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友熙,岳翔宇
(1.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8)
论广义循环经济消费主体的建设
岳友熙1,岳翔宇2
(1.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8)
文章对广义循环经济及其消费主体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广义循环经济及其消费主体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特征,指出了广义循环经济消费主体建设的具体措施,阐明了消费主体建设与循环经济的其他类型主体建设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搞好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广义循环经济;消费主体;建设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界的热题。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笔者认为,它主要是指广义的循环经济(以下简称循环经济),即大循环经济。那么,何为广义循环经济?广义循环经济具有那些特征?这一直是学界人士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详细的研究。而广义循环经济消费主体的建设又是直接关系到循环经济建设成败的关键,因为它在循环经济建设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广义循环经济消费主体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所谓传统经济,就是指通过粗放地和一次性地利用和消耗资源,依靠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数量增长的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的经济模式。它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主要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消耗型的、增长型的、一味追求生产量的经济,是单向流动的单程式线性经济模式。而与此相对的循环经济,尽管国内对其概念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缺乏共识,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循环经济是封闭性的,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模式。我们认为,循环经济非但如此,而且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循环经济是小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企业层面和工业区域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废物减量化和再利用,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达到环境保护之目的;而广义的循环经济则是大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它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在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为核心特征,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为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广义循环经济,不但细化到环保领域,而且扩大到全社会的层面,它居高临下地统筹企业生产、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并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物质的运行进行规范,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目的,是一种促进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运行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质而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是机械论规律,而是生态学规律;以“储备型”经济代替传统的“增长型”经济;以休养生息经济代替传统的“消耗型”经济;以福利量的经济代替传统的生产量的经济;以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用各种物质能循环利用的“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为基本特征。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切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而持久的利用,尽可能地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向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并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而持久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循环经济虽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我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主要是指广义的循环经济,即大循环经济。也就是说,它覆盖所有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它遵循生态学规律,在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要搞好(广义)循环经济建设,就离不开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搞好循环经济的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对广义循环经济政府主体建设问题的研究是我们必须探讨的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根据不同主体在循环经济当中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我们认为,广义循环经济主要有主导主体、创新主体、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四大类。主导主体主要是指政府主体,具体地说,就是指政府工作人员,或由其工作人员组成的群体组织。他们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科技创新、企业生产、个人消费等方面具有调控和引导作用,在整个循环经济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它是主导主体;创新主体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它们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因此是创新主体;生产主体主要是指工厂、企业等机构或单位,它们主要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因此是生产主体;消费主体主要是指所有的物质产品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他们是对物质产品进行消费的具体承担者,因此是消费主体(或生活主体)。要研究循环经济并使循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循环经济的消费主体有必要的认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政府管理、科技创新、企业生产和消费行为等都要发生新的变革。因此通过对循环经济消费主体建设的研究,明确消费主体的经济行为、决策约束以及利益动机就显得特别必要。[1]327
所谓循环经济的消费主体(或生活主体),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劳动产品进行消费的个人、单位、组织、机构和部门。搞好消费主体的建设,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循环经济消费主体的建设呢?笔者认为,应当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要搞好循环经济消费主体的建设,首先必须从消费主体的思想根基入手,唯有使其思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才能改变其消费行为。过去,人们的思维方式建立在现代认识论的基础上,传统认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主客体论,它用的是一种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敌对关系。而生态存在论坚持生态系统整体观,它在肯定人与自然万物具有本质差别的基础上,反对和消解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崇尚“主体间性”;认为人与自然事物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强调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而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相互作用,而是有机统一的关系;要求人类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律,重新建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统一的关系,以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现象,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圆融共舞。概而言之,“生态存在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机性和过程性。[2]50
首先,生态存在论继承了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认为生态存在不是人、社会和各种其他自然事物的零散的存在,而首先应当是整体性的存在。在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生态存在整体的基础上,否定生态存在整体等于各部分事物和人简单相加之和的机械观念,坚持生态存在系统具有自身特定的质,是由人、社会和各自然事物等内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生态整体。
其次,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有机性,它们是有机系统整体。当代的生态存在论哲学从生态科学观念出发,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的有机性,而且把有机性理解为生命、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组织、自调节、自选择能力,把整个世界描绘成由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不断进化的有机的统一体。
