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的生活渊源研究

2012-04-12 03:56毛三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墨子劳动思想

毛三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功利思想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很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特别是在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工业化环境中,私有制、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出现紊乱,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重新认识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如平等、民主、自由、正直公正、责任、友爱、尊老爱幼、诚实信用、勤奋、利己不损人、尊重他人、宽容,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生活观念”,从古人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得到启迪,古为今用。

一、墨子思想概述及本文重点

墨子(约公元前 468 年—前 376 年),名翟(dí),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散见于《新序》、《尸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战国策》、《诸宫旧事》、《神仙传》等各种典籍之中。西汉刘向的《汉书·艺文志》将散见各篇著录成《墨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反映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也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由于其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 6 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1]墨子的学说思想包括的方面比较广,《墨子》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根据所载,墨子思想可以分为五类十条纲领,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2]墨子认为天之有志——“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天志》),“天之爱民之厚”,君王也应该爱民。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就认为,天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同时要求百姓与天子要上下一心,同于天志。墨子“耳目之实”的哲学思想在认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他认为不能凭个人的臆想来判断事物的有与无,应该以大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为依据,将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3]墨子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宇宙论等在当时以及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墨子思想有着丰厚的、源远流长的思想积淀。其中,兼爱、节用、节葬等都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兼爱——“爱人若爱其身”,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认为,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反对奢侈浪费,主张清廉俭朴的生活,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在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念的变革也会随之而来。尤其是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先发、内生型现代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具有后发、外生的特点。墨子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墨子思想的生活性内容及其渊源

(一)墨子关于劳动的思想。

墨子主张勤劳,认为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勤劳与否关系到个人的生活与生存——“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墨子从效用角度出发,通过衣、食等这些生活必需品的重要作用,来说明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墨子·七患》)。[4]墨子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手工业和商业,鼓励人们发展各种有利生活的手工业制品,认为不管是鞣皮革的也好,做木匠活的也好,造车轮的也好,陶制器皿的也好,他们的劳动都是在为人们创造财富,并且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墨子·天志中》)。他从劳动的社会价值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的价值和财富,都是人们的劳动所创造出来,主张凡是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给人民带来实用价值的劳动都应当鼓励,不利于人民的行为应当制止——“利人乎既为,不利人既止”(《 墨子·非乐》 )。[5]

在整个墨子思想体系的生活方面内容中,他的劳动观是最为突出、最为进步的。如前文所提及的“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表明了其“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思想观念,并反对夺取他人劳动成果——“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而取之,此为不仁、不义也”、“今有人于此人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墨子天志·下》)、“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人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人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墨子·非攻上》),等等。[6]他指出,不劳便无获——“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墨子·非乐》)、“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墨子非命·下》)。但同时他也强调,只要勤劳就可以丰衣足食——“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墨子天·志中》)。在墨子思想中深怀着对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观念的确信,墨子关于“财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而获得的,不通过劳动而夺他人劳动所获得的财物,就是不仁不义”的论证,为我们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塑劳动价值观和保护合法劳动所获得的财物不受侵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墨子关于消费的思想。

墨子不仅有着明确的劳动观,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消费观念——“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并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俭节”与“淫佚”这对重要概念予以论证。在衣、食、住、行、用、丧、葬等各个方面,从上层统治者层面到底层普通劳动人民层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要求。[7]对于上层统治者而言,墨子的思想是民用、民利,凡事只要能满足民用就行了,各种对民生无益的事情和徒增的费用不要为之——“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节·用中》)。对于普通劳动人民而言,墨子提出节俭的生活原则。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既有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

在衣、食、住、行、用、丧、葬等各个方面,墨子提出了节俭的具体要求。在穿戴方面,认为不必追求穿金戴银的装饰,能暖身遮体即可——“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墨子节·用上》);在饮食方面,认为能供给身体足够营养即可——“足以允虚续气,强股肤,耳目聪明,则止。小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小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上》);在住宿方面,认为旁可以挡风寒,上可以遮雪霜雨露即可——“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墨子·节用上》),此处“圉”通“御”,即抵御、防御之意。在交通方面,对于舟车等物追求实用为主——“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墨子节·用中》),因此,“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不以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墨子节·用中》)。[8]在生活用品方面,墨子主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中》)。在丧葬方面,墨子主张不应当大量地铺张浪费,并提出:“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窟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衮”(《墨子·节葬》 )。[9]

