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兰,苏 锐
(1.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学位办,河北 保定 071002)
建构本是建筑学的概念,原指搭建起一种构造,借用过来着重于系统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犹如一座理论大厦,整个建构形成既符合力学规律,又遵循结构特征;既强调建造的过程,又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的选择,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的完美呈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喻成一座宏伟的建筑,通过分析建筑物的构造机理来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是清楚明白的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建构的崭新视角。
打造地基是基础性、先行性工作。俗语“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强调的是地基对于建筑物的根基作用。一座承载力高,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一定要注意地基的选择与材质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理论大厦的地基由三种材质构成: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对三种材质的分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前提和学理依据。
时代背景相当于地基选择的外部环境。20世纪是人类史上发生巨大变动的一个世纪,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主题。前面的50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主题是革命与战争,后面的50年,在一球两制下,虽局部战争不断,但追求和平,规避战争,谋求合作,实现发展逐步成为世界人民的基本共识。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历史进程展开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大背景。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时代风云变幻,但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大的国际背景没有实质变化。因而以宏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探究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大国关系走向就成为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脉络的前提和条件。
思想渊源相当于地基打造时在个性特征上的强调和尊重。邓小平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1]369邓小平所说的不能丢掉的“老祖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直接相关性而言又可以做这样区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看做是理论体系的理论源头,把毛泽东思想看做是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其扎根的土壤,是涵育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根本的文化条件和思想资源。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再造。真正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具有的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措施,又同时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实践基础相当于地基构建时材质选择的品牌、质地、规格、型号等。品牌、质地、规格、型号等的选择看似可以人为的主观决定实质是有客观要求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2]320。理论根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来自于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大跃进”“十年动乱”这样严重的挫折。但不管是成就还是挫折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都是财富,使得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到目前已有30多年的历程,这30多年的实践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的和直接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实践不仅带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改变着世界。因而,遵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对其经验进行概括与提升,从中发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特殊与一般,无疑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此外,苏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之一。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前苏联革命和建设的思路与做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路与做法的唯一参照和“镜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作为理论大厦地基构建的三种不同材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以实践基础为主料,采用反映时代要求的技术和水平,经过思想渊源的浇筑,共同建造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牢固而坚实的根基。
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贯穿着始终如一的建筑理念。建筑理念是形而上的,是抽象的。但它的运用却是无处不在。它赋予建筑物以思想和灵魂,使得建筑物由内而外展现其特有魅力以及经世历时的美学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理论大厦的建筑理念由理论主题、思想精髓和价值取向三部分组成。
理论主题是区分不同理论体系精神内涵的重要标志,是贯穿理论体系的轴心。主题具有唯一性特征,在理论体系的架构中具有纲举目张的统领意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决定理论大厦的主体内容和基本风貌[3]67。关于这座大厦的所有设计与规划都必须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每一个设计与规划都应以有利于主题内涵的阐释与丰富来作为自身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主题表现为不同的阶段主题,以解决不同阶段的核心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称为理论体系的阶段主题。阶段主题逻辑上是前后一贯的,以共同诠释同一主题[3]67。
思想精髓是理论体系最一般、最根本的理论品质。精髓之于理论,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理论有了精髓,就有了灵魂,有了无限发展的活力;理论失去了精髓,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又是贯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精髓。这一理论精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思想方法和工作指南的作用,既赋予实践以无限生机与活力,又是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最终制胜的法宝[3]74。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精髓的贯彻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理论大厦才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的面孔。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为了谁、依靠谁、满足谁”是政党执政必须回答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直接反映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和一贯主张。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提出要以“三个有利于”以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5]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最好诠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思想精髓、价值取向作为理论大厦的建构理念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并贯通始终,不应以大厦构建的领导者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应以时局的改变而改变。
现实中大厦的主体是大厦地基之上的实体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主体是一个立体结构,既有纵向的延伸,又有横向的拓展。为此,其主体构造可以从纵切面和横切面两个层面加以考察。
从纵切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主体已经盖了三层。第一层是邓小平理论;第二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层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3]210。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提出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和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这种奠基作用从一般层面上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回答,提供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从更高层面上讲,这种奠基作用体现在新的社会主义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确立上[3]95。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实然”与“应然”的落差。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构想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二者的落差决定在中国搞社会主义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做中国化的解读。邓小平理论着眼于社会主义“应然”去改造社会主义“实然”,开创了从现实主义出发的社会主义观。并据此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105。第一,从思想的拨乱反正入手,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第二,把社会主义本质界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三,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扫除认识上的障碍。第四,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把社会主义建设放在对国情的准确把握的基点之上。