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

2012-04-12 15:04郑晓明
关键词:相似性比喻隐喻

郑晓明

(嘉兴学院 平湖校区,浙江 嘉兴31400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来表达另一种概念。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只有具有相似性,才能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从而将两种属于不同领域的相似性事物并置构成隐喻。[1]因此,相似性是隐喻构建的基础,没有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任何隐喻都是不可能的。关于相似性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成果。Lakoff &Johnson从规约隐喻和创新隐喻的角度论述了相似性的构建;[2]Chesterma认为相似性有两种,触发性相似性 (similarity-as-trigger)和归属性相似 性 (similarity-as-attribution)。[3]国 内 有 些学者对隐喻的相似性也有不同篇幅的涉及,有的还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其中,刘雪春提出感官相似性和超感官相似性;[4]李佐文和刘长青则认为,由于人们认识的主观能动性,隐喻相似性表现为主客观两方面;[5]王文斌提出了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3]综观上述研究,对隐喻相似性的探讨还不够细致、全面,对相似性的分类过于笼统,未对不同类型隐喻的相似性进行专门的探讨。因此,本文以各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为研究对象,对其相似性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逐一论述。

一、名词隐喻的相似性

根据句法特点,隐喻可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副词隐喻和介词隐喻等。名词隐喻就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在句子中可作主语、表语、同位语等成分。这类隐喻是最典型,也是使用频率最大的隐喻类型。名词隐喻纷繁复杂,构成形式千变万化,但任何隐喻都必须以相似性为基础,经过对大量名词隐喻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其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种相似类型。

(一)外在特征的相似

外在特征的相似指始源域和目标域间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相似。以这种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很多,始源域和目标域一般都是具体的事物。构建或解读隐喻时,始源域的某一外部特征被投射到目标域上,两域在这一特征上得到互映,使目标域中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得到突显。如:

(1)The craters on the moon are really saucerlike hollows and are therefore not deep at all.

(2)春天的潮水既自信又有耐性。它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

句 (1)和句 (2)的隐喻是以形状相似性为基础的,句 (1)把人们比较熟悉的“saucer”的形状投射到大部分人没有见过的月球的“crater”上,让受喻者对“crater”的外观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句 (2)把“浪头”比作“小舌头”,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使行文显得活泼流畅。

(3)They can be as small as a pea or a grain of sand.

(4)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

句 (3)和句 (4)都是以大小相似性为基础建立的隐喻,其中,句 (4)中“肥皂”和“冰片片”可能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相似性,但施喻者仅抽出“大小”这一外在特征。

(5)His face was white as pie-dough and his arms were lank and white as peeled sticks.

(6)她的脸庞异常苍白,白得像大理石,像汉白玉,却又偏偏穿一身黑衣裳,使那脸色的白更显得触目惊心。

句 (5)和句 (6)是典型的以颜色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pie-dough”,“peeled sticks”和“大理石”,“汉白玉”都呈现白色,用于比喻脸庞,突出了脸色之白。

(二)内在特性的相似

与外在特征的相似不同,内在特性的相似更多源于施喻者的内心感知,具有较大的个体和文化差异,能够充分体现个体或某一文化背景中的群体对事物本质的领悟和洞穿,是创造相似性隐喻的重要来源。使用这种隐喻,需要施喻者对目标域与始源域的内在特性均有深刻的洞悉。若光停留于事物的表象,就难以创造出出奇制胜的具有内在特征的隐喻。[6]以这类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始源域和目标域既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施喻者选取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某一方面的内在特性,投射到目标域上,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

(7)Money is a bottomless sea in which honor,conscience and truth maybe drowned.

(8)渐渐,你近三十岁的人了,自己该有分寸,用不着我们这些背时的老古董来多嘴。

在句 (7)中,钱有很多的特点,而施喻者着眼于钱能使人变贪婪这一特性,把它比喻成深不见底的大海,能吞没良知、真理等。句 (8)则把上了年纪的人比喻成老古董,突出了老、思想过时等特点。

下面两句都是用具体的事物隐喻抽象的概念。

(9)Life is the garment we continually alter,but which never seems to fit.

