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齐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对提高城市软实力的启示——以无锡淄博两城市为例

2012-04-12 23:53张杰
关键词:文化

张杰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山东淄博255049)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与以民主、自由、人权、平等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相比,丝毫不逊色,并且表现出重伦理、尚教化、贵中尚和等特点,凸显了其以伦理为特色的人文精神。而吴、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表现出强烈的以伦理为基础的人文精神,它们对提高城市软实力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本文以无锡、淄博两城市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一、吴齐文化的人文精神

吴齐文化虽然产生的地域不同,其特点也有较大差别,但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都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

(一)谦让精神

谦让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谦卦·彖传》解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它认为谦德是天、地、鬼神、人,都应推崇、遵循的美德。具体到人,谦让更是一种美德。地位尊贵的人谦让能够使其功业光明盛大,地位卑微的人谦让必然得到别人的尊重,令人无法逾越。不唯如此,中国历来崇尚谦德。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谦让之德非常重要。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1]8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更是崇尚谦德。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2]318避贤让能、谦受益满招损、孔融让梨等,成语、俗语、故事则举不胜举。吴、齐文化同样含有丰富的谦让精神。吴太伯“三以天下让”被孔子称之为“至德”,季札先让国于其兄诸樊,又让位于其吴王僚,被太史公高度赞扬,称之为:“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3]1475齐国则有鲍叔牙让相位于管仲,成就了桓管首霸中原的不朽功业。《史记·管晏列传》评价此事时说:“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当时齐国赞颂最多的不是管仲的功业,而是鲍叔牙让贤的美德。

(二)孝道精神

孝道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4]232孙中山也说:“《孝经》所讲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5]244吴齐文化同样充满了孝道精神。吴太伯遵从其父周太王的意愿,自愿让位于其弟季历,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孝。魏晋南北朝时期,孝子华宝的事迹更是成为宣扬孝文化的典范。他自小谨遵父命,因父亲答应为其行戴冠礼,但后又战死沙场,华宝终身不戴冠、不娶妻,被当时人称之为孝子。齐文化同样注重孝道的宣扬。《管子》的作者如同孔子一样,把孝悌作为仁义的根本。《管子·戒》载:“孝弟也者,仁之祖也。”《管子·立政》则记载:“凡孝悌、忠信、贤良,俊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复于游宗,游宗以复于里尉,里尉以复于州长,州长以计于乡师,乡师以著于士师。”齐国官府对于那些以孝悌、忠信贤良,俊材等美德闻名于乡里的人才都要逐级上报,使他们的善言、善行能够通达于乡里乃至齐国国君那里,以做到有功必赏。《国语·齐语》还记载齐桓公在对内选拔人才“三选”制度中明确把是否孝养父母作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这已经有汉代举孝廉制度的雏形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选拔人才时,尤其注重孝道。他建议齐桓公远离卫公子开方的原因就是他不孝父母。即“公子开方事公,十五年不归视其亲,齐卫之间,不容数日之行。人情非不爱其亲,于亲之不爱,焉能有于公?”[6]437

