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因素探析

2012-04-12 02:09陈丽莹刘良宗张立红
湖北体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陈氏太极太极拳

陈丽莹,刘良宗,张立红

1 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时代背景

1.1 政治背景——统治阶级民间禁武

明末,满族八旗子弟趁着明王朝内忧外患,边疆守备力量薄弱之际,突然犯边,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问鼎中原,建立了清王朝。满族作为一个外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清王朝,受到了明朝残余势力和民间爱国人士的顽强抵抗。满族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阻止汉人对满族的反抗,曾经多次下旨禁止民间习练武术,并且还责地方官对其违反者要严处查办。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就颁布了“不许私度僧尼”的规定。雍正五年(1727年)公布的《大清律集解》中规定:有“倡立邪教,传教,惑众,滋事”者,均判谋反、谋叛罪,主犯或斩或绞,从犯充军[1]。一桩桩事实和一系列的教训让清政府对习武人群与教习武术的拳师打上了“反清”的烙印,认为习武人群与教习武术的拳师就是“反清”人士,这种观念的产生,使得清政府下旨禁止民间习练武术变得不足为怪。为了武术的发展,武术人必须在统治阶级禁武的政治背景下为武术的发展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对传统武术进行改良、创造,以适应统治阶级的要求,为武术在当时的社会中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以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文化。

1.2 社会背景——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军事战争有着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军事战争催促着武术技艺的日臻完善和对武术技击特点的完美诠释;武术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其技击特点增强了军事斗争中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冷兵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武术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逐渐减弱,军队中对武技的训练也不像过去那么重视了[2]。

清初期,满族入主中原是以“弧矢定天下”,满族八旗子弟重视武技训练,其骑射尤为精湛,兼习枪、刀、剑等各种武术器械,其军队中火器装备的配置寥寥无几。1840年,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西方的“洋枪、洋炮”给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军队以致命的打击,迫使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军队开始大量的装备新式火器。1901年,从唐朝开始的武举取士制度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清政府宣布废除选拔军事人才的武举制度。至此,武术从总体上走出了军事技术的舞台。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封建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剿灭下失败了,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导致了最终的失败。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其与太平天国起义军队装备的火器少、质量差,只重视传统军事战争的搏斗格杀,忽视现代战争中的火器装备训练是分不开的;反之,清政府通过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在林则徐等一批仁人志士的推动下,军队逐渐的装备新式火器,重视现代火器的军事训练,把传统军事斗争中的搏斗格杀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一反一正的军事战争观念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武术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在逐渐的消退,人们再依靠传统的军事斗争手段推动武术的向前发展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武术的发展必须另寻出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一个适合于武术发展的崭新平台。

1.3 文化背景——外来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体育文化是很难进入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深深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作为一种被异化的“怪物”西方体育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是没有它的生存土壤的。然而,鸦片战争的失利,逼迫清朝统治者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军事训练方法,西方体育也随着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西方体育文化随着学习西方的军事训练方法进入中国;第二,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传播现代西方体育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国传教士从小生活在那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传承的体育运动方式和体育文化在其头脑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其不可能因为来中国传教就把其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彻底的忘得一干二净;第三,驻外使节和留学人员从国外带回西方体育文化。鸦片战争把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震醒过来,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向西方派驻使节和留学人员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以及西方的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大量涌入我国,给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起了体育界有识之士的注意和警戒,逼迫体育界人士不得不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不得不进行创新,创造一种与西方体育文化分庭抗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

2 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因素分析

2.1 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所具备的条件

2.1.1 广泛的群众基础

明末清初,天下战火纷飞、盗贼四起,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而满族突然入主中原更是进一步的加深了已经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人们为了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民族大义,不得不寻求一种自我保护的办法。武术因其所具有的保家卫国、强身健体及休闲娱乐功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的首选目标。

