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标准化

2012-04-12 20:49:41莫翔伶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标准化数据库

莫翔伶

(柳州市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1)

近年来信息化图书馆及公共教育极速发展,特色数字资源成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能更好地提高信息服务的竞争力。引进各类数字资源,开发特色资源系统和数据库,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发展迅速。但有调查表明在公共图书馆图书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进程中,各公共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资源数据库除少数利用率较高外,大部分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利用率极低,导致数字资源出现冗余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原因是数字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本文从建设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出发,概述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原则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内容及意义。

1 建设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图书馆图书文献资源的管理不同。第一对象不同。管理的对象不再是固定的物质对象,而是以信息数据格式存在的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第二流通渠道的变化。管理对象由特殊的存储介质来进行存取流通,可快速传播,更新动态交互。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数字资源管理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数字资源的组织方面实现分类体系的统一,以便于不同类型数字资源之间进行畅通的数据交换。在实施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过程中采取一致性规范的输入和输出标准,以实现不同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的互联与交流。实现数字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大共享的前提条件。综上所述,建设数字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对规范标准化管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极为重要。

2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原则

2.1 科学定位

标准作为执行的具体依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应立足于图书馆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服务行业的职能需求。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相关的技术不断更新,比传统纸质资料时代明显的加快,开发整合具有特色的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工作更加需要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来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2 权威认可

公共图书馆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涉及范围广,如果没有权威性的标准,往往不存在普遍性。在接受和实施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可。在制订标准的过程中,对标准的各个步骤都要反复地实践研究。

2.3 协调共享

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建立了各自统一的标准后,要实现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共享,就必须坚持协调互联原则。孤立存在无法与其他标准协调共存的标准都是站不住脚的。要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扩大自身生存空间,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走共建共享的道路,资源与资源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馆内部门与部门之间、馆与馆之间都需要协同,联合社会力量,提高资源采集、制作、维护能力,更能得到有品质的优化资源。真正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会发挥公共图书馆传承文明和弘扬文化的职能。

2.4 创新继承

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要符合标准化体系的统一原理及最优化原理的客观需求,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和变化。建设联机检索目录和文摘,提供信息资源的在线查询已成为很多公共图书馆网站最基础的信息服务。我国部分条件较好的图书馆都建有在线讲座及视听,在丰富网络资源的同时,更有效的满足了大众对各类文化知识的需求。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各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吸收原标准的精品成分和有效内容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3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内容及意义

3.1 数据存取标准化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根基

数据是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最小分子,放眼整个世界的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也能够初步形成共同遵循的标准。其中MARC标准是图书馆书目数据存取的主要标准,也是图书馆进行计算机编目的依据标准。此外,作为SGML的一个应用实例的HTML标准及作为SGML的一个严格的简化的子集的XML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存取过程中。这两类标准的特点是都拥有SGML的结构化和可扩展性。

3.2 存储格式标准化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载体

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一整套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据主要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料,而不同数据形式对应着二种以上存储格式。比如最常见的视频格式有MPEG/MPG/DAT,AVI,MOV等存储格式。每一种格式对应的浏览方式各不相同,这样前台用户在使用数字资源时效率很低,效果很差。所以规范同类数据统一的存储格式标准尤为重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据存储格式标准化提高了用户在前台的操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3.3 数据库标准化是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根基

综合地域的特点和自己馆内的情况,建立具有自己地域特色和馆内收藏特色的数据库、学术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目前由于数据库开发商的激烈竞争,数据库的行业标准还没有定论,各数据公司之间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整体混乱,用户又需求恳切,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损失。这种大背景更需要建立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的标准化,为了解决不同数据库系统支持不同应用时所造成的混乱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数据库标准化进行整合。应先从馆内标准整合开始,来减少系统复杂程度,提高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把更多的数字资源业务整合到更少的数据库应用里。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造成数据的丢失,在整合数据库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各类数据库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3.4 资源的网络建设标准化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保障

21世纪网络信息传播能力空前,能容纳海量的数字资源,这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建设提供保障。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头戏,更能体现中国文化在网络上的优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通过计算机去处理数字信息,让用户从计算机上获取大量信息,因此建立资源的网络标准化更能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用。目前计算机网络不是很稳定,很多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还是在一个局域网当中,对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病毒的传播,黑客的入侵和不可抗拒等因素依然存在。所以在网络上必须建立各种风险预警系统,加大安全保护措施。

3.5 共享标准化是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的方向

当前世界各国各级公共图书馆都有自己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提倡以地区级文献信息网络为基础,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的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跨地区的馆际互借在一些先进公共图书馆中应用广泛,再加上公众对信息需求不断地增长,都将推动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建设的进程。比如2011年9月,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共享平台上线,群众普遍反映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目前,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共建共享的主要困难是数据提供商的观念不够开放,因此完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共享标准化将更为重要。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最便捷的使用图书馆资源,国家每年下播的经费也有所增加,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标准化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之间的标准化相互支撑、相互补充,求同存异,做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共建,适应国际国内行业最大需求。

[1]裴成发等.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J].图书馆杂志,2010(10):21-24.

[2]张晓静,张健东等.中小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1(3):99-102.

[3]钟琼.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从分析公共图书馆网站资源入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2):28-30.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标准化数据库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标准化简述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