再次,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过程性。传统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从经验论、知识论出发,用一种预设的本质去解释存在世界,用对存在者的研究取代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并将主体和客体绝然对立起来,将现实的存在物视为孤立的、惰性的机械物质,以能动的理性主体凌驾于客观世界之上。这实际上只承认了作为存在者的“实体存在”,而没有将事物的创生、运化过程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协调的关系当作真实的存在。而生态存在论哲学则从自组织理论出发,把存在如实地描述为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和实体性的存在的统一,把自然生态过程视为统一的自组织运化过程,坚持不同层次的“实体存在”、不同层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在统一运化过程中形成、演化的观点。
生态存在论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是对科学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它是对近现代机械论世界观、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否定,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古代有机整体论的扬弃和复归。生态存在论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和自然观,是生态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如果我们实现由认识论向生态存在论的转变,就会避免以往过分强调自然的人化,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同时更重视人的自然化,着重研究自然生态规律,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研究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和演化规律。当然,也要看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认识实践能力和人的智慧,把消费主体的思想建立在人的现实认识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反思、协调和重构,为消费主体实现绿色消费打下基础。
传统价值观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观;而生态价值观主要是哲学、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主要探讨的是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传统价值观从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出发,认为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而其他自然事物只能是价值客体,视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截然对立的。而生态价值观则不同,它在首先承认人是自然界当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肯定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肯定人和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环境系统都具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认为它们都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它们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既有区别,又是内在统一的,即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它还确定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两个概念的内涵当中。所谓“生态环境价值”,就是指由于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本源性和本然性的联系,因此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身内在的有机价值。它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包括人)天生地就具有消纳废物、维持生命和调节平衡的生态价值。它是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是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并以承认自然的存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为前提的。生态环境价值论不仅肯定人的内在价值,而且肯定其他生物、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圈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反映的是(生态环境)价值主体与(生态环境)价值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它是对传统的价值主客体论的突破和超越。
然而,“生态环境的价值”,从广义上来说,则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其周围的其他要素(包括人、自然事物、子系统、母系统等)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它包括系统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或效用价值等;而从狭义上来说,则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只是相对人来说的。生态环境价值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既具有生态环境价值(内在价值),又具有生态环境的价值(外在价值),即是两者的统一体。人也不例外。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就是把人类的价值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的价值简单地等同起来,而是注意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万物相比较,毕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强调人是自然界特殊的存在,因此人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价值。也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与生态环境的区别,认识到自身的独立性、能动性时,才能谈得上人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2]83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的价值也是相对人而存在,没有人,那么它对人的价值也自然就消失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也是既相互对立,又内在统一的。[2]92如果消费主体把传统的价值观转变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会视环境价值和人的价值为一个有机整体,就会指导着自己的消费行为实现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是以生态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moral 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在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传统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动物和非人类自然的其他部分,把所有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共同体之外。也正是人类对自身的这种优越感的过度膨胀,发展形成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它把人看成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认为自然事物没有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改造、征服和掠夺大自然,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对环境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义务的外在表现。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巨大破坏,反过来,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以无情的报复。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并把它们的这些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作为判断人们对它们的实践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的终极标准,作为对人的实践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重要依据。
生态伦理学改变和超越了传统价值观,修正或重新解释了允许进入道德共同体的资格标准,扩展道德共同体,将人类和所有自然事物全部纳入其中。它肯定人类之外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物都具有内在价值,肯定它们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生态价值的关联性,主张将它们全部纳入到道德共同体当中来,建构一个由人类及其他所有非人类存在物共同组成的道德联合体。生态伦理学认为,道德共同体应当扩展到包括整个世界的所有的生态环境系统。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eco-holism)。生态整体主义是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的,它是站在生态世界观的基础上,探索人与整个生命世界及范围更广的外部环境世界之间的关系的伦理意义。它认为伦理思考的范围必须突破动物的界限,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也应该得到伦理关怀,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所有的存在物。它强调人类和非人类存在物整体的存在,并把注意力转向过程、系统和整体而与传统的天赋人权论分道扬镳。把生命联合体的善视为个体价值、种族价值以及人类行为正确或错误的终极根据。生态整体主义重视和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无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认为一种恰当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环境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
