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 朱鹭冰 李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32)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是一种顽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紊乱表现在多个方面。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1]。我们的前期研究[2]显示皮肤成纤维细胞外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异常可能参与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高胶原合成克隆的形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淋巴细胞为主,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SSc患者的PBMC对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的胶原代谢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 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由PAA公司生产;小鼠抗人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单抗由Abcam公司生产;兔抗人Ⅷ因子多抗由Antibody Diagnostica公司生产;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显色试剂盒和生物素化马抗小鼠、羊抗兔二抗由Vector公司生产;RNA提取试剂盒由Invitrogen公司生产和cDNA合成试剂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试剂盒、引物和TaqMan探针由上海闪晶公司生产;淋巴细胞分离液、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tutinin,PHA)由Sigma公司生产。
1.2 研究方法
1.2.1 筛选SSc和健康皮肤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异质性成纤维细胞克隆 选取5例病程<3年且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0年分类标准[3]的进展期SSc患者(研究组)分别在局部麻醉下切取其前臂逐渐扩大的硬化皮损边缘的皮肤组织;同时选取4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整形外科手术者(对照组),在局部麻醉下切取其相应部位的健康皮肤组织。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并传代增殖,对第2代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并采用改良有限稀释法分离克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克隆成纤维细胞内Ⅰ型前胶原的mRNA水平[4]。
1.2.2 PBMC的分离 无菌采集对照组和研究组病情活动期患者各3例的静脉血5mL,加入盛有肝素的无菌小瓶,加盖后轻轻摇匀。取抗凝血,计数白细胞总数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以Hanks液重悬细胞,洗涤2次后计数细胞。根据计数结果,将PBMC稀释至106/mL(细胞悬液片含5μg/mL PHA),接种于25cm2培养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离心,收集上清液。
1.2.3 PBMC对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水平的影响 根据预实验,确定PBMC培养上清液的浓度为10%。在筛选出的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中,选取Ⅰ型前胶原mRNA高、低表达的克隆各3个,每个克隆经0.25%胰蛋白酶消化后,分别接种于4个3.5cm2培养皿,培养至80%融合时,弃生长培养液,换为含0.1%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培养24h,弃培养液,每个克隆提取其中1个培养皿细胞的总RNA,另外3个培养皿分为3组,分别为未干预组、研究组PBMC培养上清液干预组和对照组PBMC培养上清液干预组。按确定的PBMC培养上清液的终浓度(10%)配制含0.1%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分别加入Ⅰ型前胶原m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的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48h后提取总RNA,与干预前提取的总RNA一起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Ⅰ型前胶原和MMP-1mRNA水平。采用各样品干预后与干预前目的基因mRNA的△CT的差△△CT表示干预因素的作用大小:△△CT绝对值大,表示干预因素作用大;反之,表示干预因素作用小;△△CT为正值,表示干预因素使目的基因mRNA的水平上升;△△CT为负值,表示干预因素使目的基因mRNA的水平下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筛选SSc和正常皮肤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异质性成纤维细胞克隆 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获得36个和32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克隆,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胞浆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Ⅷ因子阴性,符合成纤维细胞的特征。由于克隆细胞体外生存期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克隆进行测定,因此在获得的克隆中,检测研究组5例共25个克隆和对照组4例共21个克隆。通过样品聚类分析将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分为高表达(△CT>1)、中表达(-1≤△CT≤1)和低表达(△CT<-1),研究组高、低表达克隆数分别为12个和7个,对照组高、低表达克隆数分别为3个和5个。
2.2 PBMC对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和MMP-1的mRNA水平的影响
2.2.1 PBMC对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中的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 见表1。
2.2.2 PBMC对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中的MMP-1的mRNA水平的影响 见表2。
表1 PBMC对SSc患者Ⅰ型前胶原mRNA高和低表达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的影响(¯x±s,△△CT)
表2 PBMC对SSc患者Ⅰ型前胶原mRNA高和低表达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MMP-1mRNA水平的影响(¯x±s,△△CT)
在SSc发病的早期,患者皮肤真皮下层存在以CD4+T辅助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免疫活性细胞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产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来诱导产生或调节“硬皮病成纤维细胞表型”[5-6]。研究[7]显示,SSc患者 PBMC 和皮肤 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T淋巴细胞的寡克隆扩增与发生在皮肤的T淋巴细胞寡克隆扩增类似。
既往关于SSc患者PBMC培养上清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研究均未考虑PBMC干预前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对干预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以SSc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BMC对SSc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的胶原代谢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SSc具有不同胶原合成能力的克隆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MMP-1mRNA水平对PBMC的反应存在异质性。SSc患者PBMC培养上清与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共培养48h,仅使具有低胶原合成能力的SSc克隆成纤维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和MMP-1mRNA水平上升,未发现其对高表达者有影响。
[1] Gu YS,Kong J,Cheema GS,et al.The immunobiology of systemic sclerosis[J].Semin Arthritis Rheum,2008,38(2):132-160.
[2] 高地,朱鹭冰,李明.细胞因子TGFβ1,CTGF和IFN-γ对系统性硬皮病克隆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1):9-11.
[3] Subcommittee for scleroderma criteria of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riteria committee.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sclerosis(scleroderma)[J].Arthritis Rheum,1980,23(5):581-590.
[4] 高地,朱鹭冰,李明.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克隆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异质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2):1092-1095.
[5] Sakkas LI,Platsoucas CD.Is systemic sclerosis an antigendriven T cell disease?[J].Arthritis Rheum,2004,50(6):1721-1733.
[6] Abraham DJ,Eckes B,Rajkumar V,et al.New developments in fibroblast and myofibroblast biology:implications for fibrosis and scleroderma[J].Curr Rheumatol Rep,2007,9(2):136-143.
[7] De Palma R,Del Galdo F,Lupoli S,et al.Peripheral T 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early systemic sclerosis co-cultured with autologous fibroblasts undergo an oligoclonal expansion similar to that occurring in the skin[J].Clin Exp Immunol,2006,144(1):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