(三)重教精神

重视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礼记·学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孙希旦解释说:“教学,以大学之道教人而使学之也。古之王者既尽乎修己治人之道,又以为化民成俗非一人之所能独为,故立为学校以教人;而使人莫不由乎学。”[7]957这说明中国的古代君主把教学放在治国理民的首位,而教化百姓从善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孔子也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2他认为道德教化的治世效果远胜于刑法。齐文化更是注重教学、教化的作用。《管子·牧民》载:“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把礼、义、廉、耻看成维护国家安危的四大支柱。在谈到教化百姓的特征时,《管子·侈靡》说:“若夫教者,摽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窎然若皜月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贤者少,不肖者多,使其贤,不肖恶得不化?”《管子》认为教化强调的是对百姓的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它起作用时,既像高远的秋云,能激起人的悲心;又像夏天的静云,能浸及人的身体;也像寂静的皓月,激动着人的怨思;还像流水那样平易,使人思念又令人神住。教化的前提是统治者以身作则,只有如此,百姓才能受到感化。齐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教化百姓的需要,曾举全国之力在齐都临淄创办了稷下学宫,以吸引列国人才到齐国讲学、宣传其治国主张。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长盛不衰,历经六代君王、一百五十年之久。齐都临淄因此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吴文化同样非常重视教育,并形成了“崇文重教”的风尚,这在南宋以后表现得非常明显。“南宋时期的江南不仅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明清时期,‘东林学派’、‘浙东学派’、‘常州学派’的影响至为深远,读书科举,蔚然成风,进士及第者半天下。近代以来,吴地秉承文化传统,更加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师故里’、‘教授之乡’、‘院士门第’比比皆是,大批出身于江南水乡的科学奇才、国学大师、艺坛文豪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的强大力量支撑”。[8]5重教精神不但为吴齐两地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进一步提高两地百姓的人文素养,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精神、孝道精神以及由此升华的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兼容并包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吴齐文化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城市软实力的启示

吴齐文化人文精神不但在古代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提高城市软实力更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以淄博、无锡两城市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禽兽之辨对当代人们建立道德底线的启示

提高公民素质,尤其是提高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早在2001年就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素质纲要》,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自此之后,中国公民素质稳步提高,但极少数公民的素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殴打、虐杀父母现象、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见义不敢勇为现象以及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化学火锅、苏丹红等一系列事件。上述现象及事件反映了极少数百姓的道德滑坡及唯利是图的恶习,而且还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其实,人们道德的沦丧源远流长,早在礼乐坏崩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齐国的稷下学士及思想家们重新提出并大力阐发了禽兽之辨这一问题。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9]191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9]125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很少,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能够自觉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就是五种伦理道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荀子也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10]79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形体上的差别,而在于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禽兽虽然有父子、雄雌的差别,但却没有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男女之间的差异。从这一观点来推论,如果一个人只空有一副人类的躯体,没有人类应有的伦理道德,那么他应该等同于禽兽。虽然古代所讲的五伦关系的具体内容应否与时俱进需继续探讨,但人们应在父子、上下级、夫妇、兄弟、朋友五个基本方面建立良好的伦理关系,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孟子、荀子等稷下学士精彩的禽兽之辨启示我们,即使在当代社会,也应遵循人类所应遵循的基本关系,即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一定的道德底线。而吴齐文化人文精神即谦让、孝道、诚信等都是人类道德底线的基本内容。

(二)古代重教精神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启示

重教既是吴齐文化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五经博士教化天下以后,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教化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的中华民族子孙。吴、齐文化作为古代优秀的地域文化当然也接受了儒家的重教精神。儒家的重教精神首先体现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自孔子开创儒家、兴办教育以来,儒家既重视知识的传承,更重视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孔子教导的弟子为例,以颜渊、曾参、子路、子夏、子贡为代表的七十二贤人,虽然各有所长,但在道德方面无不是社会的楷模。战国时期,随着《大学》、《中庸》的问世,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必经之路。这些重教精神在汉代以后成为包括吴、齐地域在内,所有中国人必须接受的教育之路。其次,以儒家为主,重教精神有许多有效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反省的方法,《论语·学而》记载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是明例;见贤思齐的方法,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72即是生动的写照;不贰过、不迁怒的方法,如颜渊即是楷模;《大学》记载的慎独方法、《中庸》记载的至诚方法,等等。这些重教精神的精华启示我们,教育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是有阶段性的,其主要部分是在各类学校中完成的;而道德品质的培养则应持续一生,没有停顿。为此,我们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所有手段大力提倡人间美德,以达到抑恶扬善、移风易俗的目的。中央及许多省市地区的做法值得提倡。如,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起举办“感动中国”栏目,每年宣传、表彰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以达到感动中国、震撼心灵的目的;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该活动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已于2007、2009、2011年评选了3次,大力表彰与宣扬了人世间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东电视台根据“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文化定位,自2004年创办“天下父母”栏目,以宣扬、表彰人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热爱与奉献之情,子女对父母之爱的真诚回报——孝道,并定期举办“中国十大孝子”活动,其中陈光标、王凯王锐、马福建、沙拉、刘梦怡、彭登怀、伊能静、顾霖、新疆多民族白秀珍家庭、冯思广,这十位孝子荣获了“2011中国十大孝子”称号。邵帅、马家祥、宗成乐、陈撑位、魏勇、杨波、王春来、陈秀苗、王希海、深圳梅林幼儿园获得了中国十大孝子提名奖。另外,山东、江苏、湖南、安徽、陕西等许多省市也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举办了“十大孝星”、“十大孝子”、“十大孝媳”等活动,以宣扬孝道、唤醒良知。笔者认为如果通过媒体长期宣扬以孝道为基础的人间美德,并通过特定的场合把孝道的道理、做法及典型事件结合起来宣传,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吴齐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启示

