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健,方 亮,宫先斌,舒衡生
(1.天津医科大学骨科临床学院创伤科,天津 300211;2.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师门诊部,北京 100086)
军事训练作为新兵入伍后最重要的军事活动,也是部队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随着新兵军事训练的展开,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对正常开展军事训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军事训练伤[1](Military Training Related Injury)简称训练伤,是指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包括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由于武警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时间长,训练强度高,徒手、器械训练内容多且难度大,其中骨与关节损伤又占到了训练伤中的很大比重。为了保障和提高武警部队的训练效果,分析武警部队训练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战斗力,我们对武警某部战士运动训练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科学施训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提供预防对策。
以2012年度武警某部参加基础军事训练的新兵为调查对象,年龄在17~21岁,平均18.5岁,共计1240例,均为男性。
按该部军事训练伤预防措施,如严格落实训练计划,改善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加强心理卫生及防护教育等措施的落实[1],先后将上述人员分为A,B两组,每组620名,A组正常施训,B组给予预防措施干预。调查方法参照《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创伤骨科学》及《骨折治疗的AO原则》进行诊断分类,比较两组人员军事训练伤导致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率。
在参训统计时段内1240名新兵中,明确诊断为军事训练伤的共 588人次,发生率为 47.4%。损伤性质中,骨折 43例,占7.3%;关节损伤 425例,占 72.3%;表皮软组织伤87例,占 14.8%;其他 33例,占 5.6%。
A组:明确诊断为军事训练伤的共 356人次,发生率为 57.4%。损伤性质中,骨折 32例,占 5.2%;关节损伤254例,占41%;表皮软组织伤51例,占8.2%;其他 19 例,占 3.1%。
B组:明确诊断为军事训练伤的共 232人次,发生率为 37.4%。损伤性质中,骨折 11例,占1.8%;关节损伤 171 例,占 27.6%;表皮软组织伤 36例,占 5.8%;其他 14 例,占 2.3%。
武警新兵入伍训练尤其是在最初的3月内,以基础训练(队列训练)及耐力性训练(5 km越野)为主[2]。基础训练及耐力性训练是以下肢为主的强体力训练[3],由于是初训,新兵对基本要领掌握不熟练,动作不协调,加之对训练场地的适应性差,极易发生下肢的骨与关节损伤。据统计,在部队新兵训练伤中骨与关节损伤占训练伤的40%~60%(其中下肢应力性损伤更为多见)A,B两组人员发生的军事训练伤中均以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为高;
Seoung Hwan Hong[4]在研究韩国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对其临床表现和X光片分析后发现,在新兵训练伤中下肢应力性骨折十分常见,特别是腓骨近端所受剪切力和徒步训练、跳蹲训练使下肢所受重复压力导致下肢应力性骨折。所以,为了使训练伤的发生率下降,特别是预防下肢急性损伤,建议在训练中要控制5 km跑的训练量,干预5 km跑的距离和次数,每周训练不宜超过 2次,初期训练最好不进行 5 km跑,从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到 5 km。这个对策也符合Seoung Hwan Hong等人的研究结果。
在相关的预防措施实施后,B组人员的训练伤发生率较 A组人员降低了20.0%。其中,骨折发生率降低 3.4%,表皮软组织损伤发生率降低 2.4%,其他疾病发生率降低0.8%,尤以关节损伤的发生率降低13.4%最为明显。由此可见,落实预防措施工作,深入开展训练伤防治教育,减少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发生率,降低在军事训练中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为新兵更好的完成新训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①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基层主官和骨干对防治训练伤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新兵心理健康的教育,努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护意识。②科学制定训练计划[5],合理的安排训练科目。制定训练计划应依据训练大纲,在完成规定的军事训练内容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科目,以减少训练伤的发生。在单位时间的科目训练中,为防止训练伤的发生,要把握训练负荷的大小,应按照大-小-大、上肢运动-上肢力量-下肢运动的综合变化规律,灵活掌握的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合理穿插安排不同的训练科目。③训练中要切实按照动作要领实施,对违反操作要领的要坚决制止,当发现参训新兵出现各种损伤征兆和信号及训练热情普遍下降的现象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④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实施预防。卫生人员从训练伤防治角度出发,了解军事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各类训练伤的发生及存在情况;检查训练伤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对肌肉骨骼有损伤或疾患的新兵,要进行重点监督同时要认真了解新兵入伍前的外伤史。⑤改善训练场地及设备。根据该部经验,越野训练宜选在土地面进行,可减少地面对下肢关节的损伤;进行器械训练前应定期检修运动器材;进行障碍训练时,必须要做好安全保护;投弹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以防止投弹有拉伤及骨折的发生。⑥加强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上重视训练过程,及时排除心理障碍,预防新兵在训练中产生的恐训心理,加强心理适应性锻炼,引导新兵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方法,使其适应部队就是训练的特点和要求。⑦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膳食有利于官兵体质和训练后体力的迅速恢复,及时补充热量,调整好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及时补充维生素B和C以弥补因出汗等原因造成的维生素丢失;根据训练科目安排饮食,同时要注意好季节性饮食调节;恢复体能最重要的是遵循训练的卫生学原则,严格生活作息制度,保证足够的睡眠。在训练周期内,每日睡眠应在6 h以上。
[1]白银,刁秋霞,王延坤.外军新兵训练的致伤因素及启示[J].武警医学,2009,20(08):752-753.
[2]王绪明,施耀勇,李加恒.某机动卫勤分队外训期间预防训练伤的做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4):291-292.
[3]郑佳鹏,鲁卫华,张华,等.某部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6):427-428.
[4]Seoung Hwan Hong,In Tak Chu.Stress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Fibula in Military Recruits[J].Clinic in Orthopedic Surgery,2009,1(3):161-164.
[5]许先武,刘建珠,刘化海,等.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和原因与防控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