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喜,陈 娟,张薇薇
患者,男,53岁,因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胸闷3个月,休息后上述症状缓解。近1个月发作次数增加,发作时间延长,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体检:T 36.5℃,P 82次/min,BP 126/76 mmHg。一般情况可,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头颈(-),肺(-),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低,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双下肢无水肿,余(-)。ECG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45°,肢导联QRS波呈qⅠSⅢ,V3~V6导联T波低平,ST段压低0.05~0.1 mV。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空腹血糖,K+、Na+、Cl-、CO2-CP均在正常范围,TG 3.18 mmol/L,CHO 6.98mmol/L,HDLC 0.9 mmol/L,LDLC 4.56 mmol/L,心肌酶谱正常。
住院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异乐定50 mg口服(1次/d)、立普妥20 mg口服(1次/d)、拜阿司匹灵0.1口服(1次/d)、倍他乐克25 mg口服(2次/ d),低分子肝素钠(LMWH-Na)5 000 IU皮下注射(q12h),5%GS 250 mL+ATP 40 mg+Coa 100 U +肌苷0.2静脉滴注、5%GS 250 mL+左卡尼汀2.0静脉滴注,1次/d。入院第5天,患者感疲乏无力、嗜睡、四肢麻木软瘫。查体:BP 120/76 mmHg,皮肤苍白,心率62次/min,心音弱,偶闻早搏。ECG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T波高而尖,提示高血钾;查血K+5.97 mmol/L,血Na+、Cl-正常。患者入院后低脂低盐饮食,未进食高钾食物和饮料,在治疗过程中除LMWH-Na外,其他药物既往均用过,未发现不良反应,考虑高钾血症系LMWH-Na诱发,停用LMWH-Na,继续其他治疗,并加用速尿20 mg口服,1次/d,普通胰岛素6 U餐前30 min皮下注射(2次/d)。经上述处理,3 d后血钾降至正常,症状渐缓解。住院14 d出院。
LMWH-Na诱发高钾血症较少见,本例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进食高钾食品、饮料且未使用含钾药物的情况下出现高钾血症,并经心电图和血钾测定证实,停用LMWH-Na后血钾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由本品诱发高钾血症的诊断似无疑问。
关于LMWH-Na诱发高钾血症的原因,一般认为肝素可迅速抑制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的合成和分泌,使尿和血浆中醛固酮降低,这种情况常常在用药2~4 d即可发生;另外,肝素可抑制18-羟化酶,使醛固酮合成障碍[1]。当醛固酮降低时则血钾升高。
因此,随着LMWH-Na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对其副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应注意高钾血症的发生。
[1] 钱桐荪.肝素诱发高钾血症[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