
(College of English,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
With the closure of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slogans. Taking the slogans of Shanghai World Expo as examples,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ree aspects in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slogan translation. First, English is static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dynamic language.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thinking, Chinese people emphasize subject, while Western people emphasize object. Third, the thinking way of Chinese people is euphemistic and holistic, while that of Western is logic and inferential.
Shanghai World Expo; Public language; slogans; translation; thought patterns of East and West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H0-05
A
1673-2065(2012)02-0068-03
2011-04-21
郭思斯(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宇红(1966-),男,湖南新化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