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何失败?
《卫报》(节选) 2012.02.17
當全球经济危机的动荡开始消退,世界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又在这个时代重新浮现。其一是国家间的贫富差距。2000年前,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差距,在200年间突然凭空生成如此大的差距也不太可能。但在现实中,惊人的差距却是存在的。同一群人,在一个国家可能过着不幸的生活,但换在另一个国家却能立刻飞黄腾达。
本书以图表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诺加利斯的两座姊妹城,一座在墨西哥,另一座在美国。为何越过一道国界线就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不用说,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因为令人难以接受的全球性不平等导致了更加残忍的事实:怀有内疚与怨恨的心理使得移民压力不断增加。一些闲家不再落后而是彻底崩溃,世界所面临的选择如同噩梦一股。
为了找出能让人信服的答案,学者们已经苦苦挣扎了数十年。上世纪60年代,具有主导地位的解释是,贫穷的国家缺乏资本;到了80年代,则变成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有漏涮。而在过去的十年,出现了一条新鲜而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中国的崛起。这也是我们的时代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中国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牛包含有贫困与地缘政治学。在中国,数百万人脱离了贫困,这个国家很快就要颠覆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中国点燃了烽火,向世界展示专制政治的收益,人们广泛地对其进行解读,尤其是那些来自非洲的领导者。
凡是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国家为何失败:权力、繁荣和贫困的起源》绝对是必读书目。两位作者——达龙·阿塞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都是重量级知识分子,一位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另一位是哈佛的政治学教授。这本书最不能错过的地方在于作者的论点,他们认为那些面临困境的国家,不能指望靠执行国际组织的建议或接受外来援助脱贫。经济上的成功才是得到国民拥护的政治权力的基石。
不过,他们并没有将中国看成是一条传播繁荣的典范,而将其看成进入困境的又一个社会实例。在他们看来,中国与美国的繁荣并非处于同一等级。中国把权力和秩序集中起来,它没能实现兼容体系,而这恰恰使其获得成功。从中国所获得成功的角度来看,兼容体系是绝对有争议的。争论点主要在于,没有兼容体系,秩序可能会让经济脱离贫困,但要崛起至现代化的繁荣则是不可能的。作者的解释是,如果权力体系允许精英们为自身利益服务,一个被称为“精粹体系”的结构就将诞生——精英们的利益与大多数人发生冲突并取得优势。
那么,如果兼容体系是必要的,它将会如何产生?两位作者讨论道,在专制政治的统治下,社会日渐繁荣,凭借什么能自然衍变出兼容体系?当然,如果情况变糟了,只有对精英进行割权,牺牲精英的利益,即革命。繁荣的基础在于反对特权的政治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渊博而引人深思的历史插曲。就像书的封面上贾雷德.戴蒙德所说的,它会让你成为聚会的中心,但它也会让你思考。(Paul Collier,翻译:窦怡平)
今E1中国之来与去
《华尔街日报》(节选)
2012.03.14
近日,英国作家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在北京举办的书虫国际文学节谈到了他的新书《今日中国之来与去》。他说,书名本身就是研究中国的一个好方法:一个让世界为之惊奇的巨大虎头,连着小小的、支离破碎的部分(蛇尾),这让中国的实际国情远比第一印象更为复杂。在本书中,芬比并不觉得中国即将主宰世界。同时,他也不认为中国正走向崩溃。
不过,虽然芬比并不准备自信满满地预测中国的未来,但却从事了一项颇具雄心的工作:在一本约400页的新书中概述当今中国的方方面面。
芬比表示,该书的目标读者是希望一步到位地纵观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历史、环境问题、腐败和新领导层的那些人。他说,没有任何一本书曾把所有这些内容收纳到一起,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写一本。
芬比认为,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崛起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他说,世界可能还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而同时中国也并不清楚如何与其他国家打交道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这一新身份。芬比还说,中国面临一大堆国内问题.如经济失衡、地区差异和抗议、传统核心家庭的破裂、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人们对食品和水安全的担忧、社交媒体的发展壮大及其在传播异议方面的作用等,这一切都将影响中国的未来走向。
在芬比看来,对于中国是否想统治世界这个问题,观察人士无需担心。中国领导人最关心的是如何维持国内的权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