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功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119)
毕业论文,是指毕业生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毕业论文也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在对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近期笔者搜集整理的部分参考资料和对相关问题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呈现给大家,仅供参考。
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论文选题都是盲目的,不明确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不了解论文选题的意义或含义。由于题目没选好,所谓“论文”也都是大篇幅甚至全文从网上下载,完全没有研究的痕迹。因此,笔者认为毕业论文指导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阐明毕业论文的选题重要性及常用的一些方法。
在毕业论文的创作于撰写过程中,学生对选题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题目的选择任意性较大。多数学生是根据互联网上能查到的资料为依据进行选题,对选择的题目一知半解,也没有多大兴趣。对题目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自身能力考虑不多,论文的题目往往过大或毫无意义,完全是为了交差完成任务。究其原因,一是不懂,二是不会。因此,很有必要向学生讲述和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和方法。事实上,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学生可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能力、兴趣与爱好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经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选择学校公布论文题目。但学生无论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具体的讲,选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学生应以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学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实际上,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平生第一次写论文,根本不知道应当如何写论文,有关论文的格式、结构与内容完全不清楚。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论文正文的结构与内容。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提出问题-论点;
2.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3.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4.结论。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事实根据 (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②前人的相关论述 (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在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③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
初次参与毕业论文创作的学生,多数都不知道论文摘要怎么写,看了他们写的论文摘要后,感觉与论文本身关系不大,还是不知道论文究竟在写什么。有的甚至在老师的多次指导下仍然改不好。因此,很有必要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论文摘要的基本写作方法。
论文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或概括,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二百字为宜。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 (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 (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 (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 (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 (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 (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 (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 (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在毕业论文中,学生对关键词的选择比较随意,不完全明白关键词的作用与选择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较详细地谈谈关键词的含义、作用和选择要领。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具体说,关键词的选择有三层意思:一是关键词用于文献标引。文献标引是根据文献的特征,赋予某种检索标识的过程。如依据文献的外表特征(包括题名、著者等),就有题名标引、著者标引;依据文献的内容特征,就有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关键词是主题词的一种 (主题词还包括标题词、元词、叙词等),即以能揭示和反映文献主题的关键词用作文献标引。所以,关键词的选定,实际上是文献标引的一个过程。二是关键词要反映文献主题。关键词是从文献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的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这就说明,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所选择的词语必须是能反映文献的中心或主题的,不能揭示文献核心内容的词语,就不能选作关键词。三是选作关键词的词语,应是单词或术语。关键词虽然是一种自然语言 (它是直接从文献中选取的著者的自然用语),它不要求在词义、词形上做严格的规范化处理 (标题词、元词、叙词等主题词则是一种受控语言,选用时,要作规范化处理,即要查对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但所选用的词应是能揭示文献主题内容的实词,包括名词、名词性词组等。
从关键词归类和检索的作用来讲,选取和标引关键词,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献的中心和主题,有利于读者查阅、检索和利用文献。
关键词的选取不能限于文献题名 (即篇名),还需要从文献的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如果论文的题名比较长,表达论文的主题相对比较充分、全面,那么,关键词主要应在题名中选取;但是,有些论文的题名比较短,表达论文的主题相对比较狭窄或不具体,不全面,甚至完善不能表达主题,这就要从文章摘要和正文中去选取关键词。
关键词选取的数量按照GB 7713-87要求,一篇论文应选取3-8个关键词。也就是说,最低不要少于3个,最多也不要超过8个。从笔者看到的大多数文章来说,选取的关键词一般在3-5个。当然,有的文章主题比较单一,关键词就可少于3个;而有的论文是多元主题,关键词就需要多选几个,但也不要超过8个。
需要指出的是,关键词选取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反映、揭示文献主题的深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选取的关键词越多,揭示文献主题就越深,可供检索、利用的概率也就越高。由此可见,关键词的选取,关系到文章的查检率和引用率,关系到成果的检索和利用。
关键词虽然是一种无需作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但绝不是说,随便从文章中摘取几个词语,都可作为关键词,实际上关键词的用词是非常讲究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关键词的用词一方面要能反映和揭示文献主题,并具有检索意义;另一方面,所选用的词应是单词 (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和术语 (某一学科的专业用语),也就是说,关键词应是单义性的,即一个关键词应表达事物的一个概念。有些名词性词组也可选取作为关键词。如市场经济、信息高速公路、和谐社会等。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名词,也可选为关键词,如毛泽东、延安、解放日报、西安事变等都可选取为关键词。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代词和某些动词不能选取作为关键词。此外,一些不具有学科性质的通用词语,如理论、报告、方法、问题、对策、措施、特点、发展、研究、思考等它们运用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所指示的对象往往千差万别,缺乏专指度和惟一性,所以不能选为关键词。还有一些表示时间性的词,如建国初期、新时期、转型期、20世纪等,也不宜选为关键词,所以要避免使用。总之,关键词的用词,必须概念明确,含义清楚。
关键词的选取方法主要有:一是直选法,即直接从文献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作者的用语作为关键词。如本文 (毕业论文关键词的选取和标引)的关键词就是“毕业论文”、“关键词”、“标引”(“选取”和“标引”在本文中具有同义性,另外“标引”是文献学的一个专业术语,而“选取”属通用词语,故只选“标引”,不选“选取”)。二是提炼法。有的文章的某些主题在题名、摘要,甚至在正文中表达并不是很明确,但又隐含着某一主题内容,这时,就要通过对文献题名、摘要和全文作主题分析并经提炼后才能赋予某个关键词。
关键词的排列要反映出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性要求,所以在排列时要遵循一定规则。一般的研究性论文可以按研究目的、研究类别、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顺序来排列关键词。总之,关键词的排列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顺序,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存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读者的检索和利用。
关键词的选取和标引,既是论文格式规范化的需要,又有助于读者掌握文献的主题和内容,以达到方便和有效利用文献的目的。
总之,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 (表),其目的有三,即:
1.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方法,我国已颁发了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根据这个规则,参考文献著录须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前者采用比较普遍,为方便大家采用,这里对“顺序编码制”作些介绍。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连续编码,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按引文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依次排列的一种标注方法。标注时,应以引文出现的先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次出现的引文序号为[1],第二次出现的引文序号为 [2],…….同一文献中的不用引文也要按编码顺序逐个给号,然后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按编码序号逐条逐项著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主要包括:
(1)主要责任者,即作者。只列姓名,其后不需加“著”、“编”、“合编”等说明文字。多个责任者之间用 “,”分隔,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人,并加“等”。
(2)文献名,即书名、篇名等。文献名只标注题名,不需加书名号 “《》”。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标识。按GB3469-83规定,用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各类参考文献:专著[M]、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4)出版事项,即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和卷期号等。
此外,还应标明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参考文献起止页码。
需要指出的是,主要责任者、文献名、报刊社(出版地)之间,用 “·”分隔,“出版地”后用“:”“出版社”、“报纸名”或期刊社后用 “,”。
[1]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2]Robert A.Day,Barbara Gastel,曾剑芬译.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 (第六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3]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DB].国家标准局.1987.05.05批准1988.01.01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