无锡、淄博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物质文化遗产来看,无锡有太伯墓、太伯庙、东林书院、惠山寺、无锡太湖、灵山等;淄博有太公祠、管仲墓、齐长城、东周殉马坑、中国古车博物馆以及近年发掘的高青陈庄遗址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两地区各有特色。无锡有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梁祝传说、吴歌、无锡道教音乐、锡剧、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淄博则有蹴鞠、聊斋俚曲、五音戏、孟姜女传说、鹧鸪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地区的文化资源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如都具有寺庙、孝祠(淄博的颜文姜祠、无锡的华孝子祠),再如齐文化有“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6]460的刺激消费的记载;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则有蛋雕艺术;同时两地区的文化资源更具有差异性。从整体来说,两地区文化资源虽然丰厚,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某些文化资源文化内涵挖掘程度不够。例如,两地区都有大量的古代寺庙。寺庙中不但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精美的佛像艺术,美丽的神话传说,能够让参观者流连忘返,而且如果深入挖掘佛教文化的内涵,更会让游客身心受益。如寺庙中的“四大金刚”(又称“四大天王”),导游解说常以“风、调、雨、顺”来解释,其实当代佛教对此还有更深层的解释。如净空法师于1996年4月在美国达拉斯侨教中心所作的《生活的艺术》的演讲时说:“四大天王是护法神,是佛教导我们,如何善护自己的心行。‘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教导我们要尽自己的本分与义务,要讲求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天王手上拿的琵琶代表做任何事须知缓急适中,不能过分。……以这种态度与精神做人、办事,没有做不好的。‘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求进步。儒家讲日日新,佛法讲精进。不进则退,时代永远在进步,这是法则。……天王手中的剑代表智慧。求进步必定要靠高度的智慧。‘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方法’。如何能使自己的智慧增长,尽分尽职,做人做事皆得圆满?这两位天王教我们‘多看’、‘多听’,才能增长智慧德能。这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讲‘考察’、‘观光’,增长自己的学问、技术,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以建设自己的社会、国家。广目天王手上拿着一条龙或蛇,代表变化。社会上人情事物变化多端,要我们仔细观察,掌握先机。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着一把伞,代表防止污染,特别是见闻中,不为邪知见所污染。”[5]净空法师对“四大金刚”的解释,与传统儒家的修身教育有异典同工之妙。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精深的佛教修养身心的理论、方法广为宣扬,使前来寺庙参观的游客心领神会,必会使他们在道德修养方面受益匪浅。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A].孙中山全集(第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赵守正.管子通解(上)[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王立人.增强吴地软实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A].王立人.吴文化与现代化[C].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净空.生活的艺术(二).百度文库[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4e46160979563c1ec4da7104.html.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