(10)他的歌声响亮开阔,就像他昂起的脸庞一样明朗。

句 (9)把“life”比喻成“garment”,选取“garment”可以不断地修改,但却总不合身这一内在特性投射到“life”上,说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需要不断地调整,以获得最大的满足,体现出施喻者对生活特有的主观感受。在 (10)中,“歌声”和“脸庞”之间没有外在的物理特征上的相似,但都给人“明朗”的感觉,具有心理感受上的相似性。

一般认为,隐喻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即以具体事物比拟抽象事物,使抽象事物更易被人所理解。在人类语言发展初期,往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具体比喻抽象,可在文明达到高度发展以后,人们往往借助抽象事物来比拟具体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施喻者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外在特征上,其关注的焦点是内心所感受的事物的内在特性。例如:

(11)When you wear fur,or buy it,you are wearing cruelty,or buying it.

(12)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女子,你望她一眼,心中就出现了一首诗;有时又遇到这样的女子,你望她一眼,脑子里就出现了一部小说。现在我见到的这位女子,二者兼备,是诗,又是小说,一篇美的忧伤的叙事诗。

句 (11)和 (12)都是以抽象比喻具体,(11)句中,“cruelty”这一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作为始源比拟人类为穿裘皮衣服而残杀动物的具体行为。(12)句中,“她”和抽象的“诗”之间不可能有物理上的相似,只能是主观感知上的相似。始喻者没有直接描写女子的身材和容貌,而是以“诗”设喻,巧妙地流露出女子气质高雅、美丽忧伤,给受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再如:

(13)在两性关系中,爱情就是至善,就是道德。爱情是婚姻的良心。

句 (13)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都是抽象的事物,施喻者把“爱情”比作“至善”、“道德”和“良心”,将这三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投射到“爱情”域上,体现了施喻者对爱情的独特感受。

(三)兼有内外部特征的相似

隐喻是一种心理映射,是人们将对此事物的认识映射到彼事物上,形成了始源域向目标域的跨越。隐喻的心理映射可能牵涉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外在表象联系,也可能牵涉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内在特性的关联,也可能牵涉到两者兼而有之的关系。[7]这种类型的隐喻数量也很多,像我们常举的例子,“He is a lion”;“He is like a monkey”。这里既可以说他的长相像狮子、像猴子,也可以认为是他在性格、气质方面具有狮子,猴子的某些特征。再如:

(14)一名战士,威镇边疆的青松一棵。

“战士”与“青松”有高大挺拔这一外在特征和坚韧不拔内在特性上的相似。

(四)情景关系相似

有些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初看上去不是一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而是两种情景或一系列相关的事件,其中一种情景或事件的元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被投射到另一种情景或事件中。最典型的要数莎士比亚的As You Like It中的名句:

(15)All the world's a stage,

第三阶段为独立阶段,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己经形成,员工安全素质和能力较高,能够较为自觉和自我约束的从事生产工作。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他把世界比喻成舞台,人是舞台上的演员,会上台下台,也会扮演很多角色,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像这样的隐喻也被称为“扩展隐喻”,是人们在基本隐喻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8]在扩展隐喻中,与根隐喻中的始源域相关的整个语义网络都可以映射到目标域中。

再如:(16)我们常常听到大小知名作家抱怨文债如山,也常常读到他们贫乏无知如白开水的还债文字。犹如一口已被吸干的名泉,仍然源源不断地供应名牌泉水,但商标下能有多少真货呢?

这个例子如不仔细分析,很难看出谁是始源域,谁是目标域。但如果把中间出现的事件或物体综合起来考虑,就不难发现施喻者把作家比喻成了名泉,进而把与名泉和泉水有关的事物和情景映射到作家与作品上来。由“知名作家是名泉”衍生出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网,其中“名气”和“名牌商标”对应,“文思枯竭的作家”和“被吸干的名泉”对应。

这种名词性隐喻的相似性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外部特征或内在特性的相似,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是和始源域有关的整个情景或语义网络,从而形成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认为这种相似性可以被称为“情景关系相似性”,以表明其映射的不只是某一特征或特性,而是一一对应的多重语义关系。

二、动词隐喻的相似性

动词隐喻是指话语中使用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构成的冲突所形成的隐喻。[9]张煜、马庆凯将动词的异常搭配分为两类:名词转为动词的隐喻;动词的跨概念域使用。[10]英语中有许多动植物名词、人体部位名词以及表形状、自然现象的名词可以转化成动词使用,形成动词隐喻,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例如:

The river snakes through the valley.

Our hopes stem from the one previous success.

