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2011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做出“加强山东美术创作风格和内涵研究,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的决策部署。2012年5月24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建立完善省级文化荣誉制度,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全省文化创作‘精品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培育壮大鲁剧、鲁版图书、齐鲁画派等品牌,创作生产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6月1日,山东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山东将以“十艺节”为契机,通过多种努力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山东将力争推出具有“齐鲁文化”特色、山东地域特色的青年创作群体,创作一批代表性作品到全国巡展,与其他画派开展交流,为推动“齐鲁画派”的形成打下基础。
中共山东省委根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对山东文艺界的新期待,提出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为山东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契机,是繁荣山东美术事业的重大举措,也是山东社会各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体现,将会对山东文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此,深入总结“齐鲁画派”的形成条件,研究“齐鲁画派”的形成和发展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画派是美术史对某些在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等方面具有创作共性的画家群体流派的概括。可以看到,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产生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现代派、后现代等绘画流派,中国画坛上也曾产生吴门画派、扬州画派、京派、海派、浙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等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其命名原则,或按照画家活动地区,或按照艺术表现的特点,前者如海上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等等;后者如“没骨派”、米家山水等等。其中,地域画派是美术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与同时期的主流画风之间始终存在着交汇对流的关系,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时空维度上,主流画风的存在得益于地域画派画风的支撑,地域画风则在主流画风的影响下发展。
画派的形成和被承认一般应具备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创作理念上具有共性特征,如有鲜明的艺术观念、创作宗旨等;二是在艺术表现手段上具有相似的风格特征;三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家群体,并有能使创作理念得到传承延续的机制。只有具备以上三种条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画派。
例如,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岭南画派和长安画派就是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两个可供借鉴的绘画流派。其中,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由广东籍画家组成,主张革新中国画,折中中西,融汇古今,以岭南特有景物为题材进行创新;在绘画技法上,主张引入西洋写实,博取诸家之长,并发展出了“没骨法”以及“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主张艺术服务大众,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近代岭南是中国最早遭受西方入侵的地区之一,因而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为“二高一陈”等人的创作取向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视野。岭南画派创作上革新中国画的创作理念既根源于岭南地区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也得益于创始人对日本绘画的学习。又如“长安画派”,作为当代中国画流派,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上半叶活跃于陕西省西安市,因西安古都旧称长安而得名。其主要创始人石鲁、赵望云以及重要画家何海霞、方济众、黄胄等,自40年代就生活在陕西,并从事艺术创作。其绘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其中尤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在创作手法上,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以巧妙的构思和苍厚质朴的笔墨,表现浑朴苍茫的西北风光,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产生了极大反响。
应该说,历史提供给每个画派的条件不尽相同,每个画派分别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果说,岭南画派的形成立足于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背景下中国画创新的探索,那么,长安画派则是从地域文化中内生出来绘画流派。前者得益于学习他国绘画的精华的创新;后者更偏重于对于本土文化精神的发掘与传承。历史上成熟画派的形成理路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思考。
