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建设低碳城区的思考

2012-04-12 05:47邹玉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8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十二五天津

■邹玉娟

“十二五”时期,无论是为了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义务和责任,还是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要,我国都应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之路。 “十二五”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排头兵”,在“十二五”时期要加速进行低碳城区的建设,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经济转型担负应尽的历史使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关键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下降20.8%,但排放总量增长了33.6%,我国由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变为第一大排放国。强度下降与总量上升而形成的交叉型、剪刀状格局构成了我国现阶段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

我国 “十二五”时期提出 “能耗强度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这个目标充满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出口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出口额仍处于增长状态,这些因素将驱动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进一步增长。2015年我国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将可能达到84.6亿吨,超过美国49%左右。我国与世界第二大排放国美国的排放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我国未来碳减排形势非常严峻。

国家 “十二五” 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国家 “十二五”规划将原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细化,新增了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多个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以确保实现碳强度到2020年降低40%~45%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对于我国长远的低碳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不仅要实现预定的节能和碳减排目标,还要继续稳固低碳发展基础,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将为我国低碳经济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一)滨海新区低碳产业的发展被誉为全球典范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在 “十二五”时期将为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推进低碳试点示范的最佳区域将就是滨海新区。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 《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阐明,“2009年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在未来10年内,将每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以支持建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研发中心在内的众多地区低碳经济产业集群,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便是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地区支持和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被誉为全球推广的典范。”

同时,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还在 《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表明:“天津市政府已向滨海新区发展风能、太阳能技术的企业提供了两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出台了信贷优惠、税收折扣和租金补贴等措施鼓励潜在投资者。” “实践证明天津市优惠的投资环境对国内外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风能发电中心,并吸引了大量国际领先的涡轮机和相关部件制造商前来投资落户。据统计,滨海新区的风能发电企业数量占了全国风能企业总量的40%;此外,滨海新区也吸引了大量核心部件的供应商前来投资;众多一流的跨国风能企业在滨海新区聚集,也吸引了大量国内相关部件的专业制造商,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滨海新区也成为了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尤其是太阳能产业研发机构的中心。总之,滨海新区在吸引低碳外商投资、促进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技术交流以及加快我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天津和滨海新区 “十二五”规划把低碳建设作为重点

天津 “十二五”规划把低碳城市建设及滨海新区发展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天津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基本建成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将初具规模。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建设,率先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

而在滨海新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重点强调,“在突出循环低碳特色、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区方面,新区将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建设,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实现人与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项目审核管理,强化准入标准,限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和污染重的项目建设。建设低碳新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低碳技术,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三) “第三增长极”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早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曾提出 “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一个排头兵”,即天津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滨海新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滨海新区要想发挥好 “排头兵”作用,一是要站在全国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问题,大胆先行先试,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二是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排头兵”。

作为我国的经济第三增长极,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全国起到 “排头兵”作用,滨海新区首次制定并发布了 “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滨海新区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典范以及滨海特色低碳新区。滨海新区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区将以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北塘经济区、东疆港区、中心商务区为依托,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区域建设与发展全过程。滨海新区将优化能源结构,大幅增加天然气用量;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注重高碳能源的清洁利用;建立低碳交通体系,加强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建设,保障和推广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推行港城交通分离,提高货物运输中铁路运输的比例;推进建筑节能,继续针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低碳改造,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倡导低碳型消费理念,政府率先垂范,打造节约型机关,营造低碳消费的社会环境;增强区域碳汇能力建设。

国家 “十二五” 规划、 天津 “十二五”规划、滨海新区 “十二五”规划和滨海新区低碳发展 “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优势为滨海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一)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1.构建了较好的低碳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滨海新区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建立碳交易市场试点、探索低碳型产业园区建设和积极探索低碳社区培育路径等措施,奠定了低碳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低碳产业发展基础方面,滨海新区已经规模化地汇聚了具有低碳产业特征的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滨海新区通过引入大型项目,配套建设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产业聚集效应和整合效应,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同时,也汇集了众多新能源开发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研究单位,为相关各产业朝着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契机。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建立低碳交通体系,推进建筑节能,倡导低碳型消费理念,并增强区域碳汇能力建设,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等重点区域产业低碳化发展。2010年,滨海新区通过了 《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专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滨海新区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购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转让、项目前期工作、设备购置等费用给予资金补助。

2.中新生态城的建设为发展低碳产业提供了示范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生态城预计2020年基本建成。按照发展定位,中新生态城将建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聚合了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和节能技术,正努力建设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新模式。

