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菊
(黑龙江海伦市人民医院·152300)
痛经是妇科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为临床特点。对疼痛机理的记载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概括为“不通则痛”,为后世医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痛经一症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还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西医认为本病可能与子宫过度前倾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病有关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聚,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气郁滞,血行受阻,冲任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宫;或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孕育过多,精血亏损,行经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
患者经前,经期小腹冷痛,自诉喜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黯,并且伴有血块,苔薄白,脉沉紧。
治疗取任脉,足太阴经为主穴,以温寒利湿,通经止痛,取中极,水道,地机,以上各穴常规消毒后取28号钢针直刺1.5~2.0寸,施以补法,留针30min,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行经不畅,量少有块,常伴有乳房胀痛,舌上有瘀斑,苔薄红,脉沉弦。
治疗取任脉,足厥阴经穴为主,以疏肝解郁,理气调经为主。取穴:气海太冲、三阴交、针用泻法,留针30min,每日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患者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神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取任脉,背俞,足少阴经穴为主。以补益肝肾,调补冲任为主。针用补法,取穴:肝俞、肾俞、关元、照海,取以上各穴针刺,留针30min,每日一次,七天为一疗程。
刘某,女,30岁,自述近2年来,每逢月经来潮时小腹胀痛,拒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嗳气不畅,严重时呕吐,月经先后不定期,且伴有紫黑色血块。查舌质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型痛经。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取穴:气海、太冲三阴交。于痛经发作时连针七天。二个月后,痛经即止。随访未复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当代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家,无形中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痛经高发。痛经的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针灸主要以温经祛寒,行气解郁,补益肝肾,调冲任为主。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为女子维系胞宫之所,故治疗痛经要用任脉上的穴位。临床中有些患者病情复杂,常常会有两种类型的痛经合并发病的如寒湿凝滞合并肝郁气滞,或肝郁气滞合并肝肾亏虚;或肝肾亏损合并寒湿凝滞等特殊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临床医生仔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痛经在临床上没有特效药,也没有根治的药物,西医仅仅是给予一些止痛剂或安慰剂,均为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中医针灸在治疗痛经上有独到的治疗效果,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容易接受,无副作用等特点而被广大患者接受和欢迎。另外,中医提倡未病先防,治未病的原则。痛经也一样,要求患者日常生活中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避免过度劳累。尤其在经间期注意饮食,忌过食生冷,并防止身体受凉。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痛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