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题教育路径选择的辩证法

2012-04-12 03:56江沈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形式内容大学生

江沈红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大学生主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主题教育,创新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中,教育者要深刻理解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本质规定,正确把握主题教育实践类型,最终辩证地选择主题教育实施路径,从而达到主题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主题教育实践本质规定

主题教育,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主题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实践就是通过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预设的主题思想作用于教育对象,使其形成教育者希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与高校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相比,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质:

一是具有意识形态性。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是高等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和人民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高校主题教育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着两对矛盾: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排斥心理之间的矛盾;二是大学生成才愿望强烈和成才方向模糊之间的矛盾。[1](p7-10)因此,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意识形态性是其本质规定,如何创新主题教育形式,解决以上两对矛盾,是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

二是具有主导性。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难免出现迷茫。主题教育实践要处理好思潮中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唱响主旋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成为国家未来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不同于高校其他一般性的实践活动,要在活动中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主题教育实践类型定位

制定主题教育实践方案,首先要明确实践类型。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方案有所不同。关于主题教育实践类型,目前学界还没有比较一致的意见。有学者提出主题教育实践从模式方面来讲,有五大方面:以社会主义荣誉观为主题的主旋律教育,其中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以促进学习为主题的学风教育,包括学习动员会,经验交流会,课外学术科技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等;以身心健康安全为主题的保障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以适应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以情感为主题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2](p75-76)还有的学者从构建校园文化角度把主题教育实践分为四个方面:依据重要纪念日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依凭重大时政活动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依凭本校特色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类社团自行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3](p74-75)刘纪刚认为,主题教育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教育,即通过举办主题报告或专题讲座,阐明教育主题的目的、意义和行为要求,从理论层面教育灌输、释疑解惑、指导行动;二是实践强化,即紧紧围绕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主题报告内容,丰富主题教育内涵,检验主题教育效果。[4](p105-107)

主题教育实践类型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实践形式的多样化,而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主题教育实践类型也会不断创新,从而满足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成长。从实践推进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复合型,二是单一型。

复合型主题教育实践主要指实践活动系列化,实践活动多样化,而且涉及的部门多,时间跨度长。如北京大学于2004年启动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连续开展了3年,注重活动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学校将2004年的工作重心设定为各种日常教育,2005年则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心理健康和毕业生理想价值确定,2006年又将工作向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理性报国、践行“八荣八耻”的更深层次推进。为了使实践满足学生需要,主题活动在启动之初,通过大规模调查掌握了北京大学学生的四种基本需要:生命安全有保障,自身健康有保证;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了保障活动有效推进,北京大学多个部门统筹协调,整体协作,完善“全员育人”工作体制,有效调动了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使主题教育呈现出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张弛有度的特点。[1](p7-10)

单一型主题教育实践主要指活动单一,活动主题单一,活动负责部门较单一,活动时间跨度短的实践活动,该类型实践对象明确,内容明晰。在高校,单一型主题教育实践针对性强,如特定的节庆日纪念活动,校庆纪念日,特定时段教育活动等。活动形式主要有主题团日、团会、班会、专题讲座、特定活动动员会等等。

在具体主题教育实践中,复合型实践与单一型实践各有其优缺点。复合型主题实践通过系列化活动,从多个角度深入主题,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有利于主题思想深入学生头脑。有些高校通过特色复合型主题教育实践,最终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如北京工业大学通过多年的“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实践,构建了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培养体系。[5](p32-35)单一型主题教育实践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特点,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节庆日活动,主题明确,形式上具有传承性。如一些高校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固定开展的主题报告会、演讲赛、晚会等。单一型主题教育实践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一些突发性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方面,如北京大学利用北京奥运会契机,积极宣扬体育运动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开展群众体育运动。

复合型主题教育实践往往由诸多单一型主题教育活动组成,许多看似零散的单一型活动中贯穿着共同的主题思想,通过诸多不同侧面的单一型活动角度突出主题。如山东理工大学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共开展了12项活动: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共赢天下”——大型团队合作闯关竞赛;“真心儿女”家信征集大赛;“心系你我他”原创微博征集大赛;“阳光心灵 用心沟通”海报设计大赛;“青春真谛”摄影大赛;“‘签’约心灵”书签设计大赛;第十届“心栖云端”有奖征文大赛;第四届心理手语操大赛;第二届“阳光心灵”PPT大赛;“挑战真理”趣味心理知识竞赛;第八届校园心理剧表演大赛。[6]每一个实践活动由不同院系分团委承担,充分发挥了基层支部的作用,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