He elbowed his way over to where we stood.

Their bedroom was flooded with sunshine.

这类隐喻中,名词本身就代表始源域,其相似性的构建以名词本身特证为依据,动词意义体现其名词形式所表达的特点、功能。相似性的识解与一般名词隐喻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身是动词的隐喻,其始源域在表面上是缺省的。这和隐含始源域是不同,隐含始源域隐含在上下文或情景语境中,可以通过具体语境推知。而动词隐喻中的始源域是不依赖于语境的,而要通过承载隐喻意义的动词推导出来。如,

(17)太阳隐身在云彩淡薄的地方,天地间涌流着均匀的光亮。

通过“涌流”一词,我们可以推导出始源域为“水”,作者把“光亮”比喻成能流动的“水”,让人感觉到光的变幻。

(18)企业家承包文化人。

此句中,始源域不仅表面缺省,而且通过联想和推理可以得出不只一个。由“承包”我们可以联想到“工厂”、“农田”、“山林”、“工程”等一系列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领域,但究竟哪一个可以作为“文化人”的始源域是不确定的。

施喻者构建隐喻的过程就是选择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点的过程,即使始源域缺省或有多个可能的始源域,施喻者的立足点仍然是两域之间的相似性。在动词的跨概念域使用这类隐喻中,我们认为根据动词的性质,其相似性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过程相似性,一般来说,含有持续性意义的动词的隐喻都属于这一种。例如:

(19)他在部门里的惯用手法是培植亲信,打击异己。

在此例中,施喻者把“亲信”比喻成“植物”,其相似性点是培养亲信的过程就像栽培植物一样,需要花心思,勤管理,使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上文中的 (17)、(18)句也都可以被看作是过程相似。英语中也有很多表延续意义的动词暗含隐喻的句子,如:

(20)We have plow through all the document related to the case.

“plow”原本是犁地、耕地的意思,这里用在文件上,说明阅读这些文件很费力。施喻者用耕地来比喻处理文件,突出了两件事过程的相似性。

二是动作相似,这适用于短暂性动词。

(21)I never wanted to believe you were the one to build me up and tear my heart down.

(22)一艘汽船从河面上驶过,用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撕破深夜的寂静,打断了我们的默想和交谈。

在上面两个句子中,“tear”和“撕破”是短暂动词,描述瞬间发生的动作。句 (22)中始源域是人或动物与布、衣服等的关系,目标域是汽笛声和寂静的关系。施喻者把人或动物撕破布、衣服等物品的这一动作投射到汽笛声扰乱了寂静这一事件上,使汽笛声具有了灵性,突出了汽笛声的响亮和尖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动词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隐喻,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不是外在特征或内在特性,而是具有动作意义的过程或行为。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名词和动词隐喻的相似性进行了重新分类和讨论,提出了名词隐喻的四种相似类型以及动词隐喻中的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事实上,隐喻的相似性有时很难确定,存在着模糊性。模糊性的出现一是由于始源域的缺省或是存在多个潜在的始源域,使得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无法准确定位。此外,隐喻相似性是认知主体借助感知而对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的一种主观认知投射,对同一个隐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对隐喻相似性的认知因受喻者个人心理,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

(23)儿女是飘扬在母亲心头的旗帜。

在受喻者解读该隐喻时可能会提出以下相似性:一是“儿女”和“旗帜”都很重要;二是“旗帜”能够指引方向,而“儿女”对“母亲”来说代表了未来和希望,是她努力的目标;三是“旗帜”能带给人自豪感,而“儿女”是“母亲”的骄傲;四是“儿女”是“母亲”的牵挂,不停地牵扯着母亲的心。由此可见,一个隐喻的相似性可以有多种解读,这也正是隐喻的魅力所在。

[1]马明.隐喻相似性及其认知研究 [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7(5):387.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147-155.

[3]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127.

[4]刘雪春.论比喻的相似性 [J].修辞学习,2001(6):13-14.

[5]李佐文,刘长青.论隐喻的相似性基础 [J].河北大学学报,2003,28(3):63-67.

[6]王文斌.施喻者的认知聚焦方式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2.

[7]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 [J].外语研究,2003(4):10.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2.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2.

[10]张煜,马庆凯.动词隐喻的识解与翻译 [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4):57.

猜你喜欢
相似性比喻隐喻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比喻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比喻最爱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