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经济视野探析盘锦以港强市发展战略

2012-04-12 04:42董延涌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10期
关键词:盘锦临港港口

■董延涌

在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节点,盘锦市市委市政府立足盘锦的长远发展,审时度势作出了盘锦由因油而兴步入以港而强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明确了走以港强市发展道路和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全新发展定位。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不仅为盘锦的发展树起了鲜明的旗帜,更为全市上下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以港强市是符合盘锦现实利益的战略选择

(一)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如美国以纽约、洛杉矶为中心的东西海岸经济圈以及我国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带的形成崛起,都是依托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港口或港口群形成的。具体来说港口经济能够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效应:

一是港口经济具有壮大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港口的发展可直接和间接带动仓储、物流、加工、金融等相关产业的连锁发展。有数据显示,港口生产对其他产业刺激作用的经济贡献比例为1∶5,对提供就业的经济贡献比值为1∶9。

二是港口经济具有带动临港产业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集聚效应。港口作为海陆货物运输的结合点,是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能够吸引各种资源向港口周边地区集中,促使相关企业、供应商和关联产业到此集聚,形成临港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三是港口经济具有改善发展环境,带动腹地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辐射效应。一方面,港口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可直接为地方经济创造产值、就业机会和税收。比如荷兰鹿特丹港,它的生产总值约占荷兰全国生产总值的12%,鹿特丹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0%。香港港口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占香港生产总值的20%左右,解决就业人口超过60万人,港航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约20%~25%。统计分析还表明,我国沿海港口每百万吨吞吐量可创造1亿元以上的GDP和2000多人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港口建设和临港经济的发展能够全面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推动临港城市面貌的改善,提升区域对外的形象,凸显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运用SWOT矩阵分析证明,以港强市是盘锦未来发展的最佳抉择

以港强市的优势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拥有东北内陆地区、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乃至东北亚最重要、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之地。二是腹地辽阔,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货源供应与需求极大,许多产业也愿意向沿海港口区域转移。三是港口集疏运体系将快速完善。盘锦港正抓紧建设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25万吨级航道和港区内铁路。并进一步完善码头配套、环保、消防和口岸联检查验等设施,确保跻身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行列。继盘锦疏港铁路全线开通后,沈盘铁路今年也将全面开工建设,疏港高速公路年内即将开工,盘锦市的港口集疏运构架将快速形成,盘锦作为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最近出海口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四是产业的配套支撑。以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石化及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强势发展,项目建设风起云涌,这成为以港强市的发展底气和希望。

以港强市的劣势有三。一是起步较晚,不占据发展的先机。与我国沿海的各个城市相比,盘锦市自建市以来一直侧重于内陆区域的发展,对沿海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只是在近几年进行了转向。因此,在港口建设上、临港产业的发展上、港口城市的建设上都处于刚刚起跑的阶段,这难免会造成临港经济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基础建设、配套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度和推进力度稍显不足,满足不了当前发展紧迫需要。三是产业、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还只是处于 “量”的积累,还没有 “质”的全面转变。

以港强市面临的机会有:一是随着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迎来了港口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沿海各地港口开发、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二是国内外要素全球配置不断深化,为盘锦市临港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三是多重政策叠加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各路资本抢滩盘锦提供了选择。

以港强市面临的挑战有二。一是港口具有区域性、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就盘锦的周边环境看,盘绵市面临与环渤海其他沿海城市的激烈竞争。在某种程度上,盘锦港和临港经济处于前狼后虎的境地,如果不采取差异化策略发展就很难脱颖而出。二是临港经济的发展势必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工业项目的大规模涌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虽然有利于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大了负荷,而资源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制约临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对比分析,综合考量,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相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盘锦港和临港经济内有核心竞争优势,外有良好的发展政策与环境,可谓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因此,盘锦的以港强市战略是符合现实利益的战略选择的。

以港强市目标的实现还需跨越的几道门槛

目前盘锦港口还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与国内外重要港口城市那种 “万船泊海”、 “万商云集”、 “万业竞发”的繁忙景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在沿海的港口城市群中占得一席之地,还必须跨越以下几道门槛。

第一道槛:港口能级亟待提升。亿吨大港的建设及临港经济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能解决的,面对紧迫的发展任务和沿海城市的激烈竞争较量,港口能级的快速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迫切。

第二道槛:临港产业集群效益亟待显现。盘锦港口对城市的贡献,与其他港口城市相比,实在相形见绌。产业集群培育虽然迅速,但却没有占据全球经济中产业链条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而且许多引入的项目仍然还处于投资建设初期,还没有完全进入回报时期。

