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升警察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2012-04-12 05:13:18李运庆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院校大学生

李运庆

(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46)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升警察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李运庆

(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46)

警察院校大学生在社会化方面遇到的困难较一般院校更为突出和复杂,但其职业对其社会化的要求却比一般院校高。课程作为警察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其对学生的社会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警察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凸显其在学生社会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要求,使得其对警察院校学生社会化的要求较一般院校更高,如今,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使得社会、尤其是警察工作对警察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警察院校自身的发展、管理模式以及警察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使得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而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主要的载体和平台,其在警察院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各警察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社会化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融入社会。

一、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社会化本身是个含义十分丰富的词汇,其在不同的语境和视角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含义,因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定义。如有学者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1〕有学者认为,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2〕有学者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还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化主要有三种角度,即个性发展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则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社会和群体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就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4〕

由此可见,关于社会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具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尽管大家对社会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些基本要素却是基本相通的,如强调社会化过程的终身化;强调对社会环境的认可与认同;强调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等。而本文所说的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主要是指警察院校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活动所经历的社会化环节,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社会的内化和角色知识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

二、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警察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院校类型,其在很多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这既使警察院校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对警察院校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对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而言,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更为明显,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警察院校特殊的性别结构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由于警察院校特殊的培养目标和工作需求,使得警察院校在招录过程中主要侧重于男生,由此导致警察院校男女比例失调,这虽然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但却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青春期感情的发展。这对处于青春期且社会角色有待明晰和完善的大学生而言,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警察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单一的学科、专业设置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警察院校大多规模较小,专业较为单一,异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此外,由于警察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限制,使得警察院校社团活动类型较为单一,且社团规模较小,不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沟通。

第三,警察院校的办学传统和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由于警察院校特殊的职能定位、专业学科结构以及与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系,使得警察院校大多相对较为独立,办学传统较为封闭,缺乏与兄弟院校及其他院校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不仅不利于学校间的经验交流和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更新和完善,也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封闭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理念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社会化的有效进行,也不利于其社会参与意识的养成及自我提升意识的培养。

此外,警察院校半封闭式的警务化管理方式,使得学生与外界的接触相对一般高校而言略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警察院校学生社会化的充分实现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作用和影响。

三、课程对警察院校大学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

课程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最广义的课程概念可以包括一个青少年所经历的全部学习、生活甚至工作过程,因为这些活动过程对青少年的发展都起着作用。最狭义的课程概念,则可专指学校中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甚至某一类型的课(如数学课程中的习题课)。〔5〕因此,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可以将课程分为多种类型,如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人文课程、社会课程、自然课程等。课程作为警察院校大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主要载体,其在发挥知识传授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职能,具体而言,课程的社会化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有学者曾指出:“由于教育领域内部的分化和精细化,学校承担了许多源于传承关系的社会化和社会定位功能,这对经济(作为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源泉)和政治(作为政治合法化的源泉)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6〕而这种影响和功能的产生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即课程实现的。而且,无论从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来看,还是从课程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课程都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课程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途径,而且是学生进行系统知识学习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和渠道都无法比拟的。

其二,警察院校特殊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由于警察院校特殊的培养目标和警察职业的内在需求,使得警察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而且,很多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学、治安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相关社会化内容,为学生社会化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支持。此外,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警察院校都开设相关的实践课、实验课,这对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课程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作为学校的两大主体之一,既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主要体现者和承载者,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人,而从现在大学授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其在课程授课的过程中,因此,学生透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可以直接感受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呈现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社会认知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而学生对于社会的观念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也是其通过教师的课堂授课而感知到的。

第四,课程种类繁多,影响面广。课程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其不仅有正式的、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表的显性课程,还有散落在日常生活和文体活动中的、种类多样的隐性课程,因此,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之上,从广泛意义上而言,学校的角角落落都能给学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和作用。

由此可见,课程在学生社会化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难以估量的,因此,各警察院校必须在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目标和现有教育管理举措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相应举措,不断加强课程建设的力度,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加强课程建设和完善,促进警察院校大学生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一,进一步改革课程内容,使其体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理念。

课程内容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其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积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它也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载体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因此,各警察院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一方面,尽量将所授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相应知识、技能的同时,对社会现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和认识,为学生充分社会化提供相应的理论积淀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尽量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为学生社会化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深化、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为其社会化提供能力保障和支持。此外,警察院校可以通过强化课前演讲等途径对学生心理素质、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等进行培养和锻炼,以此为其社会化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

