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何 畏,牛姗姗
(1.合肥工业大学a.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b.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安徽医科大学 卫生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学者提出以客观态度看待生死现象的死亡学[1],这一学科旨在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生存与死亡,进而理性而勇敢地面对生死。“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和推行者是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他于1968年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和“阿南达学校”来推广其教育理念[2]。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生命教育概念进一步明确[3]。随后,美国开展的品德教育、影响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日本和韩国进行的寒冷教育,北欧各国倡导的孤独教育等使得生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的一种趋势。而现代心理学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的人本主义,提倡打破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观,以及具有人文关怀的终极关怀理论[4],都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书记载,三皇五帝时就已出现了“贵生”的思想。后为儒家学派所继承,提出反思天与人、群与己、生与死三者关系的生命哲学,为我国生命观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它所提倡的“仁”是整个儒家学派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儒家生命价值观的最好诠释。宋明时期,理学家周敦颐对此作了进一步概括,将“仁”与天地之大德“生”紧密联系在一起[5]。近几年,由于校园暴力事件日益恶化,教育部门开始高度关注大学生生命观的培养,台湾和香港相继开展了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的生命教育。2005年,上海也正式通过法案希望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学生了解和感悟生命的真谛搭建桥梁。
笔者对合肥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共1 0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生命观问卷调查,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现状。其中,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65份,回收率为96.5%。
调查显示59.5%的大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肯定自我,接纳自我,但近8.9%及2.6%的学生对于目前生活感到压抑、“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在“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调查中,13.2%的人“感到自卑或焦虑”。甚至有4.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可有可无的人,持这类态度的大学生往往成就动机较弱,自信心不强,一旦遇到重大挫折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生命态度的调查中,93.7%的人认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但1%的人不赞同这一观点,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于生命意义的了解。
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生命的了解和认知,不懂得如何自救与施救,爱护大自然的意识较为淡薄。调查中,仅有62.1%的人认为“毁坏花木、捕捉动物是一种伤害自然生命的行为,自己不应该做”;35.3%的人虽意识到其他自然生命的存在,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珍惜;另有2.6%的人对于其他自然生命持漠然态度,有1.1%的人对生活中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事例,认为“不关我的事,我不关心”,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他人生命及一切自然生命持消极态度。
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但在处理矛盾时,有部分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和协商。当问及“当您遭受他人严重伤害时,是否有狠狠报复他人的强烈念头?”时,有10%的学生表示“经常有”,回答“偶尔有”的占69.5%。这个结果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缺乏法律教育,缺少对于他人的尊重与敬畏意识。大学生如果不懂得如何进行缓解和自我调适,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11.6%的人认为“生活无意义”,并时常感到烦躁。对可能导致大学生轻生的因素,62.1%的人认为“感情上受到打击,无法恢复,一时想不开”,78.4%的人认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承受挫折”,61.1%的人认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而当人生中遇到挫折或极不如意的事情时,14.2%的人“抑郁,在不开心中度过”,1.1%的人闷在心里,不向老师、朋友及心理机构寻求帮助,而以“极端方式结束一切”。
在回答对自杀和死亡问题的看法时,4.7%的学生认为“想到有一天会死的事实,使我的整个人生变得毫无意义”,7.4%的人认为可以通过自杀来解决问题。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校园里的轻生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自杀表现出了一种赞成和理解的态度,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缺乏理性和冷静的思考,这对于大学生成长极度不利。
根据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6],大学期间是个体角色同一性和亲密感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个体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人生观极易受到内外界刺激的交互影响,出现心理冲突。一旦处理不当,极易产生轻生想法,经过某些因素进一步激化就可能转为自杀行为。现代独生子女的眼中,困境与失败总是消极的,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痛苦和阻碍,并最终影响其健康生命观的建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待事物缺乏冷静思考,易冲动,极易做出过激行为,给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
家庭是个体最先接触和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生命观形成至关重要。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曾指出,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不正常的人格特征,留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在遭遇挫折后更易唤起以往的创伤性记忆,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绝路[7]。当代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父母对其教养方式较严、期望水平较高,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其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普遍偏高,不利于正确生命观的建立与发展。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媒体对厌世情绪的渲染、对自杀行为的报道冲击着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社会转型、竞争加剧,少数大学生由于自我防御/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全,迷失自我,不能忍受压力和痛苦,寄希望于外部支持,而当外部力量丧失或不能被利用时倍感绝望,出现心理崩溃。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它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单轨制”和应试教育使得学校与社会的剥离不仅扭曲了教育的本质,限制了生命教育的展开,更严重影响了高校生命教育作用的发挥。
中国传统生死观中的消极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和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见义勇为、出手相助等一系列社会现象遭遇尴尬境地。也使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知所措,失去了安全感、稳定感,在学业、爱情与就业等重重压力下产生严重的自卑、愤恨、悲观、失望等心理,甚至采取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寻求所谓的“解脱”。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若要唤起长期“被忽视”的生命教育,开展全面、规范的素质教育,就须将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与社会四力合一,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1)自我教育。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个体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自然、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对一切生命现象的关爱,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重视发挥大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增强挫折承受能力[8],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适时调节自我抱负水平,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遇到困境知道如何寻求社会支持。