第三道槛:在沿海港口城市竞争中亟待确立自己的地位。在沿海城市中,盘锦作为后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在城市、产业、港口的规模实力及发展层次上还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以港强市的提法各沿海城市都在提,盘锦能否在这方阵地上占据一席之地,确立自己的特殊地位,还取决于未来的规划水平和推进的力度。

未来盘锦以港强市的路径分析

(一)推动港口快速转型升级

港口是提升盘锦战略地位的核心要素,是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盘锦市实现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是彰显城市特色的名片。抓好港口的发展,推动其快速转型升级是当前盘锦市上下的重中之重。对此,全市一定要围绕港口开发建设,重新确立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规划,形成港区建设和全市发展“一盘棋”的全新格局;一定要以当前港口建设的最前沿理念,加快港口的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力争早日晋升国家一类口岸,建成亿吨大港;一定要更加重视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和战略合作,让盘锦港不断提升发展内涵和综合效益,提升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成为一个国际港、区域合作港和国家战略港。

(二)驱动港产城的联动发展

港口是信息、资金、技术、物流的大型集散地,港口为临港产业区产业集聚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又为临港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和物资交流空间;临港城市则是港口和港区发展的现代服务基地和产业延伸场所。因此,以港强市战略的实现离不开港产城的联动协调发展。首先,必须以完善港口功能为动力、以临港产业发展作支撑,以港兴产,以产强港。要把发展临港产业作为港城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优化沿海临港的生产力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形成功能完善、衔接紧密,关联度高、比较效益高的现代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带动、港口牵动的互动效应,让港口优势得以充分展现,让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更好发挥。其次,要以加快新港建设为牵动、以辽东湾新区建设作依托,以港兴城,以城促港。通过港口和新区的双引擎的拉动,使资金流、产业流、经贸流、信息流、人才流快速集聚和流动起来,从而让港口区域形成更为强势的经济活力和张力。

(三)加快生产要素集聚优化

港口城市以港口为依托,对其纵深的腹地和国内外两大市场的优质生产要素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比如国外的鹿特丹、国内的上海,都是人口、产业、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区域性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资源的配置中心。盘锦要借国内外港口城市发展的经验,抓住沿海开发开放的契机,通过港产城的联动发展,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和不断优化,激活全市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土地方面既要加快全市土地的流转和整合提升项目的承载能力,更要控制工业用地向集中集约方向发展;资本方面既要加快推动金融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建设缓解结构性资金紧张状况,更要严控资金信贷融资的风险;项目上既要围绕港口城市的特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要发展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关联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在人才、技术的引入方面,既要保证其持续性、高端性,更要为其提供知识成果快速转化的平台;在信息方面,既要不断拓宽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要利用各种传播、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动盘锦对外的崭新风貌。

(四)加强对外开放交流合作

由资源型城市向港口城市的巨大转变将成为盘锦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盘锦从此将改变辽宁乃至东北的对外开放格局,占据东北对外开放的新制高点。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必须从以下4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与东北腹地重要城市尤其是与沈阳经济区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二是要加强与我国东南沿海和京津等重要城市的合作;三是要加强与东北亚一些国家重要节点城市以及欧美石油装备和石油精细化工产业发达地区的合作;四是要注重巧借外脑,加强与一些知名科研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总之,只有通过多层面、多领域、实质性的合作,才会把盘锦市的对外开放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并在开放中形成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人文环境、更具开放魅力的城市气质。

(五)解除各种体制机制束缚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以港强市的根本动力所在。要通过创新港城的行政管理体制,解决的公平与效率等问题;要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推动港、产、城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问题;要通过更具吸引力产业政策制定和用人的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优势产业、先进技术、优秀人才来盘锦驻留创业发展。

(六)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盘锦的港口、临港产业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势必会给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找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将决定了区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竞相发展中不能因为一味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的保护。在建设初期一定要一定要守住发展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负荷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人工的有效措施来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再者要坚决抵制土地资源的浪费,要通过科学集约利用土地、岸线等资源实现土地最大的产出比,发挥出沿海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总之,一定要通过科学的论证与高水平的建设打造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港城、资源节约型的科技港城。

向海发展风帆劲,中流击水正当时。以港强市为盘锦全面转型,走向深蓝再次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辽宁沿海六市激烈的角逐中,在迈向国际大舞台的征程中,全市上下还需紧抓机遇,同心合力,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只有这样才能让盘锦发展巨轮快速运转起来,沿着正确的路线驶向胜利的彼岸!

参考资料

1.林锦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港口集群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11-06-15.

2.鲁慧君.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1).

3.陈春梅,胡爽.走以港强市之路,建设现代港口城市[N].盘锦日报,2012-05-03.

猜你喜欢
盘锦临港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盘锦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交流活动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惠东港口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