第二,完善课堂授课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有学者通过对人类学习方式的认识,总结出“良好教学七原则”,即良好的教学应做到:鼓励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积极的学习技能、进行及时的反馈、重视完成教学任务过程的时间意识、赋予高期望值、尊重学生不同的才智和学习方式。〔7〕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授课方法的改革,加强师生互动,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授课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的积极、主动性,并通过这种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式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感知社会。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创造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正如有学者指出:“多媒体和计算机的同时使用促进了新的教学方法的发展,包括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方法。面对面的学习可以被异步学习所替代或辅助;通过网络,课程可以设计成计划性课程或由学生自我掌握进度的课程。”〔8〕这样,既能使学生方便、快捷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主动进取精神的培养。

第三,加强通识类课程建设,为学生社会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从目前警察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其主要关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各专业课程之间界限也较为明确,这对培养警务专业人才具有较好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警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较以往都更为复杂和多样,这对警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现代知识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单一的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基本需要,而且,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9〕而通识教育,“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于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10〕因此,警察院校要认真审视当前社会的基本状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重新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开阔视野,不要仅仅满足于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作为“人”所应具有的基本属性和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真正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存在,而不是一种工具。

第四,注重潜在课程的社会化功能,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有学者指出,大多数学习是社会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封闭式的个人努力的结果。它通常在这样的情境起到最好的作用:学习者的姓名被大家所知而且他们作为个体得到尊重、感觉舒适、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交往、承担知识的风险、对他们的学习及社会福利负责任以及参与到社会事务中。〔11〕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正式的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学生不仅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认知,利于学生对复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还能增加其成就感和参与社会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有学者认为仪式、宗教和礼仪等能够加强学校社区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能够创造或深化传统。〔12〕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对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潜在教学活动社会化功能的挖掘和发挥,并与学校正规课程相结合,为学生充分社会化提供坚强的保障和支持。

第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促进学生批判精神的形成和隐性知识的学习。

有学者指出:“大学的核心功能和永恒功能是由人文学者和教师承载的,这些功能主要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或知识的传授,而是对批判、独立观点和意义探索精神的培养。”〔13〕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由知识所要达到的智力和思维培训目标,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的社会化水平。此外,著名学者波兰尼认为,知识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比较明显,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隐性知识则较为隐蔽,更容易被人忽略,因此,他特别强调学生对科学权威的观察学习。他说:“好的学习就是服从权威。你听从你导师的指导,因为你相信他做事的方式,尽管你并不能分析和解释其实际效果。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14〕尤其在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教师在其中的示范作用,在保障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此外,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化水平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社会化知识和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警察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在保证知识逻辑性、整体性的同时,注意其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尽量使课程开设顺序符合相应阶段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和需要。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警察院校要加强心理课程和心理讲座等的开设,为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以此促进警察院校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1〕无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8-120.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3.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3.

〔4〕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8.

〔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26-127.

〔6〕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诞生于服务的使命:公立大学的优良传统〔A〕.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D.布鲁斯·约翰斯通主编;别敦荣,陈艺波主译.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75.

〔7〕杰克·M.威尔逊.技术革命:对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思考〔A〕.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D.布鲁斯·约翰斯通主编,别敦荣,陈艺波主译.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76.

〔8〕亚米尔·萨尔米.处于转折点的高等教育〔A〕.戴维·查普曼,安·奥斯汀主编.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M〕.范怡红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0.

〔9〕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A〕.陈远编.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92.

〔1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5.

〔11〕乔治·D.库恩.今天的大学生:为什么我们不能顺其自然〔A〕.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D.布鲁斯·约翰斯通主编;别敦荣,陈艺波主译.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41.

〔12〕〔美〕罗伯特·W.麦克米金.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M〕.武向荣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6.

〔13〕马丁·特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美国的进步〔A〕.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D.布鲁斯·约翰斯通主编;别敦荣,陈艺波主译.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10.

〔14〕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Tow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Kegan Paul,1958:53.转引自:石中英著.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84-185.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Police College Students’Socialization Level

LI Yun-q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ureau,Nanjing,Jiangsu 210046)

Difficulty that the police colleges’students meet in socialization is more outstanding and complex tha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but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from their career is higher than the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As the main carriers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studies,the course have vital role and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socialization,therefore,the police colleges need further reform and strength a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and make it fully play the role in the students socialization and highlight its influence.

police colleges;college students;socialization

G42

A

1672-2663(2012)02-0125-04

2012-01-23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公安院校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QN0907)”阶段性成果。

李运庆(1980-),男,山东淄博人,国家林业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殷尧)

猜你喜欢
社会化院校大学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