清军入关之后,满清的统治遭到了爱国人士的激烈抵抗。秘密会社在全国各地蔓生,大批的反清志士参与其中,习拳练武,积蓄武装力量,反抗满族的统治。因各地的反清组织只能秘密的积蓄力量,其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是远远不能够与占统治地位的八旗子弟相比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军事战争中已经逐渐失去战争价值的冷兵器成为了反清志士最有力的武器,其流入民间,成为广大民众反清抗暴、自卫身家的有效手段。清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旨严令禁止民间习武。少林寺方丈德禅大师说:“清代自顺治开始,就禁止寺僧习武,致使不少武僧高手离开寺院,流落四方传授武艺。[3]”清朝统治阶级对习武之人的管束和打压,特别是对武术技艺超群者的管束,并没有造成这一时期中国武术的衰败,相反,因清朝统治阶级的打击和管束,使这些武术技艺超群者星散四方,加速了武术向全国各地的传播,从而推动了我国民间武艺的发展。另外,由于清廷禁止民间习武,特别是对武术技艺高超者的打击和管束,反倒激起了武术技艺高超者的逆反心理,为武术习练者与反清复明势力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契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对武术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代,一方面,清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旨严令民间习练武术。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武术在军事斗争中的搏斗格杀技能逐渐的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其搏杀技艺逐渐的被火器替代。武术一方面被禁止习练,另一方面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军队中也失去了统治阶级对其的青睐。武术怎么办,其向什么方向发展?摆在了这门传承了几千年文化技艺传承者的面前。官方走不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从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中完全脱离出来,把自己的发展之根扎向与之对立的民间。至此,武术的发展方向瞄向了民间,中国武术开始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走向民间,迎来了中国武术发展的又一个美丽春天。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第一,反清志士的武装力量积蓄,把武术推向了民间;第二,清政府对武术技艺高超者的打压和管束,也把武术推向了民间;第三,武术继承者为了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从统治阶级的意志中解脱出来,也把武术的发展方向瞄向了民间。至此,一系列条件为武术在清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1.2 深厚的武术文化基础

武术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搏斗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其历史来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就其内容来说,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中华帝国有史记载的文献到清朝,武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内容上来看,它早已经走出了体育这一狭隘的范畴,而是融入到了文化、医学、艺术等学科之中。文化方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儒家文化、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兵家文化、阴阳家文化都与武术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文化有机体。中华民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诞生了,其与中华民族相依相伴,不因某朝某代统治者的喜好而沉浮不定,其必将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滚滚前进,并且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武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不能因为清朝统治者禁止人们习武而在清朝销声匿迹。武术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发展到明末清初已是门派众多,武学典籍数不胜数。清时期,在武坛上形成“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八极拳等等[4]。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武学典籍有:《纪效新书》、《六合拳谱》、《太极拳谱》[5]等等。武术文化自身纷繁众多的武学派别和数不胜数的武学典籍说明当时习练武术人员之多和武术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武术文化在几千年的长期相处中通过相互吸收、消化、共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以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石的武术和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纷繁众多派别以及数不胜数的武学典籍为武术文化在清代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2.2 创新是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清时期,武术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怎样解开和扫除武术发展道路上的难题与障碍,成为了当时武术人的燃眉之急。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国家的兴旺发达需要创新,一个政党永葆生机需要创新,一门学说和一种技艺也需要创新才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太极拳在清时期的产生、发展、兴盛依靠的正是太极人的理论创新、技艺创新和风格创新。

2.2.1 清时期太极人之理论创新

武术发展到清朝,其发展遭遇到了重重困难,如果不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指导其它方面的创新,武术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更不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国粹。太极拳这一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一代又一代武术人的刻苦专研下在清时期终于诞生了。太极拳在继承、吸收传统武术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依据道家易学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创编出了一整套太极拳理论体系。如《拳经总歌》、《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陈氏太极拳图说》、《陈氏太极拳图解》等著作,而其它自立门户的太极拳著作也丝毫不逊色于陈氏太极拳的著作。

以上陈氏家族成员创作的诸多著作中,从17世纪陈王廷创立太极拳始,陈氏家族成员就把太极理论创新视为陈氏太极拳生存的基石。陈氏家族通过其理论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创造出了适合于不同人群、不同阶级、不同身体学练者学习的太极拳。正因为太极拳的理论创新,才有了清时期太极拳的产生、发展和兴盛。

2.2.2 清时期太极人之技艺创新

太极拳的理论创新催促着太极拳的技艺创新。太极拳的技艺创新显露出了太极拳与众不同的技艺特点,太极拳的技艺特点可分为技术特点和技击特点。其技术特点具有理气活跃、气机相同、真气充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平衡、周身上下内外行气一体,如太极之象,混然一圆以及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同、快慢相兼、形神兼备、顺逆缠丝的特点;其技击特点可以概括为“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即以柔克刚、以慢制快、以意使力、借力还击、以弱胜强。

