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别说看电影,就连看影评也需要技巧。一部电影公映,影评铺天盖地而来,如何甄选出比较靠谱的评价作为自己观影参考,也是身为现代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写影评是个技术活。我认为好的影评无外乎两种:一种适合看电影之前看,让人放下文章恨不得立刻跑到电影院去;还有一种是看电影之后看,让人读完以后泪流满面连连捶桌子说这小子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把我想说的全说了。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好的电影,各有各的好处;坏的电影,毛病却都差不多。影评也是如此,每一部好电影的好影评,妙处都是不同的,你没法把它们总结成一二三四条。
但除了好影评以外的那种影评,就不一样了——这种影评不一定是坏的文字,正相反,它往往写得花团锦簇、精彩纷呈,但实际上却毫无帮助,甚至有可能让你误入歧途。制片方在新片公映时都会邀请一些人来写评论,这类应酬之作既无诚意,也无真意,不好拂人面子,只好吹捧一二。如果错信了他们跑去电影院,那就真是遇人不淑了。
所以我要试着把这类影评一一解剖、归纳总结,写成教训,让后来人多个心眼。如果你在一篇影评里发现以下几种现象,那么就要多加留神了。你遭遇的,很可能就是“好影评以外的那种影评”。
第一个现象是赞“内涵”。
“内涵”这个词现在已经沦为万金油。就像你实在不知该怎么夸奖女人就说她有气质一样,很多影评人实在不知该怎么夸奖电影,就会用到這个词:这个主角的演技颇有内涵;这一连串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内涵……甚至还有懒惰的人,直接以一句“这部电影很内涵”涵盖了整篇影评。
类似的词还有“层次”:这部电影拍摄得很有层次;“节奏”:这部电影的节奏非常好;“氛围”:这部电影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总之,它们没带来任何新东西,但很容易就让人肃然起敬。最妙的是,你没法说作者错——都是务虚的主观感受嘛。
第二个现象是赞卡司。
卡司是英文CAST的音译,意译为演员阵容。西学东渐,中国人也开始卡司卡司地叫了起来。如果一篇影评花了大部分篇幅喋喋不休地列举这部电影的卡司,然后钜细靡遗地回顾每一位演员昔日的代表作,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部电影实在乏善可陈,作者只能没话找话。
我有一位朋友参加一档烹饪节目,我们听说后都很惊讶,这小子平时信奉君子远庖厨,连锅都不碰,参加那类节目岂不是一开口就穿帮?但是他说,不露馅其实很简单,不要提具体烹饪过程,要专注于讲解食材的难得、原料的绿色天然。人家一看你对食材这么讲究,甭问,一定是大师了!真可谓是:天下万物,俱为一体,烹饪影评,道理相通。
第三个现象,叫做堆术语。
在前两种现象里,我们看到的有效信息太少,而在这种现象里,我们得到的有效信息又太多。这一类影评,言必称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伯格曼;动辄引用爱森斯坦、麦茨和巴赞;“解构”出现不会少于五次,“符号”一般会多于三次;“人性”和“心灵”像跷跷板的两头一样交替出现,最后以“致敬”作为结尾。至于电影本身到底好不好看?对不起,这个问题太肤浅了,我不想回答。
总之一句话,影评不是病,挑起来真要命。怎么在电影世界近贤臣、远小人,可是事关自己荷包的大事。