第一,“齐鲁画派”概念的提出,不仅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画派称谓,更在于传承传播齐鲁文化精神。“齐鲁画派”首先是以地域文化为表征的画派,要从山东本地的文化资源出发,以齐鲁文化为根基,传承和发展齐鲁文脉、齐鲁风格、齐鲁精神,倡导创作中博采众长、求变创新,反映齐鲁地域文化特质。其中,创作母题可以来自山东地域人文风物、自然景观、传统遗存等多个方面,既体现了画家对齐鲁文化的共识,也有助于促进山东艺术家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第二,作为绘画风格的“齐鲁画派”,要有回应时代要求的原创探索精神,积极拓展创作观念、艺术样式和绘画风格,并在创作审美品格上体现出沉雄、浑厚、内敛、刚健、质朴等山东人所具有的内在文化精神。在推动形成“齐鲁画派”过程中,地域和风格如何融合凸显,还需要山东美术界进一步从画理上对“齐鲁画派”历史脉络、当代传承、区域文化特征和画家风格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第三,“齐鲁画派”需要汇聚一个在文化精神、审美理念、艺术风格上有共同追求,并能在碰撞交流以及融合中有传承、有创新、有探索和突破的艺术家群体,不断锤炼和传播“齐鲁画派”精神、风格和特色。就此,不仅需要画家的深入交流,实现创作上的自觉和共识,也需要艺术评论的跟进和提升,不断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有支撑、有后劲的美术“鲁军”,为“齐鲁画派”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画派的生成有深层的历史文化动因,文化积淀厚重的地区更有条件产生有影响力的绘画流派。山东文化底蕴丰厚,在历史文化上以至近现代的革命文艺以及改革开放的美术思潮中,山东画坛大家云集,虽未有画派之称谓,但一定意义上已形成齐鲁画派的画家群体,树立了较为鲜明的艺术风格。同时,由于内敛、中庸、保守的地域文化氛围以及文人画传统等多方面原因,山东画界在传统绘画根基与历史上形成的画派相比有自身优势,但同时也缺乏文化自信,以至把齐鲁画派形成的题目落到当下。相较于京派、海派、浙派、粤派等地域画派,原创性和地域流派的风格特征还有待提升,山东当代画家在笔墨语言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整体上有待推动形成具有突出地域风格的绘画流派。因此,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既是传统文脉的延续,也是当代创新文化命题的探索。
第一,“齐鲁画派”有齐鲁文化的深厚根基。历史上曾出现李成、张择端、梁楷、崔子忠、高凤翰、郭味蕖、李苦禅等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具有形成齐鲁风格的美术基础。到当代,美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整体变革中的一部分,变革的动力既来自其发展的自律逻辑,也来自与社会文化语境对于美术思潮的深入影响。回顾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遭到消解,人们对传统绘画样式的心态发生巨大变化。“85美术新潮”以来的美术创作,既包含近现代美术史语境中长期存在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二元并立的命题,同时也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语境下进行多元化探索。这一时期山东画界举办“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1982)、“山东青年奉献展”(1985)就是对时代语境的自觉回应,是山东画家参与全国美术思潮的重要事件。进入21世纪后,美术创作的重要转向是以自律和他律的眼光进行本土文化的反思和主体价值的自我确认。如何将个体价值追求与群体价值认同相统一,并形成创作上的共识是画派形成的客观条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积极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具有重要意义。“齐鲁画派”不应停留于传统符号的延续发展,应以“齐鲁文化”为魂,以传承齐鲁风格、齐鲁精神、齐鲁文脉为动力,只有这样才具有强劲的内在生命力。
第二,山东是名副其实的美术创作大省。表现在:其一,本地画家群体庞大,人物、花鸟、山水、当代等多种绘画样式发展相对均衡;在全国各地的山东籍画家很多都卓有成就。山东画坛曾经举办过有影响的美术展览,由于集中性展览的持续举办,诸如立足齐鲁文化特质,对绘画语言达到共识的艺术创作理念在主流画家群体中获得认同,并通过学术交流和艺术展览的形式得到传播。其二,艺术市场,尤其是中国画市场一直居于全国艺术市场前列,形成了一批书画交易市场,全省画廊数量庞大并己形成规模。其三,群众文化基础好,不仅有庞大的专业画家群体,同时也有众多的业余书画爱好者,潍坊临朐、菏泽巨野、日照等农村荣获“农民画之乡”的美誉;山东美术教育在全国位居前列。其四,民间美术资源丰厚,潍坊杨家埠年画、高密扑灰年画、东昌府年画、平度年画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目前,台北已有作为民间组织的“齐鲁画派”注册,并与2011年8月在台湾·台北国军文艺中心挂牌成立,这说明海峡两岸对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也有基本共识。
如何充分利用山东的文化资源,通过美术创作传承培育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是一项长期浩大的文化工程,应该从历史角度审视,从画家创作着眼,从艺术风格研究,从美术作品出发,进行全面探讨,达成当代意义上的认同与共鸣,共同探求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的思路与策略。同时,画派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但又要抢抓机遇,推动发展大计,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推进工作:
第一,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推动形成“齐鲁画派”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山东的画家群体庞大,高校设置普及,画院聚集,画廊众多,市场繁荣,在全国的美术界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在面对全国多层次画家涌入山东市场时,客观上来讲,山东画家自身欠缺自信,山东市场也缺乏对本地画家的认可。很多购买者只看画家名头不看画,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山东很多画家无论传统功底还是风格创新方面,在全国画坛都有一席之地。因此,应调动山东美术史论界的研究力量,集中梳理山东绘画发展的历史文脉,发掘历史上山东画家代表人物的历史价值,提升山东画家在全国美术界的学术地位,这样有助于激发山东画家对齐鲁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凝聚画坛对齐鲁画派的广泛共识,使齐鲁画派既能在学理上说得通,也能在实践上行得通。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山东画家“各自为战”“缺乏自信”的状况。作为画家也要自觉、自省、自知、自信,主动融入山东画家创作群体。
第二,提升艺术风格。画家创作风格的形成既有艺术家的个性色彩,也受地域文风民风和画风的影响。深入研究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山东画家群体的艺术风格,明确齐鲁画派的风格特质建构方向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此外,还应鼓励省内外美术批评家对山东画坛进行客观的学理性美术批评,促进齐鲁画派在创作理念上向纵深的层面建构。画派的创作主体是画家,画家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艺术追求、学术理念、创作状态是形成山东绘画风格的根本所在。应从加强学术凝聚力出发,制度化、常态化地组织画家举办主题展览,配合学术研讨和集体采风等交流活动,加强画家之间的沟通与认同,使画家们互相尊重、互相提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鼓励、共同发展,以期有效促进推动齐鲁画派整体形象的形成。
第三,完善支持机制。山东宣传文化系统可建立文艺荣誉制度,加大对齐鲁画家的推广力度,奖励具有地域性特征和原创精神的代表性画家,培养一批创作带头人。如继续发挥“泰山文艺奖”的引领作用,在评选标准中加入对“齐鲁画派”创作理念的阐释,对山东画家群体的创作进行策略性的引导。也可以借鉴江苏推出的“金陵百家”艺术展览及评选,推出“齐鲁名家”类似的荣誉制度,促进当地艺术家之间以及本地与海内外艺术家之间的创作交流与借鉴,增进画家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交流。应为中青年画家提供在国内外艺术研究机构交流培训和访学机制,关心青年美术家的发展,使“齐鲁画派”在新生代中凝聚一种共识。
第四,加强传播交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电视台、电台、出版社、期刊、网络的传播力度,打造“齐鲁画派”品牌,形成齐鲁画家的风格,传播山东画家的艺术创作成果。加大美术馆、博物馆、高等院校等公共资源面向青年美术创作群体的开放力度,定期组织文艺评论家及画家进行理论与创作上的研讨,凝聚理论与创作的共识。建设“齐鲁画派”开放型的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建立覆盖全省代表画家的展示平台,同时与著名评论家及著名画家合作,定期开展画家评论活动。
第五,培育整合市场。艺术作品的价值转换离不开艺术市场的支撑,山东画坛从来不缺画家和画廊,缺乏的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市场运行机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一个画派的形成如果没有强大而占主流的市场份额很难立足。目前在全国的书画市场平台上,山东的画家价位还相对偏低,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对市场的整合与培育。从国内外成熟的经验来看,艺术作品的传播和价值评判需要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来完成,山东文化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从美术创作、收藏、评估、拍卖等一系列的市场机制,为齐鲁画派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第六,建立品牌策略。“齐鲁画派”的建设也应以品牌的形式加以推广,既需参考历史上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要结合当下艺术市场过度繁荣带来的反思。例如可借鉴山东成功推出的“好客山东”品牌,突出具有本土文化意义的原创艺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绘画团体机构设置应基本统一,成立“齐鲁画派”研究、教育与传播机构,如建立发展“齐鲁画院”、“齐鲁画社”等与齐鲁画派相关的美术交流空间,在大学设立相关专业对“齐鲁画派”进行学术研究并开展推广传播。
总体上说,画派的形成需要创作理念上达成广泛的共识,艺术表现手段上具有相似的风格特征,并有相对稳定的艺术家群体为支撑,以及能使创作理念得到传承延续发展的机制。推动形成“齐鲁画派”,不仅有助于深入探索创作理念、凸显创作风格、汇聚创作群体、完善传承机制,更有助于全面梳理和深刻认知齐鲁文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传播力和影响力。美术界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和行动,深入梳理和认识齐鲁文化资源和精神,体认齐鲁美术创作的风格和特色,在创作交流、学术研讨和理论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艺术主张和风格样式,建立交流与传承机制,共同推动形成“齐鲁画派”。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以艺术家的自觉自为和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为前提,以学术研究、传播交流、鼓励引导为支持机制,并以成熟的艺术市场观念和品牌策略应对艺术发展的现实问题,特别在提高地方文化影响力并使其具有普遍学术意义的同时,要使画派呈开放态势,不断壮大,形成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彰显山东气派并具有学术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齐鲁画派”,为推动文化强省战略做最扎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