第五,提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而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第六,对国际形势作出新判断,由此提出对外开放理论,对利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打开了大门,提供了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规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规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规律;从而深化了对执政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明确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更加具体化、精细化;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确认新的社会阶层的存在,使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三,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国际形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解读“四个如何认识”等问题,在党员群众中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理论,为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化解苏东剧变带来的社会主义信仰危机做出了理论贡献,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更好更快地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以来,发展势头在继续保持强劲的同时也暗藏隐忧。关于我国发展的这个阶段的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给予了科学分析,概括为八个方面,其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四个深刻变化”和“两个前所未有”,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如何下手,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思路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无疑是对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最好的破题方式和解决方式。第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认识。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并作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回答。第三,科学发展观以其丰富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新了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进程的整体性、协调性,强调发展方式与发展机制的优化性、创新性,强调以“好”为前提的快速发展,完善了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揭示了发展的科学本质,解决了发展的目的和动力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丰富了发展内容。
从横切面来看,同时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大厦从一层建到三层的理论支柱共有十四条。这十四条理论支柱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十四条基本原理。因为理论体系是科学理论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任何恢宏的科学建树和思想成果,都是以体系的形式展现的。而支撑科学体系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支柱则是它的基本原理。然而作为大厦的支柱因为所起具体作用不同因而被安放的具体位置也就要十分讲究,所以对这十四条理论支柱依据在理论大厦中占据的位置和所起的具体作用进行排列组合就显得很有必要。排列的结果是十四条理论支柱被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位于理论大厦横切面的核心,指理论根据层面的基本理论;第二层面位于理论大厦核心层面的外围第一层,指主体内容层面的基本理论;第三层面位于理论大厦核心层面的外围第二层,是条件保障层面的基本理论。
所谓理论根据层面的基本理论,是指理论体系中最根本、最主要、具有重大建树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原理。该层面的基本理论承担了诠释理论体系最深层本质和最基本规律的任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持续的稳定性,决定着理论体系的总体面貌和内在品格,是理论体系的“元理论”。按照这个标准,居于理论根据层面,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元理论”的基本理论有四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3]143。
所谓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理论,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形成的重大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该层面的基本理论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具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具体包括以下四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3]165。
所谓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是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需要的主体条件和环境条件。按照如此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五条: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以及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大厦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而是融于世界之中的。只有通过依靠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并根据国内国际形式不断调整对内对外战略,以此实现内部与外部的良性互动,大厦本身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建设力量和安定有序的环境条件。
由此,理论大厦展现的立体画面就是:从横切面来看,十四条理论支柱围绕建筑理念这个中心点按照由里到外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从纵切面来看,这十四条理论支柱深深根植于大厦的建筑地基之上,纵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三层之中,不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厦规模恢宏、内容丰富[3]212。
一般来讲,地基决定大厦主体的基本结构,建筑理念决定大厦主体的设计风格。地基、理念、主体构成了建筑物的整体。可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主体还没有完全竣工,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跨越的时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一致的。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报告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6]10“十三大”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划定了一个时间区间——“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而且明确规定了一项刚性的任务指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按照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本世纪(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21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国家水平”[1]251。“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已于20世纪末基本完成。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第三步第一阶段的历史任务——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第三步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在胜利完成第一阶段历史任务的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即使一切顺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继续走上三四十年。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7]56奋斗必然伴随创新。况且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完美结构,而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修正并不断加以完善的开放过程。可以预想,在接下来的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几十年中,伴随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中国共产党必然会概括总结出新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进一步补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将有可能盖第四层、第五层,甚至更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体。“某物之所以为某物,是由于保持了其内在规定性,这个规定性也就构成了它自身的界限。然而事物由于其内在的矛盾必然要向前发展,这样它就势必会冲破自身的界限否定自身从而走向无限。”[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也应该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时间界限。在这个界限范围内,理论大厦是有限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而存在的。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界限被打破,继而发展为社会主义发达阶段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无疑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转型为更高层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可称之为高级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213。伴随这次理论飞跃的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也就完成了自身由有限向无限的转变。这里的无限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在这无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对于高级形态的理论大厦而言,它所起的作用就如同马列主义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是作为思想渊源抑或称为地基的一种材质而保持其存在的[3]214。也就是说,每一种崭新的理论大厦的建立都是以前面的理论大厦为根基的,都是深深植根于前面的理论大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以后出现的若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在继承与发展中指引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走向人类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的明天无限美好!让我们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灿烂前程的信念,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我们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0-06-01.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8.
[5]江泽民.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N].人民日报,1993-11-02.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王永占.谈谈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J].理论观察,2007(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