生态伦理学具有人类中心境界、动物权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和生态整体境界等逐渐升高的四种境界,它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fixation),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使道德联合体(moral community)的范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人类之外的其他非人类存在物,从而拓展了伦理学的范围,使其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生态伦理学不但追求人际的自由和公正,而且追求“种际”的自由和公正,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自由主义的思想领地。[2]150-151
生态伦理学具有不断的开放性,它要求人类应该有一种伟大的生态伦理情怀:对他人的关心,对动物的怜悯,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它应当与某种永恒的东西“照面”,把生活的意义与某种比个人更宏大的过程联系起来。这种永恒的东西和伟大的过程就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就是大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上苍之“大生”和“广生”之美德。我们只有以生态伦理学为指导,才能培育我们的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才能指导我们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实现绿色消费,建设和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如果消费主体的观念发生了由认识论向生态存在论的转变、由传统的价值观向新型的生态价值观的转变,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那么消费主体的生态性绿色消费行为的实现就有了可能。消费主体对自己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选择,一方面要受到商家的影响和牵引,另一方面也有一定自由度和消费者主权。消费主体的自由选择首先要受到自己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影响。消费主体向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转变,必定会引起消费主体的消费偏好,而消费主体的消费偏好源于绿色需求。绿色需求具有前瞻性,是一种先进需求。这种需求是建立在比较高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的基础上,基于人们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它包含着消费主体的多种消费预期。绿色消费主体会自觉考虑和消除自身的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表现为,在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没有承担废弃物处理成本,而把这种成本转嫁给了社会或他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减物质化。在消费领域,讲求消费的绿化,因为消费者最终感兴趣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这些商品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它要求尽可能地消费绿色产品,自觉承担生活垃圾的成本。这种新型消费方式的经济学基础是实现效用代表物的转变,就是由商品数量转向数量基础上的质量和功能,效用评价依据由数量满足转为功能满足。
可见,生态性绿色消费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观方面就是要转变消费主体的理念为绿色消费理念,客观方面就是要有绿色消费的产品、环境等条件。只有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绿色消费行为才具备实现的必要条件,人们才会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变为绿色消费行为,才能使循环经济在消费主体上得以实现。
如前所述,广义循环经济包括主导主体、创新主体、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等四大类型。其实,以上四大主体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例如,政府作为政策和制度的供给者、行为的示范者,同时也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企业不但是生产主体,也是创新主体和消费主体;生活中的个人,既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创新者、主导者或者生产者。因此,四大主体并非绝对的、孤立的,而是相对的、相互联系的。
要实现循环经济,就要求政府管理、科技创新、企业生产和消费行为等都要发生新的变革。主导主体要把绿色GDP作为工作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响应的政策和法规,正确引导科技创新、企业生产、个人消费;创新主体要通过科技创新,使社会生产达到生态化生产;生产主体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科技创新,不再为了单独追求企业利润而使生态费用社会化,要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消费主体要转化消费观念,培养绿色消费行为,主动承担生活垃圾的成本,创造绿色消费文明。这样,只有四大主体真正发生了生态化的质的变革,才能为循环经济的实现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说来,要搞好循环经济建设,政府要制定政策进行宏观的正确引导,以信息资源的交换部分地替代物质资源的交换,以信息成本的增加取代物质资源的无谓消耗,引导供应商和需求商实行定单生产和以需定产;消费者先订购后消费,把在生产之后发生的交易提前进行,在宏观上实现社会经济流程再造。这种变化不仅是社会总生产流程的重构,而且对广义的生产活动(供应、生产、销售)和狭义的生产(研发、设计、制造)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创新主体要为绿色生产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进行绿色生产关键要推行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思想的核心是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持续地改善生产环节,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在确定客户价值的基础上,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价值流,使保留下来创造价值的每个环节流动起来,用客户的需要来拉动价值流,最终追求生产环节的持续改进,达到尽善尽美。绿色消费关键要进行精益消费,加强绿色消费文化的宣传,塑造绿色消费理念。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框架和信念体系,来实现绿色消费。[1]347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增长从数量扩张转向价值提升,就是在满足同样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和能量,或者消耗同样的物质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循环经济之下,政府主导职能、企业生产决策和消费者行为都会发生新的生态性变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在微观经济领域,政府管治、科技创新、企业绿色生产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都是顺应这种变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循环经济四大不同类型主体的建设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
[1] 岳友熙.广义循环经济不同类型主体的建设[A].范跃进.广义循环经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岳友熙.生态环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uming Subject of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
Yue Youxi1,Yue Xiangyu2
(1.School of Literature&Journalism,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
This thesis is an analysis of the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consuming subject.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the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 and its consuming subject are summed up.And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the consuming subject of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 are also pointed out.The dialec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uming subject and those of other kinds of subjects of the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 ar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together with its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cycling economy.
the extensive recycling economy;conventional economy;consuming subject
F27
A
1672-0040(2012)04-0010-06
2012-05-09
本文系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研究计划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现代化建设推进机制与对策研究”(2009RKB1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曾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资助。
岳友熙(1967—),男,山东潍坊人,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生态文化研究;岳翔宇(1992—),男,山东潍坊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主要从事电气信息与自动化、美学、生态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李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