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婷,薛雄志,2
(1.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 厦门 361005)
推进海洋综合管理深化的新视角
刘锦婷1,薛雄志1,2
(1.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 厦门 361005)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发展海洋事业是海洋世纪的必然要求。海洋综合管理是当今海洋管理的新趋势,是海洋管理的高层次管理形态,是海洋事业顺利发展的保障。文章介绍了海洋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海洋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文化之间的联系。在明确海洋综合管理概念及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文化的角度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新的理念指导和文化支撑,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深化,并基于海洋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文化的视角下,提出了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现代海洋文化;海洋综合管理
占地球表面70.8%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源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世界的一种共识。海洋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的管理,海洋综合管理是当今世界海洋管理的新趋势,是海洋管理的高层次管理形态。面对海洋世纪的全球性蓝色浪潮,我们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以先进的现代海洋文化为基础,以科学的海洋生态文明发展观为导向,全面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使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实现人、海洋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海洋文化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1]。
海洋文化是与大陆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具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等显著特点。学者们对海洋文化特征有多种说法,经常被提到的特征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①开放性、多元性和兼容性。海洋文化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化,对于多元文化具有较强的接纳能力。②冒险性和外向性。海洋的危险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的冒险性,海洋文化总倾向于冒险式地向外部发展。③商业性和慕利性。人们在海洋上从事活动的目的往往是商业逐利取向的,海上商业交换是海洋文化重要的内涵之一。
海洋文化有传统海洋文化和现代海洋文化之分。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海洋也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沉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是海洋的文化瑰宝。文化发展是承前启后的渐进的过程,传统的历史海洋文化是现代海洋文化的根源。现代海洋文化是对传统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海洋文化建设更贴近时代的步伐,为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海洋文化主要包括海洋物质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和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物质文化,是在物质产品中融入了海洋精神文化的要素,如,海洋建筑、渔民服饰和特色饮食等都承载了相应的海洋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包括了与海洋有关的心理、心态、观念、价值观以及由此发展各种伦理、道德、宗教美学、音乐、诗歌、文学和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海洋文化;海洋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与海洋有关的政治、法律、经济方面的制度,家庭、婚姻等制度,还有与海有关的生产和生活制度等[2]。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以及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3]。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①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③生活方式理性提升的绿色消费观。
生态文明就其基本构成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在对待生态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形态。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先进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各种活动及其对人们文明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引导和培育。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进步的制度形态[4]。
海洋生态文明是以有意识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目的的生态文明。海洋生态文明,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类遵循人、海洋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二是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5]。海洋生态文明对海洋和沿海区域的存在发展以及现代海洋文化的构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海洋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文化的联系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现代海洋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的历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海洋生态文明,首先也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是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人、海洋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
(2)文化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文明也同样常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还有制度文明和行为文明等。只不过文化概念更侧重于思想观念方面。海洋生态文明和现代海洋文化也都离不开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构成,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3)文明的产生是以文化的产生为基础的,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成果中,只有积极的、进步的成分才可以称得上是文明,从这一方面来说,文明从属于文化。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界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而这种文明程度必须以一种先进文化作为底蕴,才能支撑着向一个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现代海洋文化正是这样的一种先进文化,是对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积淀的继承和发展。海洋生态文明以现代海洋文化为底蕴,这样才能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而海洋丰富的资源,也为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和依托。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构筑现代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现代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洋综合管理是国家通过各级政府对海洋(主要集中在管辖海域)的空间、资源、环境和权益等进行的全面的、统筹协调的管理活动。海洋综合管理以国家的海洋整体利益为目标,通过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区划、立法、执法以及行政监督等行为,对国家管辖海域的空间、资源、环境和权益,在统一管理与分部门分级管理的体制下,实施统筹协调管理,达到提高海洋开发利用的系统功效、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和国家海洋权益的目的[6]。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海洋管理的高层次管理形态。海洋综合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保护区管理、海岸带管理和海洋公益服务管理等方面。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近年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海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海洋经济粗放式发展、海洋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及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大规模的海洋开发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洋资源环境问题:近海捕捞过度导致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承载力受到挑战;围填海规模不断扩大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受损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环境持续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典型生境损失严重等,这些都使得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人类与海洋之间各种冲突和矛盾渐趋复杂和加剧,从而引发、催化了海洋综合管理的必要性。实践证明:依靠传统的行业部门管理是难以解决海洋管理中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海洋综合管理,不仅具有管理的一般职能,还具有其他海洋管理方式不具有的职能,是海洋管理的新发展。海洋综合管理关注海洋的统一性和海洋环境、资源和权益的统一性及可持续性[7],应用综合的方法平衡协调各行业、各方面的海洋开发与利用活动,从而更好地保障国家的整体海洋利益。
在海洋活动中,人类与海洋相互依存,彼此之间共生共荣、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必然依赖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随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与海洋生态系统间的矛盾将愈加突显。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方法有助于协调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实现互利共赢,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全新的理论指导。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保障,建立在海洋生态文明基础上的海洋综合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整体海洋利益,更有利于实现人、海洋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现代海洋文化为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也是促进海洋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海洋世纪的全球性蓝色浪潮,我们迫切需要正确、有效地发挥现代海洋文化在海洋世纪中的价值功能,推进新时代的海洋综合管理,为促进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3.1 以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海洋综合管理的深化