太极拳技艺创新显露出的技艺特点,是随着它的技艺创新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它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其从陈王廷螺旋缠绕、快慢相间、意念相和、柔刚并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技法特点。发展到现代形成了堋、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种基本功势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溜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塌腕、尾闾中正、舒缓轻柔的技法,达到了太极拳技艺理气活跃、气机相同、真气充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平衡、周身上下内外行气一体,如太极之象,混然一圆以及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同、快慢相兼、形神兼备、顺逆缠丝的特点。

太极拳技艺特点的变化历程,说明太极人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本色。其通过技艺创新把不同人群、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不同身体拥有者的人聚集在太极拳周围,为太极拳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3 清时期太极人之风格创新

太极拳诞生之时,正逢乱世,天下战火纷飞、盗贼四起,人们需要找到一种防身自卫、保护自己财产的最有效手段--武术就是人们选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清朝统治阶级下旨严禁民间习练武术,这就使得太极拳的创立者思考怎样才能即不让统治阶级对太极拳查禁,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志,又要成为人民群众自卫防身、保护自己财产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太极拳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其风格就走出了传统武术的“勇猛刚强、以力打力、以强胜弱”的风格特点,创立了自己“以柔克刚、以慢制快、以意使力、借力还击、以弱胜强”的风格特点。使得统治阶级对太极拳习练者的感受是一温文儒雅的文士,而不是一赳赳武夫;人民大众对太极拳的感受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能够达到自己防身自卫、保护财产的目的,而不是一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

陈氏太极拳十六世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凡例中说: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学太极拳不可借以为盗贼抢夺之资,奸情探花之用,如借以抢夺探花是天夺之魄,鬼神佛佑,而况人乎,天下孰能容之。学太极拳不可凌厉压人,一凌厉欺压即犯众罪恶之魁也。太极大师的教诲和要求体现了太极拳习练者的良好道德风貌,温文儒雅的绅士风度和外秀内刚的武士精神,这无一不处处体现着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正是太极拳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在封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切入点,使它既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容纳和喜爱,又能被被统治阶级所倚仗、看好和喜欢。独特的风格特点使得太极拳在清代左右逢源,上得统治阶级支持,下得人民大众喜爱。太极拳在清代怎么能不发展、不兴盛呢?

2.3 开放是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基础

清政府的夜郎自大与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的落后挨打,最终使我国沦落成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国家。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就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6]”一门学科,一种技艺关起门来闭门苦学、苦练是不能快速提高的,不对外进行交流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不进行开放政策最终是要消亡的。

陈氏太极拳摈弃武术派别的门户偏见、蔽秘自珍的武术训教以及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陋习,从十四世陈长兴开始就把太极拳积极的向外推广,对外进行交流。陈长兴收徒杨露禅,杨氏祖孙三代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实践需要进行了改良,最终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杨氏太极拳;杨露禅收徒全佑,全佑父子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不断修改使拳式不纵不跳、连绵不绝,形成了吴氏太极拳的特点;杨露禅收徒武禹襄,形成武氏太极拳;郝为真收徒孙禄堂,孙禄堂创孙氏太极拳;陈清萍收徒和兆元,和兆元创立和氏太极拳;太极拳除以上主要流派外还有李氏太极拳、龙形太极拳、蛇雀太极拳、郑子太极拳等等。因为太极文化摈弃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些陋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才在太极拳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从而形成了太极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太极拳的产生、发展、兴盛。

2.4 求变是清时期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关键

身体是武术起源的基础和发展的灵魂,因为武术的产生首先要满足个体的身体需要。太极拳的发展也得适应不同人群的身体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特点创编不同特点的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传人杨露禅出师以后,以教习太极拳为生。他在北京瑞王府教授太极拳时根据八旗子弟身体娇弱的特点,把陈氏太极拳中的高难动作和发劲动作舍弃,创编了一套简单易学,注重健身的太极套路--杨氏太极拳[7]。太极拳这种因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身体不同拥有者的需要、事物发展的需要而寻求变化的特性,使得太极拳始终能够获得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说求变是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关键。

清代,太极拳的产生、发展、兴盛是太极人在清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措施,把武术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局面、由人们憎恶转变为喜爱。清时期太极人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思路、观念、方法给今天武术的现代化、国际化带来了有益启示,希望能够为新时期我国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广以及走向世界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林伯原.中国武术史[M].北京:五洲出版社,1996.

[2]李吉远,郭志禹.太极拳传播现象的文化解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86-189.

[3]德 虔.少林武术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4]中国武术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陈 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赵 龙.关于太极拳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0):183-184.

猜你喜欢
陈氏太极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拳小,艺精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验方回乳灵回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