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黎 王 顺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性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升高病死率,还是病情加重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度抑郁患者可伴有严重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导师王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药并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跟随导师研修针药,临床实践,现将临床研究进展记录如下。
5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PSD的诊断。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8~70岁,平均65.2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30例,有糖尿病史10例,高血压史25例,高血脂史22例。治疗前HAMD评分为17~29(21.4±4.2)分。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及神经康复学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中抑郁症诊断标准。诊断工具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共24项计分,总分﹤8分,无抑郁症状;﹥20分为轻/中度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既往无精神病。排除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及癫痫、青光眼病人;痴呆及失语;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及严重智力障碍;药物及酒精依赖史。
50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脑梗死患者加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等)和康复治疗。针刺选穴:百会、本神、神庭、印堂,双侧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其中百会、本神、神庭、印堂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内关、合谷、太冲采用提插泻法,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提插补法,风池采用捻转补法,针刺1分钟,留针30分钟,每天针刺1次。并服用自拟方解郁醒脑方:黄芪30g,生地20g,当归20g,川芎15g,牛膝30g,赤芍20g,柴胡15g,枳壳15g,石菖蒲15g,合欢皮25g,红花10g,桃仁10g,地龙25g,甘草10g,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 用HAMD表对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分以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疗效评定按评分的减分率、抑郁疗效减分率大于75%为痊愈,减分率大于50%且小于75%为显效,减分率大于25%且小于50%为有效,减分率小于25%为无效。治疗结果50例中,痊愈25例,占50.00%;显效16例,占32.00%;有效7例,占14.00%,无效为2例,占4.00%,总有效率为96%。
中医学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属中风和郁证之合病,以风、火、痰、气、虚、瘀为主,初以肝郁气滞为主,继之引起血瘀、火郁、痰结、食滞等,经久不愈,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耗损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的不同病变。正如朱丹溪有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治疗也多从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等方面着手。
百会穴是三阳五会,有一针多效之功效。神庭、本神宁心安神;神门、三阴交交通心肾,安神定志,同时四穴合用还有镇惊定志之功效,风池、内关、膻中、安眠、太冲、足三里可疏肝理气、宁心安神、活血通络,健脾祛痰,故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疗效。由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病灶部位越靠近额部,抑郁越明显,所以百会、本神、神庭、印堂对于改善额叶病灶血流,促进抑郁及相关神经功能康复也有重要意义。上述诸穴合用,共奏和调脏腑、调节阴阳、安神定志的功能。
解郁醒脑方乃是多年经验方,系有血府逐瘀汤合柴胡疏肝散画裁而成。王清任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创血府逐瘀汤,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原方用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系由四逆散去枳实,加香附、陈皮、枳壳、川芎而成,虽为四逆散加味,但各药用量已变,尤其是减少甘草用量,使其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力大增,成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剂。其中又重用黄芪为君,以达补气行气的作用。诸药何用,共奏补气活血化瘀,解郁醒脑开窍之功。
纵览文摘,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重点在于补肾疏肝健脾,解郁醒脑开窍。但是,笔者认为现有报道仍主要存在2方面问题:其一,由于该病与精神和个性因素有关,病情本身有反复波动倾向,对安慰剂有较高反应;并且,现有文献报道多停留在临床观察总结阶段,缺乏对照及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并且很少有报道能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医学研究原则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观察。因此,研究者应进一步规范科研设计及临床研究模式,提高结论的可信性。其二,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药物疗效偏于笼统等。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针对上述不足,在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开拓思路,筛选临床重复性高、疗效好的方药,进行药物的理化研究,探明中药作用机制,寻求公认有效的治法方药,研发新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