海洋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和谐的文明形式,体现协调的生态观、平等的文明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海洋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海洋,在海洋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海洋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海洋,改造海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海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中,运用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科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注重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海洋经济产业,探索建立海洋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减轻海洋事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3.3.2 以海洋生态安全的维护保障海洋综合管理的持续有效
海洋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文明作为原生态文明的起源,是建立自然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海洋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海洋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今发展海洋事业成为世界共识的形势下,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应当明确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重视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积极维护海洋生态平衡。通过海洋环境整治、海洋生态保护及修复等措施,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保障海洋综合管理的持续有效和海洋事业的顺利发展。
3.3.3 以开放交流的现代海洋文化观点营造海洋综合管理的良好氛围
现代海洋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开放交流,在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中尤其需要以开放交流的观点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先进的现代海洋文化,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更新重陆轻海的传统国土观,树立全新的海洋观念,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海洋综合管理的迫切需要。将现代海洋文化与科学用海管海相结合,促进合理有序地使用海域,也从而使海洋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延续。建立健全海洋管理工作的公示、听证和公众参与等制度,充分调动沿海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海洋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爱护海洋和支持海洋工作的良好局面。此外,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区域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在人员、技术、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建立广泛的联系和沟通[8]。
3.3.4 以勇于创新的现代海洋文化思想拓展海
洋综合管理理念方法
创新和进取精神是现代海洋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交融互补,显示了海洋文化的大气与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正需要现代海洋文化这种创新思想的精神动力,不断拓宽视野,创新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标准,延伸管理内涵,围绕富国强民战略,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海洋管理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如,针对目前海洋生态系统衰退的情况,需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从管理上找出路,强化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综合管理。
在海洋综合管理中体现创新精神的另一重要领域是海洋科学技术的创新。海洋科技是促进海洋事业持续和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实施科技兴海,可以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方法支撑,同时也为海洋管理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发展海洋经济专条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核心篇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事业和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建议》指出了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事业的主题;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主线,是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二五”期间是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深化完善海洋综合管理,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市的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基于海洋生态文明与现代海洋文化的视角下,笔者尝试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国家和社会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海洋管理工作。弘扬现代海洋文化,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识,树立全新的海洋价值观,是海洋综合管理得以强化的社会基础。为此,要广泛普及海洋文化知识,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海洋开发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和海洋法治意识等。加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弘扬先进海洋文化,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充分运用摄影、书法、美术、文学、戏剧、电影和电视等各种文艺形式,丰富海洋文化活动,促使社会公众自觉地关爱海洋、保护海洋和善待海洋,为海洋综合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海洋规划既是海洋综合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准则,又是海洋综合管理的基本手段,对海洋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在海洋规划中全面体现海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倡导海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坚决制止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做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以及由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变,实现数量与品质、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的统一。强化海洋区划、规划对各类用海项目的统筹、引导和调控,促进区域海洋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强化区域建设用海的宏观指导与监督,严格控制工程无度用海,调控大规模填海,充分利用好海岸线及近岸海域资源,促进用海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科学用海、集约用海和节约用海。
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保障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①加强海洋污染防治。控制陆上污染源,推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等制度,加强陆源污染的综合整治。②加强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近海重要生态功能区,选划一批典型海岛和重点海域进行保护区建设,大力开展种植红树林、增殖放流、建设人工沙滩和人工鱼礁等生态修复工程。③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防范海洋环境风险,建立健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监视、预报和预警系统,建立并完善环境风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完善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和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面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市、自治区,需要通过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开创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新局面。①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的组织机构。在省、市、自治区级层面建立和完善各级海洋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地方海洋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政策,保证海洋管理的统一协调运行。②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综合执法。建立健全以海洋基本法和综合管理为主体、行业法和地方法相互配套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强化组织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海洋执法合力。③切实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逐步完善海洋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强化示范与激励机制,如,建立海洋环境保护信用制度,把企业的融资、建设和经营等活动与其海洋环保信用关联起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干部考评机制,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广纳民意,积极扩展海洋环境民主和权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海洋科技创新,开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5-8.
[2] 刘丽,袁书琪.中国海洋文化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开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3):34-38.
[3] 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4):40-42.
[4] 李桂珍.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现实意义[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8):16-18.
[5] 胡婷莛,秦艳英,陈秋明.海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5-8.
[6] 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92-97.
[7] 宁凌.海洋综合管理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25.
[8] 王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海洋文化[C]//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4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