(2)朋辈辅导。朋辈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具有主体性、互助性、分享性和成长性。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环境,并特别强调了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9]。可见,周边朋友及同龄人对于生命的看法及相应行为都会影响个体生命观的发展。因此,大学生之间开展生命观朋辈辅导,对朋辈辅导的双方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
①生存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圣及价值所在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人的生命神圣而不可侵犯,高校大学生应在理性层面恢复对生命的认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无价与美好,提升生命的责任感。同时,生命是一个过程,艰辛和挫折同幸福一样,都必不可少,挑战困难,磨炼意志,这才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开展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增强自我身心的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是高校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②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死如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及发展的一部分。生与死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死亡对生命的启示在于它使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终结,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并努力争取做一番创造性的事业。
③挫折教育。高校可通过创设挫折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使其体验受挫心理,在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安慰的同时,磨炼他们的意志与受挫力,鼓励他们正确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与阻碍,合理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不断提升自信。
④情绪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由于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久而久之引起情绪障碍。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即通过治疗、纠正认识的偏差,从而使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除或减轻。对ABC理论等情绪调节方法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把那些不合理的信念转化为合理的信念,有效调节、控制情绪,将负性情绪转为积极情绪,能避免由负性情绪引起的恶性事件。
⑤目标教育。促使一个人自然而自觉地去做一件事,背后很大的原因是具体的成果激发了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足够促使人坚持下去。组织行为学中,愿景越真实、越生动具体,我们实现它的可能性就越大[10]。大学是个体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高校应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爱好、特长、需要和最大化利益出发,指导他们合理设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职业和人生做出前瞻性的规划,不仅促进大学生有效管理时间,也能避免他们毕业后由于失业或工作不顺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或发生悲剧。
(2)教育形式
①课程化教育。高校应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一环,确立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列入学校教学内容。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以课程为载体实施生命教育。课堂教学除了教授学生一定的理论、技能外,还应将生命教育观念作为隐形的知识加以传授,通过多种学科渗透让学生切身体会生命的意义。
②探讨式教育。高校可经常举办生命教育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设立情景、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渠道引导学生思考生命课题,以乐观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通过开展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等形式多样的社团及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接受教育[11],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爱,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③实践式教育。实践的锻炼将直接强化学生应对刺激的能力。高校应通过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理论的理解,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野外)生存训练、素质拓展都是大学生磨炼意志、提高耐挫力、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与态度的平台。第二课堂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独有的实践性、参与性还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④课外辅导式教育。生命化的教育场所影响着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学中,高校可将铃声、教室布置、学校环境等赋予生命化,从而使教学更具人性化,实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学校等教育机构在课堂外应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工作,设立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24小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以及网上心理咨询室,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在学生遇到心理危机事件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学生心理冲突得以宣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3)重视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和孩子应加强理解、倾听和沟通,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需要,既要关注孩子的生理成长又要关心其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培养其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品格以及良好的意志与耐挫力。这些对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着推动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
(4)发挥社会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还须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政府应把握好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制定法规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学课程;社会各界应把生命教育与倡导健康及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增加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媒体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关怀,使“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学术研究,坚持课题先于指导、理论基于实际;成立“生命教育研究机构中心”,致力于相关书籍的出版,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总之,生命教育是德育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由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的系统工程。我们应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各类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生命质量。
[1]陈伟震.死亡观教育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30-31.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74-275.
[3]江丽娜.浅析大学生生命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22,25.
[4]夏禹.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探析:由大学生轻生引发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34-137.
[5]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8-40.
[7]潘玉芹,朱美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1-2.
[8]辛辰.论死亡教育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J].医学与哲学,2005(2):73-74.
[9]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1-156.
[10]李抗.迎头撞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11]刘宪亮,李恩昌,尚进,等.论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内容及途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