中新生态城将形成 “湖水-河流-湿地-绿地”的复合生态系统,绿化覆盖率达到50%,每年可产生氧气9800吨,吸收二氧化碳26000吨,吸收二氧化硫近50吨,以此增强城市固碳能力,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生态城绿色建筑将达到100%;确立了公交主导、慢行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科技研发、软件产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低碳型产业结构。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建设为天津乃至全国发展低碳产业提供了示范,目前,各种环保产品企业加速向滨海新区聚集。

3.低碳投融资和低碳高端服务呈聚集态势

由于滨海新区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支持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构和低碳高端服务也呈聚集态势。2008年9月,国内首家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滨海新区挂牌成立。2009年10月,央行碳金融试点选址滨海新区。2010年3月,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在滨海新区成立。2009年9月10日,首届全球低碳金融高层论坛也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2011年6月22日,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在滨海新区隆重召开,于家堡将打造成引领全国的低碳金融区。滨海新区正在不断完善低碳金融体系建设,低碳能源的投资和融资将成为滨海新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二)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目前滨海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低碳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还较为缺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发布的2010年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中指出,我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在这60多种技术中有42种是我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同样成为制约滨海新区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滨海新区内资企业对低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控的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没有充足的低碳技术实力储备。从总体上来看,多项低碳核心技术尚未掌握,低碳专利申请量较少,低碳专利技术转化率偏低,低碳技术推广比例也仍然较低。

2.临海工业的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

滨海新区明显的产业特征是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且在第二产业中石油、化工、冶金等高碳、高污染、高能耗的国有经济主导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如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造修船基地等。 《天津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2010年天津近岸海域的三次监测中均未发现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和人类的安全利用)的海域。轻度、中度、重度污染海域面积常年在80%以上,春季更是达到了100%。目前企业排污标准尽管有了国标的约束,可绝对量却大大增加。一旦排污总量超过了海水自身的净化能力,海洋水质就会急转直下。近年来,天津海域的较清洁海域面积不断减少,重度污染海域面积有所增加。同时,各种围海工程的实施,导致自然滩涂湿地被大量占用,湿地、海洋环境遭受威胁。

“十二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建设低碳城区的思考

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要更好地加快低碳城区的建设,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完善低碳法律法规

我国从整体上来说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方面仍处于薄弱的状态。我国的相关立法在体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能源单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时,能源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环境执法效果不佳,环保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我国企业治污成本和环境违法所受处罚仍然不成比例。比如,嘉士伯在甘肃的一家啤酒厂两年时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当地环保部门唯一的处罚措施就是每年罚2次款,一次5000元人民币,而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是400万元,足够企业罚400年。

滨海新区应充分发挥 “排头兵”作用,构建和完善自身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在低碳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先行先试,加大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应尽快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短期、中期、长期低碳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滨海新区应建立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科技支撑。第一,应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转化,大力开发和转化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建立低碳技术的孵化器,同时要加强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加强低碳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通过建设低碳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推动低碳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使低碳技术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合理配置,加强低碳技术的流动;第三,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有选择地引进高端低碳技术,提高本土企业消化吸收低碳技术的能力,大力展开城市、区域以及国际间技术合作,加强本土企业与国外的联合研发。

(三)重视海洋环境治理

21世纪是蓝色经济或称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以明显高于传统陆地经济的比例快速增长,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海洋的污染将给环境带来灾难。滨海新区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海洋经济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临海重点产业的环境准入标准,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应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实现管理体系、监测体系、投资体系、评价体系的对接统一,以增强滨海新区海洋环境和低碳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培养低碳人才

低碳经济将是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低碳技术将成为下一个科技制高点,低碳科技人才也将是下一个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重点。滨海新区需要加快低碳领域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特别要提高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低碳意识和理念,因为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低碳理念决定了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向。另外要大量培养低碳服务人才,比如CDM(清洁发展机制)咨询服务人才、企业碳管理服务人才、碳足迹与碳抵消服务人才等,同时还要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教育和低碳研究队伍,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积极倡导低碳文化

在低碳文化的影响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将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这是文化对人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低碳文化是低碳经济的基石,低碳经济的建设需要低碳文化的引领和约束。滨海新区应建设低碳发展系统观,从文明的高度和文化的广度建设低碳经济,作经济社会全面的整体的提升。应积极倡导戒除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戒除“面子消费”、 “奢侈消费”,从消费和生活的各个角度实践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文化和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低碳经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

3.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5.滨海新区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十二五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天津卷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天津之眼》
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