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权,蒋耀华,王占杰
(承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北倚辽宁、内蒙古,南邻京津,是河北省东北地区连接周边4省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了交通发展蓝图,2003年,研究制订了承德市“一环八射”的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即:建设以市区为中心,面向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连接周边大中城市、辐射县区、沟通能源基地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投资400亿元,建设8条段包括市区环城及京承、承唐、承朝、承秦、承赤、承张、承围、津承高速公路,总建设规模约800km。2005年初,承德规划的京承、承唐、承朝、承赤4条段高速公路列入国家规划,承唐和承朝是长深高速公路(纵三)一部分,京承和承赤是大广高速公路(纵五)一部分,两条高速公路在承德相交。为此,我们就如何对承德高速公路绿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功能的科学规划建设,创建全省绿色生态高速公路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由于承德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高速公路两侧边坡自然条件差,高填方路基多,为了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除了采用必要的工程防护外,植物防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植物防护不仅能起到稳定路基边坡的作用,而且还可起到美化、绿化效果。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栽植花灌木,在树木光影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可采用乔灌结合的设计方式,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空间围合较好,绿化量大,生态环境改善等好的效果。
山区高速公路景观中的边坡景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劈山开挖形成的。但是,高边坡景观的施工难度一般都比较大,尤其是坡度较陡峭的边坡。进行高边坡的景观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边坡的塌方、水土流失等。
挖方段绿化可分为挖方段坡面绿化、挖方段坡脚平台绿化、挖方段挡土墙绿化、挖方段三角地绿化等。土质坡面、风化岩坡面及半风化岩坡面绿化可采用紫穗槐、刺槐混栽的模式,并可在其中点缀花灌木。坚岩坡面、坡度较陡,坡度较长的下边坡,为了防止边坡冲刷,稳定客土,加快植物扎根生长,可采用混凝土网格先进行土包袋回填,再进行液压喷播的办法进行绿化。坡脚平台挡墙前设计针叶树与灌木绿篱组合式栽植,挡墙后、拦石槽内栽植绿篱,三级以上拦石槽内可栽植紫穗槐,既能满足较好绿化效果,又方便日常养护。有背景林的三角地可栽植小火炬,平缓无背景林段落可采用针乔与阔乔混交的方式。
填方段边坡绿化包括边坡和坡脚两部分,绿化设计以生物防护功能为主,选择植物以针叶乔木为主体,并结合护坡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格局。在坡脚处可栽植一些藤本植物,如爬墙虎、紫藤,附着其上好似披着绿色外衣,形成一道碧绿长廊,这样也淡化了压抑感。
填方段填方高度较小(垂直高度小于2m)且路两侧分布有村舍、临时建筑、道路、水田和农田等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的段落,为保证景观的连续性和统一性,采用密闭式栽植,亚乔木与乔木组合,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林带。
互通区主要是立交,处于交通枢纽,驾驶时视线较为开阔,因此互通区绿化是公路绿化的重点和核心。互通式立交桥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立交桥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植物,其余植物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立交桥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尽量采用丛植满栽的形式,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此外,在保证景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树木覆盖率,并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和不同种植物的自然配置,结合地形的处理,注重植物竖向配置和季相变化,塑造自然的林地景观。立交区植物配置应加大景观针叶树的比例。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隧道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隧道洞口顶部应设置高大常绿乔木背景,对受到挖掘破坏的山体形成遮挡。此处多为石质边坡,可采用种植攀缘植物的方式(厚层基材喷播、植生袋码放加液压喷播、苗木种植等)来进行绿化。
分离绿地应以自然式组团栽植为主,乔木、亚乔、灌木、草坪相结合,丛植或点缀季相不同的具有色叶花果的植物,形成复层混交群落,使整个绿地立面层次更加丰富。
服务区的绿化与高速公路其他部位绿化有所区别,服务区绿化作为高速公路乘驾人员集散中心,其标准较其他区域应当提高一个档次。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越趋成熟,服务区建筑构造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地方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使乘驾人员经过时都能有较直观的区域印象。因此如何有效的结合建筑物,协调周边环境,提供休憩场所是服务区绿化的重点。所以在建筑物的两侧和后方均应作大量乔木的密林栽植,通过柔和自然的林缘线衬托建筑景观,保证主线行车的观视效果,在人员所及的范围内设置一些比较细腻的园林景观或采用城市造景的方法叠山理水,植花种草。其中,在停车场内应预留部分绿地,降低热辐射,改善场区内小气候,并通过在绿地内栽植抗污染树种,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
高速公路除本身占用大量土地外,取、弃土场也占用了很多土地,对山坡及表土扰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若恢复不及时,在大雨情况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所以取、弃土场的绿化也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弃土场的绿化应在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其绿化应充分覆盖裸露、松散的地表,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一般都是以植树和植草的方式进行绿化。
高速公路的绿化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程,不只是简单的植树种草。通过对高速公路的绿化,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影响能减到最小,使得每个都乐于上路,喜于上路,既能使司乘人员感到更舒适,更安全,又能充分体现和发挥高速公路的特点和功能,这才真正达到了高速公路绿化的目的。在景观的设计形式上,对原有好的自然景观采取延续、强化的办法,对不好的景观进行恢复、改善,使高速公路成为一条交通便利、景观环境优美、舒适、流畅的高速干道。
[1]苏金明,徐年生.高速公路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4,11(4):64-66.
[2]陈栎霖,等.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
[3]吕凤霞.河北省高速公路绿化探索[J].交通世界,2007,(10):141.
[4]郝琰.河北省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及其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