以上关于衣、食、住、行、用、丧葬等方面的思想,虽然有的观点在当时看来比较偏激,但是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的时代,重新强调墨子的节俭思想,既有利于今天社会大众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又有助于促使社会大众养成生活节俭、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对我们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墨子关于人际的思想。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墨子提出“兼爱”、“仁义”的主张。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有“兼爱”的思想,人人就都愿行和乐行交相利的义行——“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对于“爱”,墨子认为兼爱对上对下都有好处,兼爱可使“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墨子兼·爱中》),并得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结论——“此圣王之道,万民之利也。”[10](《墨子兼·爱下》)。他认为,只要实行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国家和社会就会安定。这是基于他关于“交相利”在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认识,即:“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11]墨子所讲的“交相利”是指功利于人可以反馈于自身,在现在理解来看,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交相为用、交相提供。同时,墨子强调地指出:“万事莫贵于义”;“夫义,天下之大器也”(《墨子贵义》)。墨子认为,“义”是一种手段,是取得功效、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一种正当手段——“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 墨子非·乐》 )。他多次对“义”字下定义,如:“义者,政也”(《 墨子·天志上》 );“义者, 善政也”(《 墨子天·志中》 );“义者,正也”(《 墨子·天志下》 )。并认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而且,他还在《墨子·耕柱》篇中对“义”字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成也。”意思是,那些能筑的人去筑,能夯实土壤的去夯实土壤,能掀举的掀举。在这里,墨子将为义比作为筑墙,墙是目的,义是手段;那些筑墙者都在各自竭尽其所能,在获得墙的功利中,各得其所宜。这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今天的同事关系上就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协调,否则就会导致不和谐——“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墨子兼·爱上》)。

墨子所提出的“兼爱”除了劝导人人相爱的道德,还在于创造一种友爱和善的人际关系环境。我们今天完全可以把“兼爱”理解为平等意识的萌芽、跨越封锁线的开始。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富裕、贫困与强盛、弱小之分,这就需要社会不同阶层的成员有“兼爱”的思想,和谐相处。当有了“兼爱”的思想,双方彼此产生关了爱,则是富裕的、强盛的一方必定就会帮扶、援助贫困的、弱小的一方,让贫弱的一方生活处境得到改善,享有更多的生存权益,为以后的相互合作和互相关爱创造条件。这种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互相关爱,以及促进和谐、共同富裕等理念是相一致的。

三、结论与启示

墨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思想基础。其中,关于劳动、关于消费、关于人际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几个方面对于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在墨子思想中深怀着对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观念的确信,墨子关于财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而获得的,不通过劳动而夺他人劳动所获得的财物,就是不仁不义的论证,为我们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塑劳动价值观和保护合法劳动所获得的财物不受侵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墨子的节用、节葬等生活消费思想,对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今天具有借鉴价值。我们重新强调墨子的节俭思想,既有利于今天社会大众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又有助于促使社会大众养成生活节俭、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从而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墨子提倡社会不同阶层的成员有“兼爱”的思想,富裕的、强盛的一方必定就会帮扶、援助贫困的、弱小的一方,让贫弱的一方生活处境得到改善。这种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建立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关爱、和谐相处、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消费、人际概念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一个具体的变化是,今天的消费已经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与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不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极为丰富的物质产品,生产保证消费行为的进行,消费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物质产品只有被消化,生产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促进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生活消费上要“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我们今天借鉴墨子“节俭”思想应用于现实应重点强调在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节俭”,消费要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才能称之为合理消费。总之,我们既要汲取墨子思想的精华,又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蔡尚思.十家论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墨翟.墨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马云志,李惠.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7]杨小华.墨子的消费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8]沈克印,周学荣.墨子消费伦理观对休闲体育消费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9]邓加荣.墨子经济思想今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

[10]包家新.墨子治国法律思想研究[J].探索,2006,(3).

[11]孙理兴.墨子“爱人”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0,(3).

猜你喜欢
墨子劳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热爱劳动
“墨子号”与墨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