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青,刘 艳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119)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和信息管理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陕西省已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力争经济综合实力上台阶,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进入中等发达省份,并同时也已明确把物流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物流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却满足不了企业需求,造成市场供需偏离度较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物流人才不断推向市场,而企业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此,我们对陕西省物流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共走访了8家高职院校,向20家企业发放问卷共180份,回收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有效率为82.2%。
1.陕西物流人才总体需求分析。
陕西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铁路、航空、公路运输发达。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批复,在西咸一体的趋势下,沣渭、泾渭新区的相继挂牌成立,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并加紧建设,在此契机下必定会带来物流人才需求的扩大。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几年,大型连锁超市、快递业的兴起,陕西以煤炭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快递物流等专业物流配送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物流交易平台。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如中储、中集、中外运等在陕西都有设点,国际物流企业如马士基、讯通集团也逐渐进驻陕西,为我省物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
2.物流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按国家对物流人才的统计口径,物流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与初级物流人才 (物流操作人员)[2]。高级物流人才包括物流部主管、储运经理、采购主管、销售经理、客服经理、规划总监等;中级物流人才包括物流经理助理、储运经理助理、采购工程师、销售助理、助理物流规划师等;初级物流人才包括物流操作人员、调度员、仓库管理员、包装组组长、材料员、物流配送员、物流采购员、客户服务人员、司机、贸易跟单员等。通过对西安人才网随机抽查的500名物流人才招聘信息的结果分析,高级物流人才需求占总招聘人员的18%,中层物流人才需求占15%,初级物流人才占到总需求人数的67%,是物流人才需求的主体[3]。
3.物流人才学历层次分析。
在被调查的500个岗位中,需要物流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岗位的有125个,需要大专学历的岗位有300个,其他学历要求的有75个。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岗位大多对学历要求不高,高职高专学历最受欢迎。因为物流行业的工作操作性强,需要大量具有操作能力的员工。但物流业操作又不是简单机械或人力操作,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物流知识体系支撑,专科层次的人才比较符合当前物流发展的需要。
4.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
问卷显示,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层次越高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越高。如企业对高级物流人才的要求普遍较高,无一例外的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的明确要求其有在大中型企业经理级职位或在国外著名物流企业、咨询行业工作的职业经历,有的要求其有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财务知识及行业背景;而对初级物流人才的选用,最看重的是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各个层次的物流人才对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点,如企业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最高,达到29%;对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分别为22%、21%和20%;计算机操作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识被认为是必须具备的知识,比重合计为61%。企业普遍认为,随着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从事物流工作的基础,而能够很好控制物流成本则是实现第三利润的重要方法。
有一次,她坐在书店的角落里看书。翻页时,一不小心,只听到“嘶”的一声,好几页书纸都被撕破了。这时老板布尔走了过来,她吓得急忙合上了书。布尔将手中的新书放进书架后,回头朝她笑笑:“看累了吧?休息休息。”
企业业务性质不同,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也不同,如运输配送业对装卸搬运、入库、出库、分拣、车辆调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对货运代理企业,英语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到70%和76%。
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企业除了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核心能力外,还对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如对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态度、礼仪谈吐及团队精神十分的关注。
5.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看法。
调查统计显示,仅有11%的受访者“非常看重职业资格证书”,这类企业中有资格证书的员工,可以在薪酬上有所体现。63%的受访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对学生就业有帮助,企业在选人时作为参考。还有15%的受访者“不看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有23%的企业人员“要求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如货代企业,报关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鼓励员工和学生考取这类资格证书。
目前,陕西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的物流证书。但部分企业不看重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是因为目前市场上证书种类较多,证出多门,标准不一,没有一种证书在物流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及整个物流人才市场资格证书没有普及,导致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同度不高。
1.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分析。
自从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增设物流专业以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扩大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陕西作为全国教育大省,截止2010年3月,全省近70所院校、机构都设有物流专业或进行物流人才培养。高校包括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中职学校等。公办院校中长安大学开设物流专业较早,于2002年开始招收物流本科生,在高校物流专业中影响力较大。研究生的培养目前只有长安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两所院校培养,每年毕业生人数50名左右[4]。全省每年培养本科生约600多名,其余的毕业生大都是高职院校培养的。
高职成为培养物流人才的主体,以2010年各院校招生为准,每年为陕西培养3800名以上的物流专业人才,其中较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等,这些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各具特色,学生的就业率较高,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也较高。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全国和全省重点建设专业,学生规模日益扩大,校企合作深入开展,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
2.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增多,不仅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相关专业,陕西有很多本科院校也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这样就使得高职物流毕业生在就业时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许多高校物流教育只是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某一个环节,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时,仍然沿用本科教育的方法,忽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仍按学科体系编排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脱轨、片面追求学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调查的几家高职院校中,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物流基础、采购与库存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运输管理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物流营销学、物流信息系统、报关与报检等。这些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比例较少,教学过程重视知识、忽视应用等,造成了毕业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后,不缺知识、而欠缺企业最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最看重的物流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了,高职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要突出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物流专业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目前高校的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管理科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缺乏物流学科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总体水平不高,教师缺乏实际技能操作的经验。调查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到30%,甚至有些教师直接从一个高校步入另一个高校,没有企业实践的背景和专业技能。
(4)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有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校企合作不够主动。尤其是对实习学生安全问题担心顾虑最大。部分校企合作项目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浅层次合作上。校企双方离互动介入,相互交融,深度合作,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学校下大力气与企业深入交流,说明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同时,让企业意识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是负担,而是为企业培养和储备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还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校企合作是一件互惠双赢的好项目。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物流管理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服务陕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岗位导向、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陕西的地方产业链,与西安物流园区等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力争在几年之内,打造出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特色专业,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为社会培养物流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
[1]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OL].http://www.sxwlcg.cn/.
[2]张媛媛.基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陕西物流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1,(3).
[3]西安人才网 [OL].http://www.xajob.com/company/danwei.jsp.
[4]盛强,张强.陕西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J].陕西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