因此,在制定主题教育实践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践类型,有机利用复合型实践与单一型实践特点,使主题教育活动突出主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主题教育路径选择的辩证法

主题教育实施路径非常多,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还有不断丰富的趋势。在具体实践中,每种路径都有其特定的功用,适合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工作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才能提高路径选择的策略。在具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选择实施路径,要以辩证的思维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内容是活跃多变的,而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内容与形式相互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形式总是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是一定内容的形式,而任何内容总有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的表现方式,是一定形式的内容。因此,没有脱离内容的形式,也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在事物的具体发展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但是,内容不是机械的决定形式,同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形式可以反作用于内容,正是因为外在表现的形式,才使内容成为某一特定事物的内容。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是不断辩证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不可僵化不变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中,主题思想是内容,实施路径是形式。路径为主题思想服务。具体工作中,活动策划者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内容,比较全面地掌握主题思想,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要熟悉不同实施路径的特点。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慎重选择适合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实践路径的表现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的创新,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大学生思想现状,以及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比较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这是活动策划者创新方法的源头活水;二是时代发展的变化,把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高校与社会之间,社会发展新事物是高校发展的内容,任何脱离社会发展的创新都不可能有生命力。在这一点上,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接受起来比教育者要快,活动策划者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准确掌握大学生兴奋点的前提。

对同一主题思想,表现形式也有主次之分。为了使大学生深入理解教育主题,需要通过多个形式,从不同角度来生动展开。如学习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以读经典文章为主要形式,为了有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辅之以征文活动、主题演讲活动、专题讲座活动、专题网站建设等。

主题教育实践中,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处理要防止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重内容轻形式。过于强调活动中内容的灌输,没有照顾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方案实施路径单一,从而引起学生反感,使主题教育无法深入。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为了活动搞活动,没有深入理解教育内容,也没有慎重选择表现形式,活动中单方面追求热闹、好看,使得形式看上去很美,其实内容单调,甚至脱离教育主题,最终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继承中创新。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魂,然而创新不是无根的创新,不是无序的创新。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

在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路径中,对经多次实践检验富有成效的方式方法,我们要继承。也只有继承,才能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我们不但要从本校实践中继承,还要善于从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继承优秀的教育方法,把这些方法与学校活动方式、与院系品牌活动路径相结合。同时,在继承中创新,无创新的继承,不但不能推动工作前进,连现状都难以为继。在主题教育实践中,我们继承活动中的方法,但随着每年教育主题思想的不同,需要在原有方法中融入新的内容,同时,由于新的教育对象的出现,也必须要对原有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处理好主题教育实践路径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大课题。

实践中,二者关系的处理要防止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机械继承,每年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没有变动,不考虑主题内容的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这样看似省心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形式工作,失去了实践的意义;二是盲目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或者不顾教育内容,把严肃的教育主题,用肤浅娱乐的方式来表现,这不仅无法使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头脑,同时也丢掉了许多有价值的传统品牌活动。

3.主导中多元。

大学生主题思想教育方式多样,同时高校文化活动也精彩纷呈。但是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注定了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不能弱化,要在高校文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转轨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在高校不断涌现,以及90后大学生的到来,使得目前高校主题教育实践有弱化的趋势。有学者对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接受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比较认同的活动是校运会(40%)、迎新晚会(38%)、十大校园歌手大赛(32%)等娱乐性文体活动,而对学院重点打造的“日行一善、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英才节三大活动热情不是很高(认同度为22%—27%),对演讲、征文、书画、摄影等比赛更是曲高和寡(认同度大约为10%)。[7](p1-5)许多快餐性、娱乐性的活动大量充斥着校园文化,而主题教育活动则处于边缘化。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大学生群体需求特点变化的原因。

加强主题教育实践在高校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既需要对主题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理解,更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路径。而在路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学生思想实际,了解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创新活动方法。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中,应该有高品位的专题讲座、主题论坛、专题网站,要通过这些方式唱响主旋律。同时,也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性,让校园文化更丰富多彩,更生动活泼。这样,校园文化中既有主题教育对学生成长方向进行引导,又有充分发挥学生才艺的多元文化形式,从而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查京.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平台——以北京大学“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2]白义香.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探讨[J].湘潮(下半月),2007,(9).

[3]张建平.主题教育活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之劲旅[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4]刘纪刚,赵生强,等.主题教育在音乐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5]张革,王秀彦,等.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北京工业大学主题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8,(8).

[6]山东理工大学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EB/OL]http://mksxy.sdut.edu.cn/show.php?id=32

[7]黄国辉,程建伟.90后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品牌打造与创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形式内容大学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主要内容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